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结构构件安装的定位拉紧装置,包括焊接底座、便拆卸底座、滑动块、转动块、L形卡头、千斤顶,焊接底座与固定钢结构固接;焊接底座之上固接便拆卸底座;便拆卸底座顶部设有凹槽,滑动块底部设有滑轨,滑动块活动的安装在便拆卸底座上;滑动块上部设圆槽,圆槽内设有球形轴承,球形轴承之上安装转动块;转动块包括安装于圆槽内的下部和上部的耳板;耳板上设铰孔,耳板与L形卡头上端铰接,L形卡头下端连接安装构件;滑动块配置千斤顶,千斤顶固定端与基础固定,活动端与滑动块相连,千斤顶的动力方向与滑轨和凹槽平行。本定位拉紧装置体积小、重量轻,人工就能搬动,可周转效率高,节约大量措施投入和吊装设备的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结构构件安装的定位拉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跨度钢构件安装施工技术,特别是一种钢结构构件安装的定位拉紧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钢结构公共建筑越来越多,随之大跨度构件也越来越多,在安装的过程中,因为大跨度构件的变形量很大,导致了无法准确定位,并出现了无法拉紧的现象,导致的结果就是构件的焊接位置的缝隙太大,无法保证焊接质量。如果为了保证大跨度构件吊证过程不产生变形,就需要非常多的措施投入,增大了构件的起重量,随之就增大了吊装设备的型号,成本随之呈几何倍数的上升。这些大跨度钢结构构件的安装定位拉紧问题越来越严峻,给人力、机械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急需一种定位拉紧装置以适应当前大跨度钢结构施工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大跨度钢构件安装的定位拉紧装置,便于大跨度钢结构构件的安装施工。本专利技术解决以上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结构构件安装的定位拉紧装置,包括焊接底座、便拆卸底座、滑动块、转动块、L形卡头、千斤顶,其特征在于:焊接底座与固定钢结构固接;焊接底座之上固接便拆卸底座;便拆卸底座顶部设有凹槽,滑动块底部设有滑轨,滑动块活动的安装在便拆卸底座上;滑动块上部设圆槽,圆槽内设有球形轴承,球形轴承之上安装转动块;转动块包括安装于圆槽内的下部和上部的耳板;耳板上设铰孔,耳板与L形卡头上端铰接,L形卡头下端连接安装构件;滑动块配置千斤顶,千斤顶固定端与基础固定,活动端与滑动块相连,千斤顶的动力方向与滑轨和凹槽平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定位拉紧装置体积小、重量轻,人工就能搬动,可周转效率高,节约大量措施投入和吊装设备的费用。千斤顶推动滑动块,滑动块带动L形卡头,L形卡头拉紧安装构件实现构件拉结。以下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焊接底座呈凹形,其凹形的两侧边与固定钢结构表面焊接一体。焊接底座上部设螺纹孔,便拆卸底座上设与螺纹孔相对应的沉头孔,便拆卸底座与焊接底座通过沉头螺栓相铰接。可拆卸底座可根据需要随意与焊接底座拆卸、安装,保证周转效率.便拆卸底座顶部的凹槽是截面为燕尾形的贯通滑槽,滑动块底部的滑轨与截面为燕尾形的通长凸出型滑轨。滑动块由滑体和沉梁组成,所述滑体为安装在便拆卸底座上面的部分,所述沉梁为与焊接底座等高的框架梁,沉梁与滑体为一体结构。千斤顶一固定端与焊接底座固按,活动端与沉梁相连。附图说明图1:定位拉紧装置安装示意图;图2:定位拉紧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焊接底座图;图4是焊接底座A-A线剖视图;图5:便拆卸底座图;图6:便拆卸底座B-B剖面图;图7:滑动块图;图8:滑动块C-C线剖视图;图9:转动块图。本说明中部件标号说明:固定钢结构1、安装构件2、滑动块3、L形卡头4;转动块5、便拆卸底座6、焊接底座7、千斤顶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实施例是一种钢结构构件安装的定位拉紧装置,由焊接底座7、便拆卸底座6、滑动块3、转动块5、L形卡头4、千斤顶8组合而成。其中,焊接底座7设计为与已安装的固定钢结构1固接;便拆卸底座6设计为可拆卸的与焊接底座7相固接的结构;滑动块3设计为在便拆卸底座6上可平移的活动式安装结构;滑动块3上安装转动块5,该转动块5能够360度旋转,转动块5与L形卡头4相连,L形卡头4另一端与安装构件2相连。