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颅中窝牵开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颅中窝牵开器。
技术介绍
颅中窝手术是从颅中窝进路到岩尖及内耳道切除前庭神经治疗眩晕、处理面神经迷路段病变和切除内耳道肿瘤等手术的适应征、方法和合并症。手术方法:病人仰卧全麻,自耳屏前向上沿耳轮脚前转向颞部作一略呈“7”字形切口,分离颞肌及颞筋膜,电钻切开3*4cm2方形颞骨瓣,将脑膜向内分离,并用传统的牵开器将脑膜及颞叶拉开。传统的颅中窝牵开器大都类似手术剪刀结构,仅在手术剪刀的刀刃位置处替换爪钩结构,且手持部之间通过齿结构进行限位固定。这种结构的传统牵开器仅能将颞叶拉开相对较狭小的空间,且通过齿结构的定位不能精密地控制颞叶拉开的距离,即无法精确控制手术操作空间;同时在需要进一步调整手术操作空间时,传统牵开器不具有防抖功能,且齿结构的打开和闭合容易产生都懂,再加上术者操作时手抖,即会对手术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颅中窝牵开器的结构无法精确调整手术操作空间的大小、重新调整手术操作空间容易产生抖动从而影响到手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颅中窝牵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端开口的支架;/n固定于所述支架开口位置处的第一牵开部;/n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架中且可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牵开部的第二牵开部;/n所述第一牵开部和所述第二牵开部上分别设有用于勾住颞叶并在所述第一牵开部和所述第二牵开部相对远离时拉开颞叶的第一抓部和第二抓部;/n通过第一锁定机构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牵开部上的用于剥离脑内组织的挡片;以及,/n穿过所述支架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二牵开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牵开部的第二锁定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颅中窝牵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端开口的支架;
固定于所述支架开口位置处的第一牵开部;
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架中且可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牵开部的第二牵开部;
所述第一牵开部和所述第二牵开部上分别设有用于勾住颞叶并在所述第一牵开部和所述第二牵开部相对远离时拉开颞叶的第一抓部和第二抓部;
通过第一锁定机构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牵开部上的用于剥离脑内组织的挡片;以及,
穿过所述支架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二牵开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牵开部的第二锁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中窝牵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牵开部包括两端固定于所述支架中的第一固定杆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上的至少一个第一抓部;
所述第二牵开部包括两端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架中的第二固定杆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抓部;
所述第一抓部和所述第二抓部的位置相对或交错;
所述支架在安装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位置处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二固定杆来回滑动的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颅中窝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固定块、贯穿且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块中的锁紧块以及在所述固定块外与所述锁紧块连接并控制所述锁紧块转动的第一手柄;所述固定块由竖板、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组成并形成截面呈C字型结构,所述第一横板、所述第二横板以及所述竖板之间的形成的空间限定出供所述第一固定杆放置的定位槽,所述第一横板和所述第二横板的相同位置处均贯穿地开设有供所述挡片穿过的挡片穿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颅中窝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块的表面在径向方向上贯通地切设有内凹的且轮廓呈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国栋,李菊敏,张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碧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