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防污纤维面料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纺纱;步骤二,改装机器:具体是将纺织机上的双机头改装成四机头;步骤三,编织制造;步骤四,预缩工艺:利用预缩机对面料的相应地方进行机械预缩;步骤五,预缩后工艺:在预缩过程中,首先将面料给湿或浸水,然后在生产线上利用烘干箱进行缓慢烘干,使其自然收缩;该种面料由锦纶和氨纶结合制作,使其具有透气、柔软舒适以及防钻绒的效果,而且制造出来的面料共有三层,规避了胆布的使用,使得制造出来的面料十分轻盈,通过PTFE膜的设置,使其具有防水防污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面料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面料
,具体为一种纤维面料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衣物的需求档次也越来越高,一般的保暖面料由于厚重、柔软性和舒适性不够,再加上透气性不好,已经不再适合现代人的穿衣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面料制造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防污纤维面料,包括第一基布层和第二基布层、羽绒填充层、平滑区和预缩区,所述第一基布层和第二基布层均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且所述第一基布层与第二基布层上均对应设有平滑区和预缩区,所述第一基布层与第二基布层之间设有若干个羽绒填充层。进一步的,所述平滑区为经线密度为100根/英寸,纬线密度为90根/英寸,所述预缩区为经线密度为100根/英寸,纬线密度为110根/英寸。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布层与第二基布层的材质为锦纶和氨纶相结合的面料。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布层与第二基布层的厚度为0.5-0.9毫米。一种防水防污纤维面料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纺纱:纺纱包括除杂、松解、开松、梳理、精梳、牵伸、加捻、卷绕8个步骤,首先需要清除杂疵,即对原料进行初步加工,原料的初步加工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如轧棉、化学方法麻的脱胶、绢丝的精练以及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如羊毛的洗涤和去草炭化,松懈是需要将块状纤维变成单根纤维状态,解除纤维原料存在的横向联系,开松是把大块纤维撕扯成为小块、小纤维束,梳理由梳理机上的大量密集梳针把纤维小块、小束进一步松解成单根状态,精梳机的梳理作用是利用梳针对纤维的两端分别进行握持状态下的更为细致的梳理,牵伸是把梳理后的条子抽长拉细,逐渐达到预定粗细,加捻是将须条绕其本身轴线加以扭转,使平行于须条轴向的纤维呈螺旋状,从而产生径向压力使纤维间的纵向联系固定下来,卷绕是将半成品或者成品卷绕成一定的形式,以便于储存、运输和下一道工序的加工;步骤二,改装机器:具体是将纺织机上的双机头改装成四机头;步骤三,编织制造:在具体编织过程中,首先利用两个机头织成第一基布层,然后再利用另外两个机头织成第二基布层,第一基布层与第二基布层之间为羽绒填充层,编织一定距离形成一个平滑区,四个机头相互交织,具体是两个机头的经线相重合,另外两个机头的纱线相重合进行交织,以使第一基布层与第二基布层相固定,然后同样利用两个机头织成第一基布层,然后再利用另外两个机头织成第二基布层,编织一定距离形成一个预缩区,四个机头相互交织,使得第一基布层与第二基布层相固定,以此不断循环;步骤四,预缩工艺:利用预缩机对面料的相应地方进行机械预缩;步骤五,预缩后工艺:在预缩过程中,首先将面料给湿或浸水,然后在生产线上利用烘干箱进行缓慢烘干,使其自然收缩。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箱烘干温度为200-300度。进一步的,预缩后的面料上下表面涂有PTFE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面料由锦纶和氨纶结合制作,使其具有透气、柔软舒适以及防钻绒的效果,而且制造出来的面料共有三层,规避了胆布的使用,使得制造出来的面料十分轻盈,通过PTFE膜的设置,使其具有防水防污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经线和纬线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中:1、第一基布层;2、第二基布层;3、羽绒填充层;4、平滑区;5、预缩区;6、经线;7、纬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部”和“顶部”、“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水防污纤维面料,包括第一基布层1和第二基布层2、羽绒填充层3、平滑区4和预缩区5,第一基布层1和第二基布层2均由经线6和纬线7交织而成,且第一基布层1与第二基布层2上均对应设有平滑区4和预缩区5,第一基布层1与第二基布层2之间设有若干个羽绒填充层3。参阅图1,平滑区4为经线密度为100根/英寸,纬线密度为90根/英寸,预缩区为经线密度为100根/英寸,纬线密度为110根/英寸。参阅图2,第一基布层1与第二基布层2的材质为锦纶和氨纶相结合的面料,锦纶和氨纶相结合的面料使其具有良好的舒适度和弹性。