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专用保健收腹恢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330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产后专用保健收腹恢复装置,包括后身部分、两个侧腰部分、前身部分和前身搭边,在两个侧腰部分使用纽门橡筋,后身部分、前身部分和前身搭边采用两层纱布中间夹水洗棉层的结构,整体的边缘通过包边工艺形成包边结构,前身搭边通过魔术贴与前身部分粘贴,所述侧腰部分的下边向下延伸形成伸出前身部分下边的延伸部,所述侧腰部分下边的所述包边结构与延伸部的形状相适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侧腰部分向下延伸,同时包边结构对应下移,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侧腰部分的下边局部压迫盆骨前端,确保收腹恢复装置的正常使用,使用更加舒适方便,具有构思巧妙、生产容易和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产后专用保健收腹恢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收腹带
,具体地讲,特别涉及一种产后专用保健收腹恢复装置。
技术介绍
腹部是产后女性最易导致身体变形的地方,由于腹部在生育过程中过度伸张,造成产后腹部松弛,这种松弛的腹肌及增大的宫腔得不到及时的复原,极易导致脂肪堆积及诸多妇科疾病的形成,不仅影响美观,更是产后身体变形和诸多疾病的罪魁祸首。优质的收腹带具有良好的助缩收腹效果,功能性收腹带不仅助缩收腹效果更好,对产后子宫、产道的复旧,产后恶露的排净,腹痛的缓解等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市场上现有的收腹带各式各样,材质上有纱布绷带,纯棉,精棉针织、化纤、混纺等,造型上有窄的、加宽的、多件套的等。专利文献CN201520586994.X公开了一种收腹带,如图1所示,包括后身部分3、两个侧腰部分2、前身部分1和前身搭边4,在两个侧腰部分使用纽门橡筋,后身部分、前身部分和前身搭边则采用两层纱布中间夹水洗棉层的透气结构,整体的边缘通过包边工艺形成包边结构5,前身搭边可以通过魔术贴与前身部分粘贴,从而提供了一种兼具透气性、舒适性和收腹力度的收腹带,也是市面上销量和口碑都较高的一款产品。但是这款产品由于没有设置支撑条,为了避免卷边,后身部分的下边比前身部分的下边高,两个侧腰部分的下边作为过渡直接设置成后高前低。在实际使用中,如果收腹带正常佩戴或者佩戴较高,侧腰部分的下边包边直接压迫在盆骨前端,造成盆骨前端局部压迫,使用舒适性不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只能将收腹带佩戴较低,使侧腰部分的下边包边向下避开盆骨前端,但是这样一来在弯腰或坐下时,收腹带前身部分下边就会发生卷边,侧腰部分的下边随之发生卷边和位移,不仅侧腰部分的下边包边依旧向上局部压迫盆骨前端,而且影响收腹效果,仍然使用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更加舒适的产后专用保健收腹恢复装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产后专用保健收腹恢复装置,包括后身部分、两个侧腰部分、前身部分和前身搭边,在两个侧腰部分使用纽门橡筋,后身部分、前身部分和前身搭边采用两层纱布中间夹水洗棉层的结构,整体的边缘通过包边工艺形成包边结构,前身搭边通过魔术贴与前身部分粘贴,所述侧腰部分的下边向下延伸形成伸出前身部分下边的延伸部,所述侧腰部分下边的所述包边结构与延伸部的形状相适应。采用上述结构,将侧腰部分向下延伸,同时包边结构对应下移,实际使用中正常佩戴时,侧腰部分的延伸部将整个盆骨前端覆盖,延伸部下边的包边结构位于盆骨前端的下方,不会对盆骨前端造成局部压迫;并且由于前身部分和后身部分的下边并没有向下延伸,弯腰或者坐下时,前身部分和后身部分稳定地固定在身体前后两侧,仅仅侧腰部分的延伸部中部前端大腿根部发生褶皱变形,由于延伸部下边包边结构的支撑,延伸部不会向上卷边,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侧腰部分的下边局部压迫盆骨前端,确保收腹恢复装置的正常使用,使用更加舒适方便。所述延伸部的下端呈向下凸的弧形,所述延伸部的上端与前身部分和后身部分均通过圆弧平滑过渡。有利于包边结构在延伸部下边的受力传导,有效避免延伸部在弯腰或者坐下时发生卷边。在所述前身部分和前身搭边上均设有竖向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靠近对应的侧腰部分布置。一方面对前身部分和前身搭边进行支撑,避免其卷边;另一方面对邻近侧腰部分进行支撑,进一步避免侧腰部分的延伸部卷边。