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术后牵引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33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骨科术后牵引辅助装置。所述骨科术后牵引辅助装置包括:底板;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活动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底部,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重力块;牵引结构,所述牵引结构设置于所述活动板的底部,所述牵引结构包括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一侧活动连接于所述活动板的底部,所述驱动板的正面的和背面均固定化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活动板的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辅助块;两个绑带结构,两个所述绑带结构均设置于所述驱动板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骨科术后牵引辅助装置,使用方便,通过绳带的拉动,就可以对小腿以及脚部脚踝位置进行牵引,便于小腿部和脚踝处同时需要牵引的使用,提高了设备骨科牵引设备的功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术后牵引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骨科牵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科术后牵引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骨科,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牵引是骨科辅助治疗的常用技术,它既是骨折复位的手段,也是维持复位的一种措施,牵引的原理是利用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作用于骨折部位,已达到复位和维持复位的目的。现实生活当中,腿部骨头受伤,经过治疗后,需要对骨头进行牵引,这时需要到牵引设备,然而现有的腿部骨头牵引设备存在一些缺点,比如现有的牵引设备只能单对一个方面进行骨头牵引,无法同时实现小腿和脚踝处骨头的牵引,在进行小腿和脚踝的牵引时,需要分开操作,不仅加大了病人的痛苦,而且降低了骨科牵引的效果。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骨科术后牵引辅助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骨科术后牵引辅助装置,解决了无法同时实现小腿和脚踝处骨头的牵引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骨科术后牵引辅助装置包括:底板;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活动连接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术后牵引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n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活动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底部,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重力块;/n牵引结构,所述牵引结构设置于所述活动板的底部,所述牵引结构包括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一侧活动连接于所述活动板的底部,所述驱动板的正面的和背面均固定化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活动板的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辅助块;/n两个绑带结构,两个所述绑带结构均设置于所述驱动板的顶部;/n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底板的顶部的一侧,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活动框,所述活动框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的顶部的一侧;/n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活动框的背面,所述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术后牵引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活动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底部,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重力块;
牵引结构,所述牵引结构设置于所述活动板的底部,所述牵引结构包括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一侧活动连接于所述活动板的底部,所述驱动板的正面的和背面均固定化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活动板的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辅助块;
两个绑带结构,两个所述绑带结构均设置于所述驱动板的顶部;
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底板的顶部的一侧,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活动框,所述活动框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的顶部的一侧;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活动框的背面,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贯穿所述活动框并延伸至所述活动框的内壁,所述转动轴延伸至所述活动框的内部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活动框的内壁的一侧,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活动框的内部的外表面缠绕有绳带,所述绳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驱动板的另一侧;
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设置于所述底板的顶部的另一侧,所述调节结构包括U型块,所述U型块的内壁的正面和背面之间转动连接有调节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术后牵引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结构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龙泮利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大江东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