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81190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体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方法,通过在目标水体中引入大型溞、狐尾藻和兔耳萍,同时在目标水体的周围土壤上种植翠芦莉进行水体修复净化。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枝角类生物和狐尾藻、兔耳萍、翠芦莉来综合净化、改善水体,更接近自然中的水生生态系统,实践性强,该复合型动植物联合修复模式,能够从水体和底泥中吸收TN、TP等营养物质,调节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速度,增加水体生物多样性,控制藻类过量爆发,改善水质,具有经济高效、美化景观等实用功能,是治理、调节和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体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体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多,藻类在其中大量繁殖导致水体含氧量下降,恶化水质使水中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水环境污染不仅危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更加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从20世纪开始至今,国内外对水体富营养化作出大量研究,其相应的水体修复对策及措施也在不断地完善与增加。目前除藻及水质净化的方法主要有四种:(1)物理净化法,主要包括人工增氧、底泥疏浚、引水稀释三种技术;(2)化学净化法,主要包括化学药剂除藻、絮凝沉淀、重金属固定三种技术,通常为混凝剂配合除藻剂使用,西玛三嗪、PAM、FeCl等为常用药剂;(3)生物净化法,主要包括微生物修复,建立人工湿地两种措施。(4)自然净化法,促使水体发挥其自净功能。以上方法均对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抑制效果。合理的修复技术能够调控水生生态结构,使水生生态系统恢复到健康、稳定的状态,维持水体环境的良性、可持续循环。但是上述方法都存在各自的缺陷,其中,物理净化法中的人工增氧需要设备维护且有效时间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体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目标水体中引入大型溞、狐尾藻和兔耳萍,在目标水体的周围土壤上种植翠芦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体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目标水体中引入大型溞、狐尾藻和兔耳萍,在目标水体的周围土壤上种植翠芦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狐尾藻、所述翠芦莉和所述兔耳萍预先在清水中培养4~7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每50L目标水体加入100~120只大型溞;种植2~4株翠芦莉,重量为40~50g;种植狐尾藻25~35g;种植兔耳萍12~20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型溞由以下步骤驯养得到:选取天然养殖池塘的大型溞原种,在18.5~20.5℃、全暗的条件下培养25~35天,培养用水为池塘水和超纯水的混合液体,喂食混合藻;培养后选取同一母溞繁殖三代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睿昕聂呈荣邓日烈田庆文刘颖圣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