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提高车/舱门锁电动开启声音品质的折叠降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350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门锁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车/舱门锁电动开启声音品质的折叠降噪装置,包括受力可动的折叠机构与多孔隙超材料结构组合的新型降噪结构,该折叠机构在受力瞬间主动驱动表面的阵列布置孔隙结构顺应变形,形成多层嵌套变结构与多孔隙超材料的复合运动;还具有主动变结构模式,形成主被动降噪组合模式控制声品质;还包括设置在解锁转盘和含槽连杆、锁壳体之间的多重降噪机构。利用降低接触速度、变刚性接触为柔性接触为柔性冲击、限制构件极限位移边界手段用于降低解锁转盘的运转速度进行降噪,借助该多重降噪机构和折叠机构的匹配组合与顺序动作,降低车门锁在复位过程中的噪音,大大提高门锁声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提高车/舱门锁电动开启声音品质的折叠降噪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动控制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提高车/舱门锁电动开启声音品质的折叠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载运工具(包括汽车、飞机等)行业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车门和舱门声音品质与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以汽车侧门锁为例,车门开启、关闭过程中声音的舒适性已然也成为客户选车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门锁作为车门系统中重要的部件,其声音品质也已经成为了门锁研发关注的一个热点。目前,门锁内部机构声音品质提升和降噪的处理方式普遍为变机构间正面冲击为切线冲击,通过型面的渐进使机构降速,而此方式对于零件的磨损较为严重,并且可移植性不高。对于传统的手动开启门锁,只具有一个用于电动保险的电机,待车门解锁后由人手动拉动把手实现门锁的开启。对于基于该手动门锁改进得到的电动开启门锁,如申请号为201910233989.3,名称为一种新型变自由度柔顺复合副构造的电动开启车门锁机构的专利所公开的车门锁,具有单驱动双支链结构,通过装有复位扭簧的转动副与移动副组合的新型变自由度柔顺复合副,构造了具有多运动模式及复位特征的变自由度柔顺连杆机构,使门锁传动机构能够在多工况间往复切换及回位。增加电动开启功能过后,由于开启机构的运动受到人为操作特性干预减少的影响,引进了新的噪声源,降低了原车门锁的声音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车/舱门锁电动开启声音品质的折叠降噪装置,特别是载运工具,解决了现有电动开启门锁噪声大,传统降噪处理可移植性不高等问题。本专利技术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提高车/舱门锁电动开启声音品质的折叠降噪装置,特别是载运工具,包括锁壳体,设置在锁壳体上的外开启连杆、解锁转盘和含槽连杆,所述含槽连杆的一端与驱动机构相连,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控制车门锁的开启和复位,另一端与解锁转盘转动连接,所述解锁转盘与外开启连杆转动连接,还包括设置在解锁转盘和含槽连杆、锁壳体之间的一级降噪机构,所述一级降噪机构用于通过降低解锁转盘的运转速度进行降噪,设置在解锁转盘与外开启连杆之间的二级降噪机构,所述二级降噪机构用于通过变刚性接触为柔性接触,降低解锁转盘与外开启连杆的碰撞噪音,设置在外开启连杆与锁壳体之间的三级降噪机构,所述三级降噪机构用于通过弹性变形,降低外开启连杆与锁壳体的碰撞噪音,依次借助一级降噪机构、二级降噪机构和三级降噪机构,降低车门锁在复位过程中的噪音,提高门锁声音品质。进一步,所述三级降噪机构包括弹性壳体,所述弹性壳体内部设置有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采用多层结构,其四周分别通过弹簧与弹性壳体相连,所述外开启连杆向靠近锁壳体的方向运动,直至接触弹性壳体,其内部的折叠机构受压伸长,四周的弹簧被压缩;所述外开启连杆向远离锁壳体的方向运动,折叠机构四周的弹簧伸长,折叠机构收缩,直至外开启连杆与弹性壳体脱离接触。进一步,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多层折叠板,所述折叠板具有弹性,包括沿横向和纵向依次连接的多个折叠单体,所述折叠单体包括形状相同且相交于一个公共点的四个平行四边形,两两形成山脊状,所述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角中一个为锐角,另一个为钝角,所述公共点周围的四个角分别来自四个平行四边形,沿顺时针方向依次为锐角、锐角、钝角和钝角,两个所述锐角之间的公共边下凹,形成一个谷结构,其余两角之间的公共边均上凸,形成三个峰结构,通过山脊状实现折叠板的横向伸缩,通过谷结构实现折叠板的纵向伸缩。进一步,所述锐角设置为75度至85度,所述钝角设置为95度至105度,所述折叠单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进一步,所述折叠板采用柔性树脂材料制成,多层折叠板自上而下均匀间隔设置或者两者反向对称设置,所述弹性壳体设置为与锁壳体表面的弧形一致的弧形结构,所述谷结构对应的角度设置为钝角,所述峰结构对应的角度设置为锐角。进一步,所述三级降噪机构包括弹性簧片,所述弹性簧片包括两个相交的第一弧形片和第二弧形片,所述第一弧形片的弧度与锁壳体对应部位的外形配合,所述第二弧形片的弧度与外开启连杆对应部位的外形配合,所述第一弧形片和第二弧形片片的相交部位与第三弧形片相连,围成一个空间。进一步,所述空间内部填充有吸音材料或者声学超材料。进一步,所述外开启连杆与弹性壳体或者第二弧形片接触的部位采用多孔薄壁结构。进一步,所述二级降噪机构包括包塑成型嵌件,其设置在解锁转盘与外开启连杆的接触部位,在所述包塑成型嵌件上、靠近外开启连杆的部位开设有槽形通孔。进一步,所述一级降噪机构包括设置在含槽连杆与解锁转盘的转动轴上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一个引脚固定设置在解锁转盘上,所述含槽连杆上设置与接触断面,在复位过程中,所述扭簧在含槽连杆的带动下转动,直到另一个引脚接触到接触断面,扭簧被压缩,从而降低解锁转盘的转动速度;还包括设置在解锁转盘上的直簧、设置在锁壳体上的顶针,在复位过程中,所述直簧接触到顶针被压缩,从而降低解锁转盘的转动速度。