滑动块3的前后运动,通过转动块5、L形卡头4与安装构件2相连,实现对安装构件2的拉结。转动块5可适应构件的方向进行转动。具体的,如图1-9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结构构件安装的定位拉紧装置,焊接底座7与固定钢结构1固接;焊接底座7之上固接便拆卸底座6;便拆卸底座6顶部设有凹槽62,滑动块3底部设有滑轨32,滑动块3活动的安装在便拆卸底座6上;滑动块3上部设圆槽31,圆槽31内设有球形轴承,球形轴承之上安装转动块5;转动块5下部为安装于圆槽内圆柱,上部为耳板51;耳板51上设铰孔,耳板51与L形卡头4上端铰接,L形卡头4下端连接安装构件2;滑动块3配置千斤顶8,千斤顶8固定端与固定结构固接,活动端与滑动块3相连,千斤顶8的动力方向与滑轨32和凹槽62平行。实例1:参考图3和图4,焊接底座7呈凹形,焊接底座7倒扣在已固定的钢结构(即固定钢结构1)上,其凹形的两侧边与固定钢结构1固接一体,此位置固接可以是焊接。实例2:参考图5和图6所示,便拆卸底座6与焊接底座7的连接采用螺栓连接,具体的,焊接底座7上部设六个螺纹孔71,便拆卸底座6上与六个螺纹孔对应的位置设六个沉头孔61,便拆卸底座6与焊接底座7螺栓通过沉头螺栓相铰接。实例3:便拆卸底座6顶部的凹槽62是截面为燕尾形的贯通滑槽,滑动块3底部的滑轨32与截面为燕尾形的通长凸出型滑轨。本实例滑动块3在便拆卸底座6上平移滑动。实例4:参考图7和图8,滑动块3由滑体和沉梁33组成,所述滑体为安装在便拆卸底座6上面的部分。凸出型滑轨32即设置在滑体下部。所述沉梁33为与焊接底座7等高的框架梁,沉梁33与滑体为一体结构,本实例中沉梁33位置低于滑体并且设置为与焊接底座7等高。千斤顶8作为推动滑动块移动的结构,其固定端任意找到一个固定的基础结构,伸缩端与滑动块连接,千斤顶8向后侧顶推滑动块实现滑动块在便拆卸底座上滑动。这里所说的“向后顶推”结合附图1或2理解为向远离安装构件所在侧的相对的方向。如图2、7和图8所示的实例中,用于控制滑动块移动的千斤顶8安装在焊接底座7与沉梁33之间,千斤顶8固定端与焊接底座固接,千斤顶8活动端与沉梁33相连。L形卡头4上开设有用于与转动块5铰接的孔为竖向的长条孔,竖向长条孔可以方便L形卡头4在固定高度方向上做微小调整。在大跨度钢结构构件施工安装之前,先将焊接底座焊接到施工现场已固定的构件表面,再将便拆卸底座安装上,再把滑动块推进可拆卸底座上。提前将L形卡头焊接到安装构件上,待安装构件吊装至就位上方时,缓慢下落,将L形卡头转动块进行铰接;最后使用千斤顶向后推动滑动块,即可实现对安装构件的拉结,拉结度可调可控,操作方便施工精度更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构件安装的定位拉紧装置,包括焊接底座、便拆卸底座、滑动块、转动块、L形卡头、千斤顶,其特征在于:/n焊接底座与固定钢结构固接;焊接底座之上固接便拆卸底座;便拆卸底座顶部设有凹槽,滑动块底部设有滑轨,滑动块活动的安装在便拆卸底座上;滑动块上部设圆槽,圆槽内设有球形轴承,球形轴承之上安装转动块;转动块包括安装于圆槽内的下部和上部的耳板;耳板上设铰孔,耳板与L形卡头上端铰接,L形卡头下端连接安装构件;滑动块配置千斤顶,千斤顶固定端与基础固定,活动端与滑动块相连,千斤顶的动力方向与滑轨和凹槽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构件安装的定位拉紧装置,包括焊接底座、便拆卸底座、滑动块、转动块、L形卡头、千斤顶,其特征在于:
焊接底座与固定钢结构固接;焊接底座之上固接便拆卸底座;便拆卸底座顶部设有凹槽,滑动块底部设有滑轨,滑动块活动的安装在便拆卸底座上;滑动块上部设圆槽,圆槽内设有球形轴承,球形轴承之上安装转动块;转动块包括安装于圆槽内的下部和上部的耳板;耳板上设铰孔,耳板与L形卡头上端铰接,L形卡头下端连接安装构件;滑动块配置千斤顶,千斤顶固定端与基础固定,活动端与滑动块相连,千斤顶的动力方向与滑轨和凹槽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钢结构构件安装的定位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焊接底座呈凹形,其凹形的两侧边与固定钢结构表面焊接一体。
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龙,毕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