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胶线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电线
,具体的说是一种硅胶线。
技术介绍
硅胶线为采用硅橡胶制备外层的一种电线,由于其具备有益的耐高温性和耐低温性,被广泛应用于照明灯具、家用电器、电热电器、仪表仪器、电机引接线及电子、灯具、染具等高温线环;发热线为电热线又名发热线,顾名思义,其通电后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发热的导线,根据导体分主要有镍铬合金丝、康铜丝、碳纤维等,现有的发热线其外皮多为漆包电阻线,在使用时极易发生外皮因折叠破裂等现象,同时现有的发热线在进行发热作业时,由于电线外皮的阻碍使线芯发热源中热量扩散至外界的过程中受到阻碍,导致发热效率慢且热损失较多。中国专利发布的一种硅胶电热线,专利号:2008201191487,包括电热丝,所述的电热丝以螺旋形卷装在以由玻璃丝线捻成的芯线上,在电热丝和玻璃丝线捻成的外壁包覆有硅胶层,由于该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电热丝均匀缠绕在玻璃纤维丝线上,所以比直线式电热丝柔性好、不易折断导热既均匀又快,但该专利技术直接使用硅胶层对发热丝进行包覆,导热性能不强,电热丝产生的热量向外界传递较慢。r>鉴于此,本公司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胶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线包括外皮;所述外皮由以下原料制成:/n二甲基硅氧烷30~35重量份、乙烯基硅氧烷2~4重量份、二甲基硅油4~6重量份、聚酰胺树脂5~6重量份、硅烷偶联剂0.5~0.8重量份、硬质酸锌0.2~0.3重量份、白炭黑0.8~1重量份、氢氧化钾0.1~0.6重量份、纳米氧化铝1.2~1.5重量份;/n该硅胶线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将二甲基硅氧烷通入真空反应釜中在真空环境下进行加热脱水,待脱水完成后,将二甲基硅氧烷升温至140℃,向反应釜中依次添加添加乙烯基硅氧烷、二甲基硅油、硅烷偶联剂和硬脂酸锌,进行聚合反应;/nS2:聚合反应完成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胶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线包括外皮;所述外皮由以下原料制成:
二甲基硅氧烷30~35重量份、乙烯基硅氧烷2~4重量份、二甲基硅油4~6重量份、聚酰胺树脂5~6重量份、硅烷偶联剂0.5~0.8重量份、硬质酸锌0.2~0.3重量份、白炭黑0.8~1重量份、氢氧化钾0.1~0.6重量份、纳米氧化铝1.2~1.5重量份;
该硅胶线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二甲基硅氧烷通入真空反应釜中在真空环境下进行加热脱水,待脱水完成后,将二甲基硅氧烷升温至140℃,向反应釜中依次添加添加乙烯基硅氧烷、二甲基硅油、硅烷偶联剂和硬脂酸锌,进行聚合反应;
S2:聚合反应完成后将反应釜中混合物进行静置0.5~1h得到胶体,将胶体进行预热至50~70℃后通入脱低分子器中,控制脱低分子器中温度以0.3~0.5℃/s的速率持续升温至120~140℃,脱低完成后制得甲基乙烯基硅氧烷胶体;
S3:将甲基乙烯基硅氧烷胶体与聚酰胺树脂、硅烷偶联剂通入反应釜中,控制反应前、中、后温度处于80~90℃、110~120℃、130~140℃,搅拌混合完毕后静置0.5~1h,在静置时控制反应釜内温度持续保温;
S4:将白炭黑、碳纤维、氢氧化钾和纳米氧化铝的混合物通入行星球磨中,进行继续碾磨,碾磨完成后通入过滤筛中,控制过滤筛目数为600~800目,将混合过滤后的粉末状混合物通入S3中保温静置的反应釜内,持续搅拌后,制得改性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S5:将改性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与线芯(2)一同通入浇塑机中,进行浇塑、浇塑完成后将改性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线胚体通入硫化管中进行硫化处理,从而制得改性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