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施工缝错台漏浆的模板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8338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施工缝错台漏浆的模板结构及施工方法,模板结构包括模板本体、模板背方、施工缝处对拉螺栓;其中,模板背方包括竖向背方和横向背方,竖向背方等间距贴合固定在模板本体的外侧,横向背方贴合固定在竖向背方的外侧;施工缝上下两侧预先设定的位置各设置一排等间距排布的对拉螺栓,对拉螺栓穿过模板本体后,两端通过横向背方进行固定。该模板结构在施工缝的两侧各设置两排对拉螺栓,且对拉螺栓通过紧挨着的两根横向背方进行固定,拆除的过程中,对拉螺栓不需要拆除,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有效防止施工缝位置错台漏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施工缝错台漏浆的模板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工具及施工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施工缝错台漏浆的模板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结构施工中,常常因结构构造、施工工艺等原因,需要设置施工缝;在设置施工缝处,经常因为施工缝模板安装不妥或施工缝处理不当而出现接茬凹凸不平、错台、漏浆等质量问题,造成质量不能满足合同规范要求,重新修补返工,增加成本,延误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施工缝错台漏浆的模板结构及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建筑施工缝经常因模板安装不当造成错台漏浆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施工缝错台漏浆的模板结构,包括模板本体、模板背方、施工缝处对拉螺栓;其中,模板背方包括竖向背方和横向背方,竖向背方等间距贴合固定在模板本体的外侧,横向背方贴合固定在竖向背方的外侧;施工缝上下两侧预先设定的位置各设置一排等间距排布的对拉螺栓,对拉螺栓穿过模板本体后,两端通过横向背方进行固定。对拉螺栓设置在施工缝上下200mm~300mm处。对拉螺栓的间距为450mm~650mm。模板背方采用45mm×90mm的木方,其中,竖向背方的间距为150mm~250mm。模板上设置对称的钻孔,对拉螺栓穿过钻孔后,两端各通过两根贴合设置的横向背方进行固定。一种防止施工缝错台漏浆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浇筑混凝土前,在施工缝的下方一定距离内设置一组对拉螺栓;步骤2、浇筑混凝土至施工缝处,并进行养护;步骤3、养护完成后,沿施工缝下口设定尺寸处弹直线,并切割L型槽口;步骤4、对施工缝及L型槽口进行凿毛处理,并清理;步骤5、沿L型槽口下边线贴海绵双面胶,安装模板;步骤6、在施工缝的上方一定距离内设置另一组对拉螺栓,并进行固定;步骤7、浇筑施工缝上方混凝土。所述对拉螺栓的设置方法如下:对拉螺栓穿过模板后,两端通过模板的横向背方进行固定,且对拉螺栓的两个端部均贴紧在两根横向背方之间。L型槽口切割线平直,切割深度为15~20mm。海绵双面胶的厚度为1~2mm,宽度为15~25mm。拆除模板后,对拉螺栓置于混凝土内的部分预留在混凝土结构中,置于混凝土外的部分进行切割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模板结构在施工缝的两侧各设置两排对拉螺栓,且对拉螺栓通过紧挨着的两根横向背方进行固定,拆除的过程中,对拉螺栓不需要拆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有效防止施工缝位置错台漏浆。2、采用该模板结构及施工方法,浇筑后的混凝土施工缝处光滑,不会出现漏浆错台的现象,使得结构表面美观。3、应用该固定模板及施工方法,操作工艺简单,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能够普遍用于该类混凝土结构浇筑中,具有很高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防止施工缝错台漏浆的模板结构对拉螺栓排布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防止施工缝错台漏浆的细部节点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防止施工缝错台漏浆的模板结构应用示意图。其中,图中的标识为:1-施工缝;2-第一对拉螺栓;3-第二对拉螺栓;4-混凝土结构;5-设计钢筋;6-L型槽口;7-海绵双面胶;8-模板本体;9-竖向背方;10-横向背方;11-铁垫板;12-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及工作过程作进一步说明。一种防止施工缝错台漏浆的模板结构,包括模板本体、模板背方、施工缝处对拉螺栓;其中,模板背方包括竖向背方和横向背方,竖向背方等间距贴合固定在模板本体的外侧,横向背方贴合固定在竖向背方的外侧;施工缝上下两侧预先设定的位置各设置一排等间距排布的对拉螺栓,对拉螺栓穿过模板本体后,两端通过横向背方进行固定。