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形消融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261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弧形消融针,包括手柄(1),手柄(1)上设有针体(2),针体(2)上设有消融端(3)消融端(3)的前端尖锐,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2)靠近消融端(3)的一侧设有弧形的弯曲部(4);所述弯曲部(4)为圆弧形,弯曲部(4)的轴线半径大于5mm;所述针体(2)经弯曲部(4)而形成的夹角(A)为10‑35°。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特殊形态肿瘤进行消融处理具有手术效果较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弧形消融针
本技术属于对隔顶部或胆囊或肝脏部位的特殊形态肿瘤进行经皮消融的射频消融针或微波消融针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弧形的消融针。
技术介绍
特殊形态肿瘤是指剖面上具有长轴和短轴的肿瘤,常见的如旋转椭圆体形的肿瘤,位于隔顶部、胆囊或肝脏部位(简称特殊部位)的特殊形态肿瘤常用消融针进行经皮消融(经皮消融指将消融针直接穿刺过皮肤对肿瘤进行消融),可选的消融针包括射频消融针和微波消融针,消融针的结构均包括手柄,手柄上设有针体,针体上设有消融端,消融端的前端尖锐,消融端的消融范围为旋转椭圆体形。医生使用消融针时,需要手持手柄将消融端进针至特殊形态肿瘤内,由于针体为直线型,消融针的进针方向难以调节,导致进针时可能难以避开特殊部位处的器官,比如对隔顶部的特殊形态肿瘤进行消融处理时,消融针进针肯定经过肺部,会对胸部器官造成创伤,进针时只能将从器官中刺过,在消融针撤针后,肿瘤细胞可能会沿进针路径扩散到器官上,手术效果可能较差。为特殊形态肿瘤的处理效果,最理想的状态是使消融端处于特殊形态肿瘤的长轴上,使消融端的消融范围覆盖整个特殊形态肿瘤,最大限度的使特殊形态肿瘤消融干净,但是同样由于针体的直线形形态,术者难以在进针后调整进针方向,消融端有时无法绕过或者不能刺过的如血管、肋骨等不能刺破的结构与特殊形态肿瘤同轴,消融端的消融范围不能覆盖整个特殊形态肿瘤,只能进行多次进针,会给病患带来较多的穿刺创伤,手术效果较差。因此,使用现有消融针对特殊形态肿瘤进行消融处理,存在手术效果较差或可能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弧形消融针。使用本技术对特殊形态肿瘤进行消融处理具有手术效果较好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弧形消融针,包括手柄,手柄上设有针体,针体上设有消融端消融端的前端尖锐,所述针体前侧设有弧形的弯曲部。前述的弧形消融针中,所述弯曲部为圆弧形,弯曲部的轴线半径为大于5mm。前述的弧形消融针中,所述针体经弯曲部而形成的夹角为10-35°前述的的弧形消融针中,所述手柄上设有突出的台阶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是在现有消融针的基础上做改进,通过在针体上设置弯曲部,使消融针的进针方向比较容易调节,便于术者调整进针方向,使得消融端进针时容易避开特殊部位处的器官,比如对隔顶部的特殊形态肿瘤进行消融处理时,消融针进针不需经过肺部,不会对胸部器官造成创伤,在消融针撤针后,肿瘤细胞不会沿进针路径扩散到器官上,手术效果较好。由于本技术的进针方向易于调节,消融端可绕过如血管等不能刺破的组织与特殊形态肿瘤同轴,消融端的消融范围能覆盖整个特殊形态肿瘤,一次进针就能消除肿瘤,进针所留穿刺创伤小,手术效果较好。因此,使用本技术对特殊形态肿瘤进行消融处理具有手术效果较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对隔顶部的其中一种特殊形态肿瘤进行消融处理时的示意图。图3是对肝脏包膜下的其中一种特殊形态肿瘤进行消融处理时的示意图。图4是对血管或胆管包绕处的其中一种特殊形态肿瘤进行消融处理时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手柄,2-针体,3-消融端,4-弯曲部,5-台阶部,6-膈肌,7-肋骨,8-肝包膜,9-血管或胆管,10-特殊形态肿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一种弧形消融针,如图1所示,包括手柄1,手柄1上设有针体2,针体2上设有消融端3消融端3的前端尖锐,所述针体2前侧设有弧形的弯曲部4,所述针体2前侧是指针体2靠近消融端3的一侧。所述弯曲部4为圆弧形,弯曲部4的轴线半径为10mm。所述针体2经弯曲部4而形成的夹角A为10、15、20、25、30或35°。所述手柄1上设有突出的台阶部5,台阶部5与消融端3位于手柄1的同侧。临床案例1。如图2所示,对位于隔顶部的其中一种特殊形态肿瘤进行消融处理时,如采用现有消融针,现有消融针的消融端虽然能刺入到特殊形态肿瘤中,但是难以做到使消融端处于特殊形态肿瘤的长轴上,无法一次进针消融特殊形态肿瘤,只能选择多次进针消融,对患者的损伤大,手术效果不好,而且会增加患者费用。本技术通过弯曲部4使消融端3的角度发生变化,针体2和消融端3之间具备一定夹角,可使消融端处于特殊形态肿瘤的长轴上,一次进针可消融特殊形态肿瘤,手术效果较好,而且不会增加患者费用临床案例2。如图3所示,对位于肝脏包膜下的其中一种特殊形态肿瘤进行消融处理时,如采用现有消融针,进针时无法同时避开肋骨和肺部直达特殊形态肿瘤,会在病患的肺部留下穿刺创伤,肿瘤细胞会沿进针路径扩散到肺部,手术效果较差。本技术通过弯曲部4使消融端3的角度发生变化,针体2和消融端3之间具备一定夹角,进针时可同时避开肋骨和肺部直达特殊形态肿瘤,不在病患的肺部留下穿刺创伤,肿瘤细胞不会沿进针路径扩散到肺部,虽然不能使消融端处于特殊形态肿瘤的长轴上,不能一次消融完特殊形态肿瘤,但是通过多次进针还是能完成消融,手术的效果相比之下还是会有较多提高。临床案例3。如图3所示,对位于血管或胆管包绕的其中一种特殊形态肿瘤进行消融处理时,如采用现有消融针,没有进针路径,无法对特殊形态肿瘤进行消融处理。采用本技术时,可绕过血管或胆管,在其缝隙间进针,可对特殊形态肿瘤进行消融处理。在以上临床案例中,术者可通过台阶5在手柄1上的朝向判定消融端3在针体2的具体方向侧,便于术者对进针方向的把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申请人还发现,由于现有消融针的进针方向难以调节,术者只能选择特定的穿刺点进行进针,穿刺点的选择余地较小,极有可能导致术者的操作视野狭小,不利于术者对操作过程的实施把控。而本技术由于消融针的进针方向容易调节,术者能选择进针的穿刺点较多,术者可选择操作视野较宽的穿刺点进行穿刺,利于术者对操作过程的实施把控。使用本技术对特殊形态肿瘤进行消融处理具有手术效果较好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弧形消融针,包括手柄(1),手柄(1)上设有针体(2),针体(2)上设有消融端(3)消融端(3)的前端尖锐,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2)前侧设有弧形的弯曲部(4);所述针体(2)经弯曲部(4)而形成的夹角(A)为10-3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弧形消融针,包括手柄(1),手柄(1)上设有针体(2),针体(2)上设有消融端(3)消融端(3)的前端尖锐,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2)前侧设有弧形的弯曲部(4);所述针体(2)经弯曲部(4)而形成的夹角(A)为10-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斌孙希希曹南刘德林洪霞茅维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西溪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