参阅图2,第一基布层1与第二基布层2的厚度为0.5-0.9毫米,在实际生活中,优先选择0.7毫米,使其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一种防水防污纤维面料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纺纱:纺纱包括除杂、松解、开松、梳理、精梳、牵伸、加捻、卷绕8个步骤,首先需要清除杂疵,即对原料进行初步加工,原料的初步加工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如轧棉、化学方法麻的脱胶、绢丝的精练以及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如羊毛的洗涤和去草炭化,松懈是需要将块状纤维变成单根纤维状态,解除纤维原料存在的横向联系,开松是把大块纤维撕扯成为小块、小纤维束,梳理由梳理机上的大量密集梳针把纤维小块、小束进一步松解成单根状态,精梳机的梳理作用是利用梳针对纤维的两端分别进行握持状态下的更为细致的梳理,牵伸是把梳理后的条子抽长拉细,逐渐达到预定粗细,加捻是将须条绕其本身轴线加以扭转,使平行于须条轴向的纤维呈螺旋状,从而产生径向压力使纤维间的纵向联系固定下来,卷绕是将半成品或者成品卷绕成一定的形式,以便于储存、运输和下一道工序的加工;步骤二,改装机器:具体是将纺织机上的双机头改装成四机头;步骤三,编织制造:在具体编织过程中,首先利用两个机头织成第一基布层1,然后再利用另外两个机头织成第二基布层2,第一基布层1与第二基布层2之间为羽绒填充层3,编织一定距离形成一个平滑区,四个机头相互交织,具体是两个机头的经线相重合,另外两个机头的纱线相重合进行交织,以使第一基布层与第二基布层相固定,然后同样利用两个机头织成第一基布层1,然后再利用另外两个机头织成第二基布层2,编织一定距离形成一个预缩区,四个机头相互交织,使得第一基布层与第二基布层相固定,以此不断循环;步骤四,预缩工艺:利用预缩机对面料的相应地方进行机械预缩;步骤五,预缩后工艺:在预缩过程中,首先将面料给湿或浸水,然后在生产线上利用烘干箱进行缓慢烘干,使其自然收缩。进一步的,烘干箱烘干温度为200-300度,烘干温度优先选择280度。进一步的,预缩后的面料上下表面涂有PTFE膜,使其预缩后的面料具有防水防污性能。工作原理:该种纤维面料主要第一基布层1和第二基布层2、羽绒填充层3、平滑区4和预缩区5,第一基布层1与第二基布层2的材质为锦纶和氨纶相结合的面料,锦纶和氨纶相结合的面料使其具有良好的舒适度和弹性,第一基布层1与第二基布层2上均对应设有平滑区4和预缩区5,平滑区4为经线密度为100根/英寸,纬线密度为90根/英寸,预缩区5为经线密度为100根/英寸,纬线密度为110根/英寸,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防污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布层(1)和第二基布层(2)、羽绒填充层(3)、平滑区(4)和预缩区(5),所述第一基布层(1)和第二基布层(2)均由经线(6)和纬线(7)交织而成,且所述第一基布层(1)与第二基布层(2)上均对应设有平滑区(4)和预缩区(5),所述第一基布层(1)与第二基布层(2)之间设有若干个羽绒填充层(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防污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布层(1)和第二基布层(2)、羽绒填充层(3)、平滑区(4)和预缩区(5),所述第一基布层(1)和第二基布层(2)均由经线(6)和纬线(7)交织而成,且所述第一基布层(1)与第二基布层(2)上均对应设有平滑区(4)和预缩区(5),所述第一基布层(1)与第二基布层(2)之间设有若干个羽绒填充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污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滑区(4)为经线密度为100根/英寸,纬线密度为90根/英寸,所述预缩区为经线密度为100根/英寸,纬线密度为110根/英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污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布层(1)与第二基布层(2)的材质为锦纶和氨纶相结合的面料。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污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布层(1)与第二基布层(2)的厚度为0.5-0.9毫米。
5.一种防水防污纤维面料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纺纱:纺纱包括除杂、松解、开松、梳理、精梳、牵伸、加捻、卷绕8个步骤,首先需要清除杂疵,即对原料进行初步加工,原料的初步加工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如轧棉)、化学方法(麻的脱胶、绢丝的精练)以及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如羊毛的洗涤和去草炭化),松懈是需要将块状纤维变成单根纤维状态,解除纤维原料存在的横向联系,开松是把大块纤维撕扯成为小块、小纤维束,梳理由梳理机上的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希涵时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