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空间管桁架节点处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8326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空间管桁架节点处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供与桁架的主管连接的主弦管;固定于主弦管且供与桁架的支管连接的若干次弦管;连接于主弦管与次弦管之间的加劲板;以及固定套设于主弦管的径向环板,且该径向环板与若干加劲板固定连接,使得若干加劲板连接呈一体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空间管桁架节点处强度差的问题,通过加劲板的设置,强化了节点,以增加节点处的强度,并提升可靠性,从而保证施工质量,且该连接结构适用于结构复杂的空间管桁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空间管桁架节点处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指一种用于空间管桁架节点处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现代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大型公建设施和特色建筑应势而起,在追求大跨度、大空间的同时,需保证建筑的通透性和视觉的开放性,由此空间管桁架屋盖体系以其跨越能力强、承重刚度大、结构体型轻便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此类建筑上,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因不同的建筑效果需求,空间管桁架结构形式愈加复杂,节点处的承重能力成为施工重点,目前节点处的通常做法是将各杆件直接通过焊接连接,这种方式形成的节点的强度和可靠性不佳,不适用于复杂结构的空间管桁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空间管桁架节点处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空间管桁架节点处强度差的问题,通过加劲板的设置,强化了节点,以增加节点处的强度,并提升可靠性,从而保证施工质量,且该连接结构适用于结构复杂的空间管桁架。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空间管桁架节点处的连接结构,包括:供与桁架的主管连接的主弦管;固定于主弦管且供与桁架的支管连接的若干次弦管;连接于主弦管与次弦管之间的加劲板;以及固定套设于主弦管的径向环板,且该径向环板与若干加劲板固定连接,使得若干加劲板连接呈一体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空间管桁架节点处的连接结构,通过在主弦管与次弦管之间设置加劲板,进而通过径向环板将若干加劲板连接呈一体结构,使得加劲板受到的应力能够通过径向环板均匀分散,防止局部应力集中,且加劲板固定于径向环板与对应的次弦管之间,使得径向环板对加劲板起到支撑的作用,既避免了应力集中又支撑并提升了加劲板的强度,从而在节点处达到补强的效果,解决了空间管桁架节点处强度差的问题,通过加劲板的设置,强化了节点,以增加节点处的强度,并提升可靠性,从而保证施工质量,且该连接结构适用于结构复杂的空间管桁架。本专利技术用于空间管桁架节点处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若干次弦管固定于主弦管的端部交汇于一点,使得若干次弦管呈放射形连接于主弦管。本专利技术用于空间管桁架节点处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加劲板连接于主弦管和垂直于主弦管的次弦管之间。本专利技术用于空间管桁架节点处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加劲板呈直角梯形,该加劲板的直角边与主弦管固定连接,该加劲板的一条底边与对应的次弦管固定连接,该加劲板的另一条底边与径向环板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用于空间管桁架节点处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加劲板和径向环板均沿垂直于主弦管的方向对称设置有两对。本专利技术用于空间管桁架节点处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加劲板和径向环板均焊接于主弦管的表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空间管桁架节点处的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主弦管和次弦管,根据桁架的主管与支管,对应将次弦管连接于主弦管;于主弦管与次弦管之间连接加劲板;于主弦管上固定连接径向环板,将径向环板与若干加劲板固定连接,使得若干加劲板连接成一体结构。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空间管桁架节点处的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加劲板连接于主弦管和垂直于主弦管的次弦管之间。