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提臀合胯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32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橡胶提臀合胯带,属于塑身内衣领域,包括臀部、合胯部及连接部,两个合胯部的一端分别与臀部的两侧连接;连接部分别设于两个合胯部的另一端;臀部包括包臀区和提臀区,包臀区用于贴合人体臀部并包裹人体臀部脂肪;提臀区设于包臀区下方并与包臀区连接,为层叠设置的多层结构,其中一层为橡胶层,用于提升臀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橡胶提臀合胯带的包臀区包裹人体臀部脂肪,提臀区对人体臀部脂肪施加提升作用力,橡胶层使得提臀区在长时间穿着后也不易变形,提臀效果始终可靠,能有效提升人体臀部,合胯部贴合胯部设置,对胯部施力,能同时达到修复骨盆并对臀部塑形的作用,长期穿着会对形体美观产生积极影响,美化人体曲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橡胶提臀合胯带
本技术属于塑身内衣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橡胶提臀合胯带。
技术介绍
近年随着人们产后骨盆矫正意识的增强,产后骨盆的矫正和骨盆外伤的固定护理成为产后恢复的重要过程,产后及时使用骨盆矫正产品,对产后妈妈骨盆快速恢复身材,增强自信极有帮助。产后妈妈的骨盆都会变大,要改变产后骨盆变大,防止骨盆松弛引起的各种不良症状,是需要采用具有合胯功能的产品,通过物理方法矫正骨盆。目前,市场上的具有合胯功能的产品主要采用纱布捆绑式合胯产品或腰带式合胯产品,但捆绑式合胯产品使用比较麻烦,且每次非专业医护人员人为进行捆绑的位置及力度都会有变化,不但起不到修复作用反而增加骨盆变形程度,而腰带式合胯产品要么力度不够起不到物理修复作用,要么力度太强,只有收紧效果,没有对臀部塑形的作用,穿着时造成穿着者行动不便,长期穿着后还会影响穿着者形体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提臀合胯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合胯产品没有对臀部塑形的作用,长期穿着会影响形体美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橡胶提臀合胯带,包括:臀部;合胯部,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合胯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臀部的两侧连接,所述合胯部用于合胯;以及连接部,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合胯部的另一端,并用于使两个所述合胯部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臀部包括:包臀区,用于贴合人体臀部并包裹人体臀部脂肪,所述包臀区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合胯部连接;以及提臀区,设于所述包臀区下方,并与所述包臀区连接,所述提臀区为层叠设置的多层结构,其中一层为橡胶层,所述提臀区用于提升人体臀部,所述提臀区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合胯部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提臀区上端边缘的形状为与臀部曲线对应的“W”形。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包臀区中部设有褶皱区,所述褶皱区用于扩充所述包臀区的容量。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提臀区包括:第一面料层,用于与人体贴肤接触,所述第一面料层上设有第一透气孔;第一橡胶层,设于所述第一面料层外侧,所述第一橡胶层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透气孔对应的第二透气孔;以及第二面料层,设于所述第一橡胶层外侧。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部包括:钩圈,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合胯部的另一端;以及钩扣,设于另一个所述合胯部的另一端,且与所述钩圈可拆卸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钩圈为多排钩圈。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合胯部与所述臀部的连接处均设有至少一条第一鱼鳞骨。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合胯部包括:侧片区,一端与所述臀部侧边连接,并用于对应人体胯部两侧;以及前中区,一端与所述侧片区侧边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连接部连接,所述前中区用于对应于人体盆骨前侧;所述前中区和所述侧片区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鱼鳞骨。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合胯部为多层结构,包括:第三面料层,用于与人体贴肤接触,所述第三面料层上设有第三透气孔;第二橡胶层,设于所述第三面料层外侧,所述第二橡胶层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透气孔对应的第四透气孔;以及第四面料层,设于所述第二橡胶层外侧。本技术提供的橡胶提臀合胯带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橡胶提臀合胯带在穿着时,将包臀区对准人体臀部,将合胯部对准人体胯部,随后利用连接部连接两个合胯部的另一端,使包臀区、提臀区和合胯部能够形成筒状结构,进而使包臀区与人体臀部贴合,以包裹人体臀部脂肪,设有橡胶层的提臀区对人体臀部脂肪施加向上的提升作用力,橡胶层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及韧性,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弹性缓冲作用,这是一般的面料层不具备的特性,穿着后不会有勒紧的感觉,也使得提臀区在长时间穿着后也不易变形,提臀效果始终可靠,进而能够有效提升人体臀部,合胯部贴合胯部设置,对胯部施力,进而能同时达到修复骨盆并对臀部塑形的作用,长期穿着会对形体美观产生积极影响,美化人体曲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