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炭基复合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88156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炭基复合生物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生物炭20~60份、草木灰10‑30份、麦饭石粉8‑25份、沸石粉3‑15份、钾长石粉2‑8份、磷矿粉1‑6份、腐殖酸15‑45份、黄腐酸钾1‑10份、光合固氮复合菌1‑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炭基复合生物肥充分发挥了光合固氮复合菌、生物炭、草木灰、麦饭石粉、沸石粉、钾长石粉、磷矿粉、腐殖酸、黄腐酸钾各自的优势,不仅实现了土壤的有效改良和修复,提高作物产量,还有利于推动绿色低碳农业的发展。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炭基复合生物肥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便于批量化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炭基复合生物肥的应用,根据土壤的类型不同,将其和腐熟粪便、有机肥、矿渣、生物质热解残渣或农作物废弃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复配使用,发挥肥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炭基复合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炭基复合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矿物燃料燃烧、化学氮肥的生产和使用以及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等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的CO2和活性氮化合物激增,大气氮素沉降也呈迅猛增加的趋势,进而导致了土壤酸化和CO2排放量过多等问题。生物固氮主要由固氮微生物进行,但大多无机氮都不能被动、植物直接利用,只有铵盐和硝酸盐可被植物吸收利用,铵盐和硝酸盐的量有限,进而大大限制了植物的生长,导致作物减产。因此,需要为植物补充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氮、碳元素。目前,肥料主要有农家肥、化肥和功能肥料三种,农家肥无害化处理程度差,是植物病菌的传播源,进而导致作物减产;氮肥过量施入:微生物的氮素供应增加1份,相应消耗的碳素就增加25份,所消耗的碳素来源于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含量低,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导致土壤板结。磷肥过量施入:磷肥中的磷酸根离子与土壤中钙、镁等阳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磷酸盐,既浪费磷肥,又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致使土壤板结。钾肥过量施入:钾肥中的钾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炭基复合生物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生物炭20~60份、草木灰10-30份、麦饭石粉8-25份、沸石粉3-15份、钾长石粉2-8份、磷矿粉1-6份、腐殖酸15-45份、黄腐酸钾1-10份、光合固氮复合菌1-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炭基复合生物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生物炭20~60份、草木灰10-30份、麦饭石粉8-25份、沸石粉3-15份、钾长石粉2-8份、磷矿粉1-6份、腐殖酸15-45份、黄腐酸钾1-10份、光合固氮复合菌1-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炭基复合生物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生物炭25-55份、草木灰12-25份、麦饭石粉10-22份、沸石粉4-8份、钾长石粉3-6份、磷矿粉2-5份、腐殖酸20-45份、黄腐酸钾2-5份、光合固氮复合菌3-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炭基复合生物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合固氮复合菌由光合菌粉、固氮菌粉和复合芽孢杆菌粉组成,三种成分的重量比例为5: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炭基复合生物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合菌粉包括红螺菌、红微菌、红假单胞菌、蓝细菌、绿细菌、日光杆菌和红色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固氮菌粉包括根瘤菌、褐色球形自生固氮菌粉、棕色自生固氮菌粉、敏捷氮单胞菌、印度拜耶林克氏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复合芽孢杆菌粉包括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杄菌、地衣芽孢杄菌、巨大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固氮芽孢杆菌、球形芽孢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译辉孙义安刘宁申书金李晓香李玉玲李英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丰夷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