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防止施工缝错台漏浆的模板结构,包括模板本体、模板背方、施工缝处对拉螺栓;其中,模板背方包括竖向背方9和横向背方10,竖向背方9等间距贴合固定在模板本体8的外侧,横向背方10贴合固定在竖向背方9的外侧;施工缝1上下两侧预先设定的位置各设置一排等间距排布的对拉螺栓,其中,施工缝1的下方设置一排第一对拉螺栓2,施工缝的上方设置一排第二对拉螺栓3,对拉螺栓穿过模板本体8后,两端通过横向背方10进行固定。该实施例,第一对拉螺栓2设置在施工缝下部250mm处,第二对拉螺栓3与第一对拉螺栓2对应设置,位于施工缝1上方的250mm处。对拉螺栓的间距为450mm~650mm,该间距的具体数值根据施工的主体结构设计要求进行计算确定。模板背方采用45mm×90mm的木方,其中,竖向背方的间距为150mm~250mm。模板上设置对称的钻孔,对拉螺栓穿过钻孔后,两端各通过两根贴合设置的横向背方进行固定;两根横向背方10拼在一起,对拉螺栓穿过两根横向背方中间,伸出横向背方的部分穿过一块铁垫板11,再通过螺母12锁紧。一种防止施工缝错台漏浆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浇筑混凝土前,在施工缝的下方一定距离内设置一组对拉螺栓;步骤2、浇筑混凝土至施工缝处,并进行养护;步骤3、养护完成后,沿施工缝下口设定尺寸处弹直线,并切割L型槽口;步骤4、对施工缝及L型槽口进行凿毛处理,并清理;步骤5、沿L型槽口下边线贴海绵双面胶,安装模板;步骤6、在施工缝的上方一定距离内设置另一组对拉螺栓,并进行固定;步骤7、浇筑施工缝上方混凝土。具体实施例,步骤1、在施工缝下部浇筑混凝土前,合理确定施工缝的位置,在施工缝的下口250mm处设置第一组M16的对拉螺栓,间距450mm~650mm,该间距根据混凝土结构4的设计要求计算确定;步骤2、浇筑混凝土至施工缝处,并进行养护;步骤3、养护完成后,沿施工缝下口30mm处弹直线,并采用切割机在此处切割L型槽口6,切割顺直,切割深度15-20mm;步骤4、对施工缝及L型槽口处进行凿毛处理,并将L槽口凿成型,注意切割线平直,不能损坏,并对凿毛处进行清理干净;步骤5、步骤4施工完毕验收合格,具备施工缝上部模板安装条件,沿L槽口2下边线贴1mm厚20mm宽的海绵双面胶7,安装模板;步骤6、在施工缝的上方250mm处设置第二组M16的对拉螺栓,并进行固定,间距450mm~650mm,与第一组对拉螺栓对应设置;步骤7、模板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浇筑施工缝上方混凝土。该对拉螺栓在施工缝下部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后,拆除模板的过程中,该对拉螺栓不予以拆除。步骤5中模板安装采用如下方法:模板安装时利用施工缝下口第一组M16对拉螺栓,并在施工缝上部250mm处对应第一组对拉螺栓设置第二组M16对拉螺栓;对拉螺栓间距原则上450mm~650mm,根据计算确定;模板面贴紧海绵双面胶4与原混凝土结构面;...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施工缝错台漏浆的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本体、模板背方、施工缝处对拉螺栓;其中,模板背方包括竖向背方和横向背方,竖向背方等间距贴合固定在模板本体的外侧,横向背方贴合固定在竖向背方的外侧;施工缝上下两侧预先设定的位置各设置一排等间距排布的对拉螺栓,对拉螺栓穿过模板本体后,两端通过横向背方进行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施工缝错台漏浆的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本体、模板背方、施工缝处对拉螺栓;其中,模板背方包括竖向背方和横向背方,竖向背方等间距贴合固定在模板本体的外侧,横向背方贴合固定在竖向背方的外侧;施工缝上下两侧预先设定的位置各设置一排等间距排布的对拉螺栓,对拉螺栓穿过模板本体后,两端通过横向背方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施工缝错台漏浆的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对拉螺栓设置在施工缝上下200mm~300mm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施工缝错台漏浆的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对拉螺栓的间距为450mm~6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施工缝错台漏浆的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模板背方采用45mm×90mm的木方,其中,竖向背方的间距为150mm~25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施工缝错台漏浆的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模板上设置对称的钻孔,对拉螺栓穿过钻孔后,两端各通过两根贴合设置的横向背方进行固定。


6.一种防止施工缝错台漏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浇筑混凝土前,在施工缝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忠尚修民张进联
申请(专利权)人: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