在所述前身部分和前身搭边的外侧缝制有与支撑条一一对应的第一容置袋,所述第一容置袋的开口设置在其长度方向的中部,所述支撑条的两端自对应第一容置袋开口插入从而实现安装。这样设置中部开口的第一容置袋安装支撑条,使用户可以选择是否使用支撑条,并且支撑条的安装操作方便,安装稳定可靠。在所述前身部分的内侧缝制纱布片,使纱布片与前身部分之间形成上边开口的第二容置袋。这样设置第二容置袋,可容置药物或者发热片,进一步有利于产后腹部保养。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侧腰部分向下延伸,同时包边结构对应下移,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侧腰部分的下边局部压迫盆骨前端,确保收腹恢复装置的正常使用,使用更加舒适方便,具有构思巧妙、生产容易和生产成本低等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
技术介绍
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后视图。附图标记:前身部分1、侧腰部分2、延伸部2a、后身部分3、前身搭边4、包边结构5、纱布片6、第一容置袋7。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为产品的内侧,也即实际使用中朝向人体的一侧;图3为产品的外侧,也即实际使用中背离人体一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产后专用保健收腹恢复装置,包括后身部分3、连接在后身部分3左右两端的两个侧腰部分2、连接在其中一个侧腰部分2上的前身部分1、以及连接在另一侧腰部分2上和前身搭边4。在两个侧腰部分2使用纽门橡筋。所述后身部分3、前身部分1和前身搭边4均采用两层纱布中间夹水洗棉层的结构,并通过绗缝工艺形成菱格纹。并且,收腹恢复装置整体的边缘通过包边工艺形成包边结构5。在所述前身搭边4的内侧(也即实际使用中朝向人体一侧)固定有魔术贴勾面,在所述前身部分1的外侧(也即实际使用中背离人体一侧)固定有魔术贴毛面,使前身搭边4通过魔术贴与前身部分1粘贴。所述前身搭边4可以包括上下并排的多个耳朵片,本实施例中前身搭边4包括上下并排的两个耳朵片。如图2和图3所示,每一所述侧腰部分2的下边均向下延伸形成伸出前身部分1下边的延伸部2a,所述延伸部2a下端与前身部分1下边之间的距离为2-8cm,本实施例优选为3cm。所述侧腰部分2下边的所述包边结构5与延伸部2a的形状相适应。所述延伸部2a的下端呈向下凸的弧形,所述延伸部2a的上端与前身部分1和后身部分3均通过向上凸的圆弧平滑过渡。如图2和图3所示,在所述前身部分1和前身搭边4上均设有竖向的支撑条(附图未示出),所述支撑条靠近对应的侧腰部分2布置,所述支撑条的数量不做限定,本实施例中所述前身部分1和前身搭边4上的支撑条均竖向并排布置有两根。在所述前身部分1和前身搭边4的外侧(也即实际使用中背离人体一侧)缝制有与支撑条一一对应的第一容置袋7,所述第一容置袋7的开口设置在其长度方向的中部,所述支撑条的两端自对应第一容置袋7开口插入从而实现安装。如图2所示,在所述前身部分1的内侧(也即实际使用中朝向人体一侧)缝制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后专用保健收腹恢复装置,包括后身部分、两个侧腰部分、前身部分和前身搭边,在两个所述侧腰部分使用纽门橡筋,所述后身部分、前身部分和前身搭边均采用两层纱布中间夹水洗棉层的结构,整体的边缘通过包边工艺形成包边结构,所述前身搭边通过魔术贴与所述前身部分粘贴,其特征是:所述侧腰部分的下边向下延伸形成伸出前身部分下边的延伸部,所述侧腰部分下边的所述包边结构与延伸部的形状相适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后专用保健收腹恢复装置,包括后身部分、两个侧腰部分、前身部分和前身搭边,在两个所述侧腰部分使用纽门橡筋,所述后身部分、前身部分和前身搭边均采用两层纱布中间夹水洗棉层的结构,整体的边缘通过包边工艺形成包边结构,所述前身搭边通过魔术贴与所述前身部分粘贴,其特征是:所述侧腰部分的下边向下延伸形成伸出前身部分下边的延伸部,所述侧腰部分下边的所述包边结构与延伸部的形状相适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后专用保健收腹恢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延伸部的下端呈向下凸的弧形,所述延伸部的上端与前身部分和后身部分均通过圆弧平滑过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剑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玛丽妈妈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