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食用菌的低碳复合型培养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156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食用菌的低碳复合型培养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食用菌残料20‑40份、糠醛渣25‑35份、米糠8‑12份、花生壳6‑10份、油菜子壳5‑10份、玉米芯碎渣5‑10份、植物残叶4‑8份、畜类粪便10‑20份、EM菌剂0.2‑0.5份、醋糟0.3‑0.6份、改良剂1.1‑1.5份、碳酸钙1.2‑1.6份、过磷酸钙1‑2份、石灰石1‑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谷壳类农作物废料进行膨化处理,对物质的含氮量进行了加富,替代了棉籽壳和部分麦麸,既节约了成本还不含毒素;同时,膨化谷壳的分散性好,作为培养料大大的提高了接种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添加了改良剂,其含有纳米玉石粉,有对人体有益的大量微量元素,通过食用菌吸收,经过食物链转化对人体有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食用菌的低碳复合型培养料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培养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食用菌的低碳复合型培养料。
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世界公认的健康食品,也是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蔬菜品种之一,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09年,我国食用菌总产量已经超过了1800万吨,栽培食用菌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广大农村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食用菌品种的栽培,都是以棉籽壳为主要原料,随着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发展,棉籽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棉籽壳是棉籽榨油的副产品,往往受棉花产量的影响,如果棉花不能丰收,棉籽壳的供需矛盾就更加突出,目前,棉籽壳的价格已经从2001年的1000元/吨涨到了1900元/吨,农民育菇的成本大大增加。现有技术中,栽培原料已经成为制约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寻找新的、廉价的替代原料,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提高育菇经济效益,将成为食用菌领域科技人员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食用菌的低碳复合型培养料,针对目前市场上的食用菌生产原料价格居高不下、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食用菌的低碳复合型培养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食用菌残料20-40份、糠醛渣25-35份、米糠8-12份、花生壳6-10份、油菜子壳5-10份、玉米芯碎渣5-10份、植物残叶4-8份、畜类粪便10-20份、EM菌剂0.2-0.5份、醋糟0.3-0.6份、改良剂1.1-1.5份、碳酸钙1.2-1.6份、过磷酸钙1-2份、石灰石1-2份;/n该用于食用菌的低碳复合型培养料由如下步骤制成:/n第一步、将糠醛渣、米糠、花生壳、油菜子壳、玉米芯碎渣、植物残叶、在60-70℃高温进行烘干至水分少于25%,然后送入双螺杆挤压膨化机中进行挤压膨化处理,得到膨化料;/n第二步、将畜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食用菌的低碳复合型培养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食用菌残料20-40份、糠醛渣25-35份、米糠8-12份、花生壳6-10份、油菜子壳5-10份、玉米芯碎渣5-10份、植物残叶4-8份、畜类粪便10-20份、EM菌剂0.2-0.5份、醋糟0.3-0.6份、改良剂1.1-1.5份、碳酸钙1.2-1.6份、过磷酸钙1-2份、石灰石1-2份;
该用于食用菌的低碳复合型培养料由如下步骤制成:
第一步、将糠醛渣、米糠、花生壳、油菜子壳、玉米芯碎渣、植物残叶、在60-70℃高温进行烘干至水分少于25%,然后送入双螺杆挤压膨化机中进行挤压膨化处理,得到膨化料;
第二步、将畜类粪便经过机械设备进行压片,形成薄片,在70-80℃高温进行烘干至水分少于20%;
第三步、向处理后的粪便中加入食用菌残料、第一步中得到的膨化料、再加入醋糟、EM菌剂、改良剂、碳酸钙、过磷酸钙、石灰石,经过室外建堆、翻堆;室外建堆、翻堆后,可以利用翻堆进行充分翻堆,洒水,使湿度达到55-60%,再将上述混合形成的食用菌培养料进室进行二次发酵2-3天,得到培养料混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德徐程建华何伟德赵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每日六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