橡胶提臀合胯带的外侧面展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橡胶提臀合胯带的内侧面展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第三面料层、第二橡胶层和第四面料层的爆炸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橡胶提臀合胯带的正面穿着效果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包臀区;101-第一透气弹性面料层;102-第二透气弹性面料层;2-合胯部;201-侧片区;202-前中区;203-第三面料层;204-第二橡胶层;205-第四面料层;206-第三透气孔;207-第四透气孔;3-提臀区;301-第一面料层;302-第一透气孔;303-第二面料层;4-钩圈;5-钩扣;6-第一鱼鳞骨;7-第二鱼鳞骨;8-包边;9-褶皱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技术提供的橡胶提臀合胯带进行说明。所述橡胶提臀合胯带,包括臀部、合胯部2和连接部,合胯部设有两个,两个合胯部2的一端分别与臀部的两侧连接,合胯部2用于合胯;连接部分别设于两个合胯部2的另一端,并用于使两个合胯部2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臀部包括包臀区1和提臀区3,包臀区1用于贴合人体臀部并包裹人体臀部脂肪,包臀区1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合胯部2连接;提臀区3设于包臀区1下方,并与包臀区1连接,提臀区3为层叠设置的多层结构,其中一层为橡胶层,提臀区3用于提升人体臀部,提臀区3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合胯部2连接。传统的合胯产品在穿戴后通常会把人体臀部压扁,有勒紧的感觉,不能提臀,没有对臀部塑形的作用,长期穿着后造成人体臀部曲线变差,该处面料也容易变形,长期使用后可能对合胯效果也会造成一定影响。本技术提供的橡胶提臀合胯带,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穿着时,将包臀区1对准人体臀部,将合胯部2对准人体胯部,随后利用连接部连接两个合胯部2的另一端,使包臀区1、提臀区3和合胯部2能够形成筒状结构,进而使包臀区1与人体臀部贴合,以包裹人体臀部脂肪,设有橡胶层的提臀区3对人体臀部脂肪施加向上的提升作用力,橡胶层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及韧性,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弹性缓冲作用,这是一般的面料层不具备的特性,穿着后不会有勒紧的感觉,也使得提臀区3在长时间穿着后也不易变形,提臀效果始终可靠,进而能够有效提升人体臀部,合胯部2贴合胯部设置,对胯部施力,进而能同时达到修复骨盆并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橡胶提臀合胯带,其特征在于,包括:/n臀部;/n合胯部,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合胯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臀部的两侧连接,所述合胯部用于合胯;以及/n连接部,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合胯部的另一端,并用于使两个所述合胯部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n所述臀部包括:/n包臀区,用于贴合人体臀部并包裹人体臀部脂肪,所述包臀区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合胯部连接;以及/n提臀区,设于所述包臀区下方,并与所述包臀区连接,所述提臀区为层叠设置的多层结构,其中一层为橡胶层,所述提臀区用于提升人体臀部,所述提臀区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合胯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橡胶提臀合胯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臀部;
合胯部,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合胯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臀部的两侧连接,所述合胯部用于合胯;以及
连接部,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合胯部的另一端,并用于使两个所述合胯部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所述臀部包括:
包臀区,用于贴合人体臀部并包裹人体臀部脂肪,所述包臀区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合胯部连接;以及
提臀区,设于所述包臀区下方,并与所述包臀区连接,所述提臀区为层叠设置的多层结构,其中一层为橡胶层,所述提臀区用于提升人体臀部,所述提臀区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合胯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提臀合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臀区上端边缘的形状为与臀部曲线对应的“W”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提臀合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臀区中部设有褶皱区,所述褶皱区用于扩充所述包臀区的容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提臀合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臀区包括:
第一面料层,用于与人体贴肤接触,所述第一面料层上设有第一透气孔;
第一橡胶层,设于所述第一面料层外侧,所述第一橡胶层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透气孔对应的第二透气孔;以及
第二面料层,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妙玲范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亚骏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