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空间管桁架节点处的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加劲板呈直角梯形;将加劲板的直角边于主弦管固定连接,将加劲板的一条底边与对应的次弦管固定连接,将加劲板的另一条底边与径向环板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空间管桁架节点处的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加劲板和径向环板均通过焊接固定于主弦管的表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空间管桁架节点处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空间管桁架节点处的另一方向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空间管桁架节点处的另一实施方式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空间管桁架节点处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在主弦管与次弦管之间设置加劲板,进而通过径向环板将若干加劲板连接呈一体结构,使得加劲板受到的应力能够通过径向环板均匀分散,防止局部应力集中,且加劲板固定于径向环板与对应的次弦管之间,使得径向环板对加劲板起到支撑的作用,既避免了应力集中又支撑并提升了加劲板的强度,从而在节点处达到补强的效果,解决了空间管桁架节点处强度差的问题,通过加劲板的设置,强化了节点,以增加节点处的强度,并提升可靠性,从而保证施工质量,且该连接结构适用于结构复杂的空间管桁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用于空间管桁架节点处的连接结构进行说明。参阅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空间管桁架节点处的立体图。下面结合图1,对本专利技术用于空间管桁架节点处的连接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空间管桁架节点处的连接结构,包括:供与桁架的主管连接的主弦管11;固定于主弦管11且供与桁架的支管连接的若干次弦管12;连接于主弦管11与次弦管12之间的加劲板13;以及固定套设于主弦管11的径向环板111,且该径向环板111与若干加劲板13固定连接,使得若干加劲板13连接呈一体结构,以分散加劲板13受到的应力,另外径向环板111固定并支撑住加劲板13,即支撑于各加劲板13之间,能够防止加劲板13变形,从而提高加劲板13的强度。具体的,该加劲板13和径向环板111均焊接于主弦管11的表面,即径向环板111和加劲板13都不需要伸入主弦管11的内部,降低了施工难度,方便施工。较佳地,结合图1所示,设置有两根垂直于主弦管11的次弦管12以及两根与主弦管11的轴线具有设定角度的次弦管12。又佳地,结合图3所示,设置有三根垂直于主弦管11的次弦管12以及两根与主弦管11的轴线具有设定角度的次弦管12。具体的,若干次弦管12固定于主弦管11的端部交汇于一点,即次弦管12均固定于主弦管11同一部位的表面,使得若干次弦管12呈放射形连接于主弦管11,也就是次弦管12对应主弦管11的端部相互靠近并固定于主弦管11的表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该加劲板13连接于主弦管11和垂直于主弦管11的次弦管12之间,即加劲板13绕主弦管11的轴线固定于主弦管11的表面。进一步的,该加劲板13呈直角梯形,该加劲板13的直角边与主弦管11固定连接,该加劲板13的一条底边与对应的次弦管12固定连接,该加劲板13的另一条底边与径向环板111固定连接,即加劲板13的三条边分别与主弦管11、次弦管12和径向环板111固定连接,能够分散应力,达到补强的效果。具体的,该加劲板13和径向环板111均沿垂直于主弦管11的方向对称设置有两对,即一根次弦管12与主弦管11之间对称设置有两块加劲板13,加劲板13分别与对应的径向环板111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根据桁架的图纸对应将若干次弦管12焊接固定于主弦管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空间管桁架节点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包括主管以及固设于所述主管的若干支管,所述连接结构包括:/n供与所述主管连接的主弦管;/n固定于所述主弦管且供与所述支管连接的若干次弦管;/n连接于所述主弦管与所述次弦管之间的加劲板;以及/n固定套设于所述主弦管的径向环板,且所述径向环板与若干所述加劲板固定连接,使得若干所述加劲板连接呈一体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空间管桁架节点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包括主管以及固设于所述主管的若干支管,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供与所述主管连接的主弦管;
固定于所述主弦管且供与所述支管连接的若干次弦管;
连接于所述主弦管与所述次弦管之间的加劲板;以及
固定套设于所述主弦管的径向环板,且所述径向环板与若干所述加劲板固定连接,使得若干所述加劲板连接呈一体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间管桁架节点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次弦管固定于所述主弦管的端部交汇于一点,使得若干所述次弦管呈放射形连接于所述主弦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空间管桁架节点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板连接于所述主弦管和垂直于所述主弦管的次弦管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空间管桁架节点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板呈直角梯形,所述加劲板的直角边与所述主弦管固定连接,所述加劲板的一条底边与对应的所述次弦管固定连接,所述加劲板的另一条底边与所述径向环板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空间管桁架节点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板和所述径向环板均沿垂直于所述主弦管的方向对称设置有两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杰孙红岩张金鹏闫江向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