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莓果酒香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2201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蓝莓果酒香精,按照质量浓度包括以下组分:丁酸乙酯0.3~0.5%,乙酸异戊酯0.1~0.15%,苯甲酸甲酯0.1~0.15%,己酸乙酯0.4~0.6%,辛酸乙酯0.15~0.25%,桉叶油素0.02~0.08%,芳樟醇0.2~0.5%,α‑松油醇0.4~0.8%,桃金娘烯醇0.1~0.3%,E‑香芹醇0.1~0.3%,β‑香茅醇0.1~0.2%,丁子香酚0.05~0.15%,溶剂补足余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香精具新鲜蓝莓果酒的风味,在常温下香气稳定,能用于蓝莓果酒增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莓果酒香精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添加剂
,具体涉及一种蓝莓果酒香精。
技术介绍
近年来,物质的分离技术、精制方法和仪器分析检测能力的惊人进步,加快了香料工业的发展速度。香精香料行业是一个发展前景广阔的行业,国内很多企业都致力于食品、烟草和日用化妆品等香精香料的研制。目前香精香料的市场前景非常可观。食用香精在食品中起着重要作用,如稳定香气、补充香气以及赋予食品特有的香气、矫正食品令人难以接受的香气、替代成本较高的天然香精香料,是食品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般在饮料、糖果、饼干以及肉类食品中都有所添加。香料分为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目前的实际生产中,合成香料的使用越来越多。合成香料的配方一部分是调香师根据经验,不断调整配方得到的。一部分是从天然香料中提取分离后,经过结构鉴定,再用人工方法合成和仿制的,它们有的是天然香料中的主体香,有的是微量呈香成分。后者通过模拟天然香料中关键香气物质的比例,使香料的香味更加和谐,更接近天然香料的味道。目前市面上的蓝莓香精大多模拟的是蓝莓水果的风味,且香气不自然。蓝莓属于小浆果,不耐储运,除了一部分鲜食以外,大部分会加工成为各种食品。蓝莓果酒是蓝莓重要的一种加工产品,可以极大的增加蓝莓的附加值。但是目前市面上的蓝莓果酒普遍存在香气微弱,香气品质参差不齐,甚至有异味等问题,可能是由果实品质,发酵管理,生产包装等过程中诸多因素导致的。目前生产中也有使用将蓝莓原材料进行蒸馏,收集蒸馏出来的香气组分,再重新添加到蓝莓酒中,但是成本很高,费时费力。其实这种香气方面的缺陷可以简单的通过添加食用香精来矫正,且更容易保证产品香气的一致性。但是目前市面上没有蓝莓果酒的香精配方。如果简单添加蓝莓果味香精,会使蓝莓酒的气味变得更类似于果汁而非果酒,影响消费者的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蓝莓果酒香精,该香精为水溶性香精,能用于蓝莓果酒增香,或者其他一些需要此风味,但是不需要加热的产品或加香时温度不高的产品。本专利技术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蓝莓果酒香精,按照质量浓度包括以下组分:丁酸乙酯0.3~0.5%,乙酸异戊酯0.1~0.15%,苯甲酸甲酯0.1~0.15%,己酸乙酯0.4~0.6%,辛酸乙酯0.15~0.25%,桉叶油素0.02~0.08%,芳樟醇0.2~0.5%,α-松油醇0.4~0.8%,桃金娘烯醇0.1~0.3%,E-香芹醇0.1~0.3%,β-香茅醇0.1~0.2%,丁子香酚0.05~0.15%,溶剂补足余量。优选的,所述的香精按照质量浓度包括以下组分:丁酸乙酯0.4%,乙酸异戊酯0.1%,苯甲酸甲酯0.1%,己酸乙酯0.5%,辛酸乙酯0.2%,桉叶油素0.05%,芳樟醇0.3%,α-松油醇0.6%,桃金娘烯醇0.2%,E-香芹醇0.2%,β-香茅醇0.15%,丁子香酚0.1%,溶剂补足余量。所述的溶剂选自乙醇或丙二醇,优选为乙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香精各组分的香气活度值均大于1,该蓝莓果酒香精配方具新鲜蓝莓果酒的风味。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香精按照质量分数添加量不超过0.5%。香精都具有挥发性,应尽可能在加热后冷却时或在加工处理的后期添加,以减少挥发损失;食品暴露在开放系统中香味容易挥发损失,添加香精后,食品不宜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如果用于制作非发酵的纯调配的蓝莓酒饮料,则需要额外添加乙醇以增加酒香。