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靖平专利>正文

一种具备同步吸烟功能的电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261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备同步吸烟功能的电凝器,包括绝缘体和绝缘管二,所述绝缘体前端套入绝缘管一上,所述绝缘体后端与金属吸引管卡接,所述绝缘体包括绝缘套管和绝缘锥体,所述绝缘锥体包括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上端部设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套入绝缘管一外周,所述下端部设有斜口,所述斜口的右端设有吸引口,所述绝缘套管与金属吸引管卡接,所述绝缘管二左端套入绝缘套管,所述绝缘管二右端套入金属吸引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具备同步吸烟功能的电凝器,避免了金属吸引管内壁高频电弧泄漏导致产生烫伤患者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性能;同时增大了手术时的视野,提高手术时的清晰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同步吸烟功能的电凝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特别涉及一种具备同步吸烟功能的电凝器。
技术介绍
腹腔镜技术是现代外科发展非常迅速的领域,腹腔镜手术已经取代了很多传统的开腹手术。电凝器是腹腔镜手术常用的器械,目前的电凝器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烟雾,经常严重干扰视野,导致手术难以进行,必须排出烟雾才能继续,而排烟会导致气腹压力迅速下降,迫使手术中断,这样不但会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患者风险,而且排出体外的烟雾对医务人员构成严重伤害。如何安全及时地排出烟雾是腹腔镜相关技术的研究课题之一。目前已经有可以及时排除烟雾的腹腔镜设备,但是与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腹腔镜设备不兼容,必须使用专门的气腹机,价格昂贵,不具备推广价值。而部分电凝器带有吸烟功能,但是吸烟和电凝不是同步进行的,不但吸烟效率低,气腹损失量大,而且吸烟和电凝分为两个动作,操作不方便。因此研究开发出了一种腹腔镜用同步吸烟钩状电凝器,专利号为ZL200720107198.9,腹腔镜用同步吸烟钩状电凝器由一次连接的电凝钩、绝缘管、金属吸引管、吸引管护套、电切按钮、电凝按钮、金属弹片、电路板、同步气阀、手柄、独立气阀、柔性螺纹管组成,电凝钩与金属吸引管相接,金属吸引管由绝缘管和护套包裹,金属吸引管与同步气阀前端相接,按钮与金属弹片相接,金属弹片安装在电路板的上面,同步气阀安装在手边内侧电路板的下面,同步气阀后端延伸至手柄尾侧与独立气阀相连,独立气阀与柔性螺纹管相接。但是该款电凝器的结构存在手术视野不够清晰,金属吸引管的内壁暴露在外面,偶发性金属吸引管内壁高频电弧泄漏导致产生烫伤患者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备同步吸烟功能的电凝器,主要解决电凝器的手术视野不够清晰、偶发性金属吸引管内壁高频电弧泄漏导致烫伤患者的安全隐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具备同步吸烟功能的电凝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凝钩、绝缘管一、金属吸引管、同步气阀、手柄、独立气阀、柔性螺纹管,所述绝缘管一套入电凝钩内,所述电凝钩的右端与金属吸引管焊接,所述金属吸引管的右端与同步气阀前端接口紧密连接,所述同步气阀安装在手柄内侧电路板下方,所述同步气阀包括阀芯、阀座和弹簧,所述阀芯与电路板接触,所述阀芯套于阀座内,所述弹簧连接阀芯和阀座,所述同步气阀后端接口延伸至手柄尾侧与独立气阀连接,所述独立气阀与柔性螺纹管连接,所述电凝钩包括电凝钩头和电凝钩主体,所述绝缘管一套入电凝钩主体上,还包括绝缘体和绝缘管二,所述绝缘体前端套入绝缘管一上,所述绝缘体后端与金属吸引管卡接,所述绝缘体包括绝缘套管和绝缘锥体,所述绝缘锥体包括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上端部设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套入绝缘管一外周,所述下端部设有斜口,所述斜口的右端设有吸引口,所述绝缘套管与金属吸引管卡接,所述绝缘管二左端套入绝缘套管,所述绝缘管二右端套入金属吸引管。通过设置绝缘体,绝缘体一端套入绝缘管一上,另一端与金属吸引管卡接,绝缘管二分别套入绝缘体和金属吸引管上,这样将金属吸引管的内壁和外壁均包裹起来,不会暴露在外面,避免了金属吸引管内壁高频电弧泄漏导致产生烫伤患者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性能;同时在绝缘体上设有斜口,斜口一端设置吸引口,增大了手术时的视野,提高手术时的清晰度。作为优选,所述电凝钩为“L”字形。这样绝缘管一将电凝钩主体全部包裹起来,不外漏,避免有电弧产生。作为优选,所述绝缘体为锥度绝缘体。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套管的右端设有卡口,所述金属吸引管与卡口卡接,所述绝缘体右端外径大于绝缘套管外径。