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升龙专利>正文

废热回收用热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189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关废热回收用热交换装置技术,它包括供应和排放从外部流入的低温水所需的规定形状的流入端及流出端通水单元,以及为了流通低温水而设置在流入端及流出端通水单元之间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热交换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流入端及流出端通水单元和热交换管,使温度较低的低温水与废温水进行热交换,且因采用了简化构成配件的简单结构,不受设置空间的影响,可任意设置,有效提高了低温水的温度。(*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废热回收用热交换技术,.特别是一种废热回收用热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人们为了利用从染色工厂、食品或化学工厂排放的废温水取得温水,或为了利用地下水中含有的热能取得温水而开发出废热回收用热交换装置,有效地利用了该热交换装置。有关废热回收用热交换装置的国内技术专利第256619号(于2001.11.26注册)的内容为“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利用废水热交换方式的废水热回收器的技术,其结构如下堆层设置主体内部设有落水孔的清水导入管;在中间弯弯曲曲地设置废水通道;在清水导入管两侧设置隔板,使废水通道相互连接;在隔板外侧设置清水引导板,使流入清水导入管的清水选择性地流动;在废水通道的上下部设置废水流入管和废水排管,在一侧清水引导板的上下部设置冷水流入管和温水排管,使含有热量的废水通过废水流入管流入废水通道,然后弯弯曲曲地向下循环,最后通过废水排管向外排放,同时通过冷水流入管流入的清水,接着通过清水导入管和清水引导板,弯弯曲曲地向上循环,在循环过程中被加热后,最后通过温水排管向外排放。”根据该专利技术专利,废水被供应至废水热回收器的上侧,然后通过废水通道,弯弯曲曲向下循环,而清水则从废水热回收器的下侧流入,然后通过清水导入管,弯弯曲曲地向上循环,在循环过程中与废水进行热交换,从废水中吸收温度。上述专利在设计过程中,在主体内部按一定间隔积层设置清水导入管,并在清水导入管之间设置废水通道,所以存在如下几点问题第一,由于在限定大小的主体内部,即内容积有限的空间内,使废水和清水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容量有限,很难取得所需量的温水;第二,废水在设置于主体内部清水导入管之间的废水通道内部流动,因此废水通道上有可能沉积异物,进而影响热交换功能;第三,整体结构复杂,增加了不少不必要的构成配件,所以设置费用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克服上述问题发生的新型废热回收用热交换装置,其利用流入端及流出端通水单元和热交换管,使温度较低的低温水与废温水进行热交换,且因采用了简化构成配件的简单结构,有效提高低温水的温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供应和排放从外部流入的低温水所需的规定形状的流入端及流出端通水单元10、20,以及为了流通低温水而设置在流入端及流出端通水单元10、20之间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热交换管30;上述结构中,流入端通水单元10呈圆柱体形状,内部设有所需直径的通水孔10a,并在一侧设置了引入口11,在另一侧,按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了引出口12,同时流出端通水单元20也呈圆柱体形状,内部设有所需直径的通水孔20a,在一侧设置引出口21,在另一侧,按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了引入口22;上述结构中,流入端通水单元10呈导管形状,内部设有一定长度的通水孔10a,一侧按长度方向设有引入口11,另一侧则以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了引出口12,同时流出端通水单元20呈导管形状,内部设有一定长度的通水孔20a,一侧按长度方向设有引出口21,另一侧则以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了引入口22;上述结构中,流入端通水单元10呈导管形状,内部设有一定长度的通水孔10a,其中一端按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引入口11,另一端则以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了引出口12,同时流出端通水单元20呈导管形状,内部设有一定长度的通水孔20a,一端按长度方向设有引出口21,另一端则以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了引入口22,并且流入端及流出端通水单元10、20垂直设置于其下部的四棱柱子40予以固定,而设置于流入端及流出端通水单元10、20之间的热交换管30,被卷在以两个为一组上下平行设置于四棱柱子40前后侧的前后侧固定架50上,并排固定;上述结构中,热交换管30利用不锈钢伸缩管A制作。综上所述,废热回收用热交换装置以利用热交换管连接流入端及流出端通水单元,使从外部流入的低温水进行热交换的简单结构,使低温水与废温水通过热交换管进行热交换,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温度,且不受内容积的限制,任意确保所需量的温水。另外,该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预防废温水中含有的异物沉积在废水通道上,降低热交换功能的缺点,还显著节约了设置费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废热回收用热交换装置示意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废热回收用热交换装置局部剖视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变形实例的废热回收用热交换装置剖视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废热回收用热交换装置主要部分的截面5和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废热回收用热交换装置实施状态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例的废热回收用热交换装置示意中主要部分符号说明1、废热回收用热交换装置 10、流入端通水单元 10a、通水孔11、引入口 12、引出口 20、流出端通水单元20a、通水孔 21、引出口 22、引入口30、热交换管 31、连接元件A、不锈钢伸缩管40、四棱柱子 50、前后侧固定架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废热回收用热交换装置1包括供应和排放从外部流入的低温水所需的规定形状的流入侧及流出端通水单元10、20,以及为了流通低温水而设置在流入端及流出端通水单元10、20之间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热交换管30。换而言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废热回收用热交换装置1结构简单,利用热交换管30连接流入端及流出端通水单元10、20,使从外部流入的低温水流通,同时促使内部的低温水通过热交换管30,与外部的废温水进行热交换,进而提高温度。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第一,可根据热交换管30的粗细度和长度,任意调整热交换容量,因此,不受内容积的影响,即可确保所需量的温水;第二,内部的低温水通过热交换管30,与外部的废温水进行热交换,将废温水中含有的异物沉积在流水通道降低热交换功能的缺点防忠于未然;第三,简化了整体结构,并减少了不必要的构成配件,从而降低了设置费用。流入端及流出端通水单元10、20供应和排放从外部流入的低温水。在本实例中,流入端通水单元10呈圆柱体形状,内部设有所需直径的通水孔10a,并在一侧设置了引入口11,在另一侧,按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了引出口12,同时流出端通水单元20也呈圆柱体形状,内部设有所需直径的通水孔20a,在一侧设置引出口21,在另一侧,按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了引入口22。其中,流入端通水单元10的主要作用是分配从外部流入的温度较低的低温水,使之流过热交换管30,而流出端通水单元20的作用是汇集流过热交换管30时温度上升的低温水,向外排放。如图3变形实例所示,流入端通水单元10呈导管形状,内部设有一定长度的通水孔10a,一侧按长度方向设有引入口11,另一侧则以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了引出口12,同时流出端通水单元20呈导管形状,内部设有一定长度的通水孔20a,一侧按长度方向设有引出口21,另一侧则以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了引入口22。另外,在流入端通水单元10的引入口11外侧,以螺丝接头2a连接低温水供应管2,在流出端通水单元20的引出口21外侧,以螺丝接头3a连接温水排管3。而热交换管30与流入端及流出端通水单元10、20相连,使流过热交换管内部的低温水与外部的废温水进行热交换。在该实例中,热交换管30的前端部基于外侧的连接元件31,被连接在流入端通水单元10的引出口12,末端部基于外侧的连接元件31被连接于流出端通水单元20的引入口22,使流过的低温水与废温水进行热交换。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热回收用热交换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供应和排放从外部流入的低温水所需的规定形状的流入端及流出端通水单元(10)、(20),以及为了流通低温水而设置在流入端及流出端通水单元(10)、(20)之间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热交换管(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升龙
申请(专利权)人:金升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