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分别从降低构件冲击速度、变刚性冲击为柔性冲击、弹性变形三个方面考虑,提出了三级降噪结构,包括在含槽连杆与解锁转盘之间设有复位变刚度降速扭簧,以及在解锁转盘的下端面设置有降速直簧,锁壳体的对应位置设置顶针,均用于降低解锁转盘的转动速度来降噪;解锁转盘与外开启连杆接触部位设置包塑成型的吸振结构;在外开启连杆与锁壳体接触部位设置弹性折弯簧片缓冲结构,进一步提出表面具有孔隙的折叠机构作为第三级降噪结构,通过三者之间的动作顺序匹配组合,有利地避免了电动门锁开启瞬间外开启连杆与锁壳体刚性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降低车门锁在复位过程中的噪音,大大提高门锁声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含槽连杆与扭簧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解锁转盘上的直簧的位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复位过程中解锁转盘包塑缓冲结构与外开启连杆接触瞬间示意;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复位结束后外开启连杆与解锁转盘保持接触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撞击面具有包塑槽形缓冲结构的解锁转盘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多孔薄壁结构的外开启连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开启杆与三级降噪机构、锁壳体接触瞬间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单体的机构简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折叠板的表面孔隙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多层折叠机构的嵌套状态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两种模式的多层折叠机构的侧视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折叠机构的安装方式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的两层折叠单体按照堆积层叠排列模式简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的两层折叠单体按照顶点—顶点排列模式简图,其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一样;图18为本专利技术的两层折叠单体按照顶点—顶点排列模式简图,两层折叠单体的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不一样;图19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开启连杆与塔式螺旋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提高车/舱门锁电动开启声音品质的折叠降噪装置,包括锁壳体,设置在锁壳体上的外开启连杆、解锁转盘和含槽连杆,所述含槽连杆的一端与驱动机构相连,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控制车门锁的开启和复位,另一端与解锁转盘转动连接,所述解锁转盘与外开启连杆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解锁转盘和含槽连杆、锁壳体之间的一级降噪机构,所述一级降噪机构用于通过降低解锁转盘的运转速度进行降噪,设置在解锁转盘与外开启连杆之间的二级降噪机构,所述二级降噪机构用于通过变刚性接触为柔性接触,降低解锁转盘与外开启连杆的碰撞噪音,设置在外开启连杆与锁壳体之间的三级降噪机构,所述三级降噪机构用于通过弹性变形,降低外开启连杆与锁壳体的碰撞噪音,依次借助一级降噪机构、二级降噪机构和三级降噪机构,降低车门锁在复位过程中的噪音,提高门锁声音品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提高车/舱门锁电动开启声音品质的折叠降噪装置,包括锁壳体,设置在锁壳体上的外开启连杆、解锁转盘和含槽连杆,所述含槽连杆的一端与驱动机构相连,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控制车门锁的开启和复位,另一端与解锁转盘转动连接,所述解锁转盘与外开启连杆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解锁转盘和含槽连杆、锁壳体之间的一级降噪机构,所述一级降噪机构用于通过降低解锁转盘的运转速度进行降噪,设置在解锁转盘与外开启连杆之间的二级降噪机构,所述二级降噪机构用于通过变刚性接触为柔性接触,降低解锁转盘与外开启连杆的碰撞噪音,设置在外开启连杆与锁壳体之间的三级降噪机构,所述三级降噪机构用于通过弹性变形,降低外开启连杆与锁壳体的碰撞噪音,依次借助一级降噪机构、二级降噪机构和三级降噪机构,降低车门锁在复位过程中的噪音,提高门锁声音品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车/舱门锁电动开启声音品质的折叠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降噪机构包括弹性壳体,所述弹性壳体内部设置有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采用多层结构,其四周分别通过弹簧与弹性壳体相连,所述外开启连杆向靠近锁壳体的方向运动,直至接触弹性壳体,其内部的折叠机构受压伸长,四周的弹簧被压缩;所述外开启连杆向远离锁壳体的方向运动,折叠机构四周的弹簧伸长,折叠机构收缩,直至外开启连杆与弹性壳体脱离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提高车/舱门锁电动开启声音品质的折叠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多层折叠板,所述折叠板具有弹性,包括沿横向和纵向依次连接的多个折叠单体,所述折叠单体包括形状相同且相交于一个公共点的四个平行四边形,两两形成山脊状,所述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角中一个为锐角,另一个为钝角,所述公共点周围的四个角分别来自四个平行四边形,沿顺时针方向依次为锐角、锐角、钝角和钝角,两个所述锐角之间的公共边下凹,形成一个谷结构,其余两角之间的公共边均上凸,形成三个峰结构,通过山脊状实现折叠板的横向伸缩,通过谷结构实现折叠板的纵向伸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提高车/舱门锁电动开启声音品质的折叠降噪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鲁滨王明远郭辉黄晓波邓辉宇刘哲陈勇王四玲华勇缪宏杜金良苏旭白乐乐汪千升黄晓杰李苏龙李文涛王炎钟传磊吴柏锐章鹏程林士森刘子玉陈君荣曲志洋朋仁辉彭继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