绝缘套管与金属吸引管卡接后,绝缘管二一端套入金属吸引管,另一端套入绝缘套管,绝缘体右端外径大于绝缘套管外径,这样在绝缘管二套入绝缘套管后,绝缘体右端外径与绝缘套管二外径相匹配,不会出现凸出现象,也有利于绝缘管二套入绝缘套管并对绝缘管二进行限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绝缘体,绝缘体一端套入绝缘管一上,另一端与金属吸引管卡接,绝缘管二分别套入绝缘体和金属吸引管上,这样将金属吸引管的内壁和外壁均包裹起来,不会暴露在外面,避免了金属吸引管内壁高频电弧泄漏导致产生烫伤患者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性能;同时在绝缘体上设有斜口,斜口一端设置吸引口,增大了手术时的视野,提高手术时的清晰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绝缘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绝缘体的右视图。图中:1-电凝钩、2-绝缘管一、3-绝缘体、4-金属吸引管、5-绝缘管二、6-吸引管护套、7-电凝按钮、8-同步气阀、9-手柄、10-独立气阀、11-电凝钩头、12-电凝钩主体、20-柔性螺纹管、31-绝缘套管、32-绝缘椎体、81-阀芯、82-阀座、83-弹簧、91-电路板、92-接触片、311-卡口、321-上端部、322-下端部、3211-连接通道、3221-斜口、3222-吸引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具备同步吸烟功能的电凝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凝钩1、绝缘管一2、绝缘体3、金属吸引管4、绝缘管二5、吸引管护套6、电凝按钮7、同步气阀8、手柄9、独立气阀10、柔性螺纹管20,所述绝缘管一2为铁氟龙绝缘管,具有非常好的介电常数,高绝缘性,显著的热稳定性,所述电凝钩1为“L”字形,所述电凝钩1包括电凝钩头11和电凝钩主体12,所述绝缘管一2套入电凝钩主体12上,所述金属吸引管4与电凝钩主体12之间采用绝缘体3连接,所述绝缘体3为锥度绝缘体,所述绝缘体3前端套入绝缘管一2上,所述绝缘体3后端与金属吸引管4卡接,所述绝缘体3包括绝缘套管31和绝缘椎体32,所述绝缘椎体32包括上端部321和下端部322,所述上端部321设有连接通道3211,所述连接通道3211套入绝缘管一2外周,所述下端部322设有斜口3221,所述斜口3221的右端设有吸引口3222,所述绝缘套管31的右端设有卡口311,所述金属吸引管4与卡口311卡接,将绝缘椎体32右端外径设置为大于绝缘套管31外径,这样在绝缘管二5套入绝缘套管31后其绝缘管二5外径与绝缘椎体32外径相匹配,避免出现凸出的情形,也有利于绝缘管二5套入绝缘套管31并对绝缘管二5进行限位,所述绝缘管二5右端套入金属吸引管4,所述吸引管护套6套入绝缘管二5右端,所述电凝钩主体12的右端与金属吸引管4焊接,所述金属吸引管4的右端与同步气阀8前端接口紧密连接,所述同步气阀8安装在手柄9内侧电路板91下方,所述电路板91上方设有接触片92,所述同步气阀8包括阀芯81、阀座82和弹簧83,所述阀芯81与电路板91接触,所述阀芯81套于阀座8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同步吸烟功能的电凝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凝钩、绝缘管一、金属吸引管、同步气阀、手柄、独立气阀、柔性螺纹管,所述绝缘管一套入电凝钩内,所述电凝钩的右端与金属吸引管焊接,所述金属吸引管的右端与同步气阀前端接口紧密连接,所述同步气阀安装在手柄内侧电路板下方,所述同步气阀包括阀芯、阀座和弹簧,所述阀芯与电路板接触,所述阀芯套于阀座内,所述弹簧连接阀芯和阀座,所述同步气阀后端接口延伸至手柄尾侧与独立气阀连接,所述独立气阀与柔性螺纹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凝钩包括电凝钩头和电凝钩主体,所述绝缘管一套入电凝钩主体上,还包括绝缘体和绝缘管二,所述绝缘体前端套入绝缘管一上,所述绝缘体后端与金属吸引管卡接,所述绝缘体包括绝缘套管和绝缘锥体,所述绝缘锥体包括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上端部设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套入绝缘管一外周,所述下端部设有斜口,所述斜口的右端设有吸引口,所述绝缘套管与金属吸引管卡接,所述绝缘管二左端套入绝缘套管,所述绝缘管二右端套入金属吸引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同步吸烟功能的电凝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凝钩、绝缘管一、金属吸引管、同步气阀、手柄、独立气阀、柔性螺纹管,所述绝缘管一套入电凝钩内,所述电凝钩的右端与金属吸引管焊接,所述金属吸引管的右端与同步气阀前端接口紧密连接,所述同步气阀安装在手柄内侧电路板下方,所述同步气阀包括阀芯、阀座和弹簧,所述阀芯与电路板接触,所述阀芯套于阀座内,所述弹簧连接阀芯和阀座,所述同步气阀后端接口延伸至手柄尾侧与独立气阀连接,所述独立气阀与柔性螺纹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凝钩包括电凝钩头和电凝钩主体,所述绝缘管一套入电凝钩主体上,还包括绝缘体和绝缘管二,所述绝缘体前端套入绝缘管一上,所述绝缘体后端与金属吸引管卡接,所述绝缘体包括绝缘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靖平黄迪宇
申请(专利权)人:侯靖平黄迪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