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层可降解聚合物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321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层可降解聚合物支架,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降解不稳定的缺陷,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支架主体,呈管状结构,支架主体由纤维丝编织而成,纤维丝构成第一圆环和增强环;第一圆环设置有多个,构成支架主体,沿支架主体纵向排列;增强环沿支架主体纵向排列同时连接不同的第一圆环,采用第一圆环和增强环构成的支架主体,通过连接臂和圆弧段的相互连接,在支架主体扩张后,能够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从而增强支架的径向支撑力,采用不同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可在体内依次降解,在支架内皮化的过程中避免了支架碎片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能够加快内皮化修复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层可降解聚合物支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分层可降解聚合物支架。
技术介绍
临床上,对人体官腔植入器械的基本要求包括:器械被植入人体官腔器官后,不仅能提供所植入器官足够的机械支撑力,又可以缓慢、持续、均匀释放药物到生物体内管腔壁内,以有效控制由植入假体所导致的异物反应。支架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包括金属和聚合物材料。在聚合物支架中,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支架具许多优势:首先,可降解支架植入官腔后,在完成对狭窄官腔的扩张、支撑后,可被机体自动吸收,从而避免了由不可降解支架长期滞留体内导致的晚期血栓及再狭窄后遗症;其次可降解聚合物体内可装有抑制血管再狭窄的药物,支架植入后,药物随支架的降解而缓慢释放,从而长期有效的控制血管再狭窄的方式。在传统金属药物支架中,药物仅可被喷涂于金属支架的表面,并在支架植入后的28天内释放完毕。现有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支架,无论是挤出管形式还是单丝纤维编织形式,其材料本身皆为一体成型的生物可降解材料。由此方式制得的生物可降解支架在植入人体后,由于降解过程中的材料的不规则降解性,会导致支架在降解中末期出现不规则的碎片断裂,导致支架降解的微小碎片会进入人体,导致植入支架的病变部位出现不良的副反应。例如:血管内支架会导致血小板聚集,导致支架内血栓的形成;气管内的微小碎片会引起比较剧烈的气管异物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降解不稳定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分层可降解聚合物支架。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分层可降解聚合物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呈管状结构,所述支架主体由纤维丝编织而成,所述纤维丝构成第一圆环和增强环;第一圆环,设置有多个,构成所述支架主体,沿所述支架主体纵向排列;增强环,沿所述支架主体纵向排列同时连接不同的所述第一圆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环之间通过S型连接臂固定,所述第一圆环与所述连接臂一体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增强环呈菱形设置,所述增强环与所述第一圆环间通过圆弧段连接,所述圆弧段对称设置有多个。进一步的,所述增强环与所述第一圆环材料相同,所述增强环与所述第一圆环均为多层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纤维丝采用多层不同速率的生物可降解材料,降解速度由内至外依次增加。进一步的,所述纤维丝材料包括可降解金属基材料。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主体上还设置有生物识别点。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分层可降解聚合物支架,采用第一圆环和增强环构成的支架主体,通过连接臂和圆弧段的相互连接,在支架主体扩张后,能够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从而增强支架的径向支撑力。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分层可降解聚合物支架,采用不同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层,当分层可降解聚合物支架植入人体后,各层生物可降解材料由外至内依次降解,未降解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材料层起到了对开始进行降解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材料层的附着和支撑的作用,在支架内皮化的过程中避免了支架碎片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能够加快内皮化修复速度。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分层可降解聚合物支架,支架主体本身即为所需药物,从而在植入期间可以避免或减少口服药物使用,可以减轻粘膜炎症和水肿、促进粘膜愈合,减少疤痕形成、消除术后粘连,该支架主体采用可降解的材料制成,术后一段时间能够自动降解,无需取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分层可降解聚合物支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主体;11、纤维丝;12、生物识别点;2、第一圆环;21、连接臂;3、增强环;31、圆弧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分层可降解聚合物支架,如图1所示,平面展开的支架主体1,支架主体1由纤维丝11编织而成,纤维丝11构成第一圆环2和增强环3,第一圆环2沿支架主体1纵向排列设置有多个,增强环3沿支架主体1纵向排列同时连接两列不同的第一圆环2,增强环3之间通过纤维丝11连接固定;第一圆环2竖向排列之间通过S型连接臂21固定,第一圆环2与连接臂21一体设置;增强环3呈菱形设置,增强环3与第一圆环2间通过圆弧段31连接,每个增强环3上设置有两对圆弧段31分别与不同的第一圆环2固定连接,采用第一圆环2和增强环3构成的支架主体1,通过连接臂21和圆弧段31的相互连接,在支架主体1扩张后,能够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从而增强支架的径向支撑力。如图1所示,增强环3与所述第一圆环2材料相同,增强环3与所第一圆环2均为多层结构,纤维丝11采用多层不同速率的生物可降解材料,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材料包括聚乳酸PLA、L-PLA、聚羟基乙酸/聚乳酸共聚物PGLA、聚己内酯PCL、聚羟基丁酸戊酯PHBV、聚乙酰谷氨酸PAGA、聚正酯POE、聚氧化乙烯/聚丁烯共聚物PEO/PBTP、聚丙交酯共己内酯共聚物PLC或聚环己酮PDO,降解速度由内至外依次增加,纤维丝11材料包括可降解金属基材料。如图1所示,支架主体1上还设置有生物识别点12,附着在支架主体1的表面或者镶嵌其中,以达到在植入后检测或识别支架主体1位置,便于确认及调整。本分层可降解聚合物支架的制作方法:先选用不同的降解速度的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纤维丝11,再通过纤维丝11编制成第一圆环2和增强环3,最后第一圆环2和增强环3构成支架主体1。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层可降解聚合物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架主体(1),呈管状结构,所述支架主体(1)由纤维丝(11)编织而成,所述纤维丝(11)构成第一圆环(2)和增强环(3);/n第一圆环(2),设置有多个,构成所述支架主体(1),沿所述支架主体(1)纵向排列;/n增强环(3),沿所述支架主体(1)纵向排列同时连接不同的所述第一圆环(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层可降解聚合物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主体(1),呈管状结构,所述支架主体(1)由纤维丝(11)编织而成,所述纤维丝(11)构成第一圆环(2)和增强环(3);
第一圆环(2),设置有多个,构成所述支架主体(1),沿所述支架主体(1)纵向排列;
增强环(3),沿所述支架主体(1)纵向排列同时连接不同的所述第一圆环(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层可降解聚合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环(2)之间通过S型连接臂(21)固定,所述第一圆环(2)与所述连接臂(21)一体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层可降解聚合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环(3)呈菱形设置,所述增强环(3)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鹏黄秀珍孟秀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七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