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透明度、高水位水体中沉水植物体系恢复构建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119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透明度、高水位水体中沉水植物体系恢复构建装置及方法,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它包括水上浮床,与水上浮床连接的水下沉水植物床,水上浮床上安装有风光互补发电装置以及与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电联的曝气控制装置,水下沉水植物床安装有水下照明装置以及与曝气控制装置连接的水下曝气装置;水下曝气装置包括设置于水下沉水植物床四周的曝气盘,以及用于连接曝气盘与曝气控制装置的导气管,水下照明装置与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电联,并设置于曝气盘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为沉水植物提供充足的光照和氧气,改善沉水植物的生存环境,提高沉水植物恢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透明度、高水位水体中沉水植物体系恢复构建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修复
,具体的说是一种应用于低透明度、高水位水体的沉水植物体系恢复构建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水体的水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水体的透明度,但它受悬浮物浓度、营养水平、浮游藻类、风浪与水深等因子的影响。水体富营养化会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下降,水体透明度下降,水质恶化,沉水植物逐渐消失,生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下降,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并且,受降雨导致从周边土壤输入或由风浪等扰动引起的大量悬浮颗粒物/胶体也会使水体透明度降低。目前提高水体透明度的方式主要通过先进行植物恢复,在慢慢改善水体环境,通过植物自身的生长代谢可大量吸收氮、磷等水中的营养物质、吸附悬浮颗粒物并抑制藻类生长。影响沉水植物恢复的因素较多,光照是其中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水体透明度严重下降,引起水下光照强度不足,光补偿深度小于沉水植物生长深度,限制沉水植物正常生长,甚至导致水生植物死亡消退。并且,若水位较深也会导致底部氧含量较少,这些都是水体生态恢复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透明度、高水位水体中沉水植物体系恢复构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上浮床(1),与水上浮床(1)连接的水下沉水植物床(2);/n所述水上浮床(1)安装有风光互补发电装置(1.2)以及与风光互补发电装置(1.1)电联的曝气控制装置(1.3);/n所述水下沉水植物床(2)上种植有沉水植物,并安装有水下照明装置(2.2)以及与曝气控制装置(1.3)连接的水下曝气装置;/n所述的水下曝气装置包括设置于水下沉水植物床(2)四周的曝气盘(2.4),以及用于连接曝气盘(2.4)与曝气控制装置(1.3)的导气管(2.3);/n所述水下照明装置(2.2)与风光互补发电装置(1.1)电联,并设置于曝气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透明度、高水位水体中沉水植物体系恢复构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上浮床(1),与水上浮床(1)连接的水下沉水植物床(2);
所述水上浮床(1)安装有风光互补发电装置(1.2)以及与风光互补发电装置(1.1)电联的曝气控制装置(1.3);
所述水下沉水植物床(2)上种植有沉水植物,并安装有水下照明装置(2.2)以及与曝气控制装置(1.3)连接的水下曝气装置;
所述的水下曝气装置包括设置于水下沉水植物床(2)四周的曝气盘(2.4),以及用于连接曝气盘(2.4)与曝气控制装置(1.3)的导气管(2.3);
所述水下照明装置(2.2)与风光互补发电装置(1.1)电联,并设置于曝气盘(2.4)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透明度、高水位水体中沉水植物体系恢复构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水下沉水植物床(2)相连接的水下定位装置;所述的水下定位装置为密度大于水的实心铁质沉子(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透明度、高水位水体中沉水植物体系恢复构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下沉水植物床(2)为一层或多层,根据水位深度确定,以2-2.5m的间隔设置一个水下沉水植物床(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低透明度、高水位水体中沉水植物体系恢复构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上浮床(1)还设置有蓄电池(1.3),所述的风光互补发电装置(1.1)用于向蓄电池(1.2)充电,所述的蓄电池(1.2)通过线路为曝气控制装置(1.3)、水下照明装置(2.2)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透明度、高水位水体中沉水植物体系恢复构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上浮床(1)还设置有智能控制装置(1.9),所述的智能控制装置(1.9)通过蓄电池(1.2)供电;
所述的智能控制装置(1.9)内部包括微处理器,以及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的无线收发模块;所述的微处理器通过数据线与控制曝气控制装置(1.3)以及水下照明装置(2.2)相连接;
所述无线收发模块通过无线信号与移动终端相连接;微处理器通过无线收发模块接受来自移动终端的信号,用以控制曝气控制装置(1.3)以及水下照明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明韩天伦韩巍刘菲菲邢立群刘茹仇洁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