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蓝莓味香精通过将各原料混合即可,原料均为食品级,按照奔赴买那个配方,各种香基的纯度需要在90%以上,如果纯度不够需要根据实际浓度折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蓝莓果酒香精根据优质蓝莓酒的天然香气组分调配而成,具有新鲜蓝莓果酒的风味,添加有这种蓝莓果酒香精的果酒的果味感强,并具有新鲜的口感。本专利技术的蓝莓果酒香精制作方法简单,原材料容易获得。避免了使用蓝莓精油、蓝莓提取物等容易有批次间香气差异的原材料,使配方的整体效果更为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香精在18℃条件下随时间的稳定性;图2是本专利技术香精在37℃条件下随时间的稳定性;图3是本专利技术蓝莓酒香气提取物与蓝莓香精进行感官分析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蓝莓果酒香精与饮料用蓝莓香精对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用于果酒的蓝莓味香精,按照质量浓度包括以下组分:丁酸乙酯0.4%,乙酸异戊酯0.1%,苯甲酸甲酯0.1%,己酸乙酯0.5%,辛酸乙酯0.2%,桉叶油素0.05%,芳樟醇0.3%,α-松油醇0.6%,桃金娘烯醇0.2%,E-香芹醇0.2%,β-香茅醇0.15%,丁子香酚0.1%,乙醇97.1%。实施例2一种蓝莓果酒香精,按照质量浓度包括以下组分:丁酸乙酯0.3%,乙酸异戊酯0.1%,苯甲酸甲酯0.1%,己酸乙酯0.4%,辛酸乙酯0.15%,桉叶油素0.02%,芳樟醇0.2%,α-松油醇0.4%,桃金娘烯醇0.1%,E-香芹醇0.1%,β-香茅醇0.1%,丁子香酚0.05%,乙醇97.98%。实施例3一种蓝莓果酒香精,按照质量浓度包括以下组分:丁酸乙酯0.5%,乙酸异戊酯0.15%,苯甲酸甲酯0.15%,己酸乙酯0.6%,辛酸乙酯0.25%,桉叶油素0.08%,芳樟醇0.5%,α-松油醇0.8%,桃金娘烯醇0.3%,E-香芹醇0.3%,β-香茅醇0.2%,丁子香酚0.15%,丙二醇96.02%。实施例4蓝莓果酒香精的稳定性对蓝莓果酒香精的香味进行感官属性定性、定量分析,把该蓝莓果酒香精的感官复合属性分解为若干因子。专家评价小组由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的老师和学生构成(8人,3男5女,均接受过感官培训)。用感官因子法分析出蓝莓果酒香精的风味特征因子:果香、花香、薄荷味、柑橘香、酒香、香辛料。确定风味属性因子后,以0到10分为标尺(0表示无,10分表示最强),通过专家小组评鉴,将蓝莓果酒香精的感官属性各因子做定量分析。样品制备。取10公斤纯净水,香精添加量为0.8g/Kg,制作30瓶样品,每组10瓶分别放置在4℃冰箱、18℃(模拟蓝莓果酒的适饮温度)、37℃(模拟比较炎热的天气)三个温度条件进行保温,分别在0天、3天、6天、9天、12天、15天、23天及30天品尝并打分。冰箱放置的样品被近似地认为是新鲜的标准样品,每次品尝均作为标样,通过品评检验经保温实验后样品的变化程度。8人专家小组参与每次的品评和讨论。每次的品评都是专家组成员各自先对各感官因子进行打分,再讨论达成共识,确定该次品评的分值。表1标准品分值果香花香薄荷味柑橘香酒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蓝莓果酒香精,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浓度包括以下组分:丁酸乙酯0.3~0.5%,乙酸异戊酯0.1~0.15%,苯甲酸甲酯0.1~0.15%,己酸乙酯0.4~0.6%,辛酸乙酯0.15~0.25%,桉叶油素0.02~0.08%,芳樟醇0.2~0.5%,α-松油醇0.4~0.8%,桃金娘烯醇0.1~0.3%,E-香芹醇0.1~0.3%,β-香茅醇0.1~0.2%,丁子香酚0.05~0.15%,溶剂补足余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莓果酒香精,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浓度包括以下组分:丁酸乙酯0.3~0.5%,乙酸异戊酯0.1~0.15%,苯甲酸甲酯0.1~0.15%,己酸乙酯0.4~0.6%,辛酸乙酯0.15~0.25%,桉叶油素0.02~0.08%,芳樟醇0.2~0.5%,α-松油醇0.4~0.8%,桃金娘烯醇0.1~0.3%,E-香芹醇0.1~0.3%,β-香茅醇0.1~0.2%,丁子香酚0.05~0.15%,溶剂补足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莓果酒香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香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方刘方恬范刚谢定源潘思轶徐晓云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