【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溻渍设备
本技术涉及中医外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溻渍设备。
技术介绍
溻渍法是中医外科学的一项治疗技术。溻是将饱含药液的纱布或棉絮敷于患处,相当于现代常用的湿敷法,渍是将患处浸泡于药液之中,因两法往往同时进行,故两法合称为溻渍法。现在的溻渍方法主要有两种:1.将浸含药液的纱布或毛巾敷于患处,此法又分为三种具体操作方法:①冷溻:待药液凉后湿敷患处,15-20分钟更换1次,更换3-5次,适用于热证、阳证。②热溻:药液煎成后,趁热湿敷患处,稍凉即换,适用于寒证、阴证。③罨敷:在冷或热溻的同时,外用油纸或塑料薄膜包扎,可减缓药液挥发,延长药效;2.直接将患处浸于药液中:此为传统的渍法,使用盆或桶盛放药液浸渍。现有设备为足浴桶及坐浴盆,现有技术的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一种方法的缺点是由于需要保温或保凉,需频繁更换使用的毛巾或纱布,人力损耗较大,且药液无法充分接触患处,同时,由于敷料含水量较多,且多为有色液体,常常污染衣物,不易清理;第二种方法现存设备的缺点是,传统的渍法因需要漫过患处浸渍,药液的使用量较大。目前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溻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套筒;/n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底部的外表面;/n硅胶嘴,所述硅胶嘴设置于所述套筒的顶部,所述硅胶嘴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漏水装置,所述防漏水装置包括防漏管,所述防漏管的外表面的底部设置有圆环;/n第一粘扣布带,所述第一粘扣布带设置于所述防漏管的内表面,所述第一粘扣布带正面的一侧设置为第一毛面粘扣,所述第一粘扣布带的背面的另一侧设置为第一勾面粘扣;/n第二粘扣布带,所述第二粘扣布带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粘扣布带正面的一侧设置为第二毛面粘扣,所述第二粘扣布带的背面的另一侧设置为第二勾面粘扣;/n束带封口,所述束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溻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筒;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底部的外表面;
硅胶嘴,所述硅胶嘴设置于所述套筒的顶部,所述硅胶嘴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漏水装置,所述防漏水装置包括防漏管,所述防漏管的外表面的底部设置有圆环;
第一粘扣布带,所述第一粘扣布带设置于所述防漏管的内表面,所述第一粘扣布带正面的一侧设置为第一毛面粘扣,所述第一粘扣布带的背面的另一侧设置为第一勾面粘扣;
第二粘扣布带,所述第二粘扣布带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粘扣布带正面的一侧设置为第二毛面粘扣,所述第二粘扣布带的背面的另一侧设置为第二勾面粘扣;
束带封口,所述束带封口通过第一粘扣布带设置于所述硅胶嘴的外表面;
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设置于所述套筒的一侧的顶部;
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设置于所述套筒的一侧的底部,所述出料管和所述进料管的内部直径均为20mm;
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外表面,所述保温层的正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毛面粘扣,所述保温层背面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勾面粘扣;
V型斗,所述V型斗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溻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和所述出料管的顶部均...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