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利杰专利>正文

一种除氧器用增效除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111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7
一种除氧器用增效除氧装置,属于火力发电领域,该增效除氧装置设置在除氧器的排水管上,包括布水箱,布水箱底部通过排水管Ⅱ与蓄水箱连通,布水箱顶部通过分布有雾化喷头的布水空心板与排水管Ⅰ连通,从而将排水管Ⅰ内的水呈雾状均匀喷洒在布水箱内,在布水箱内设置有分水器和喷气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增效除氧装置,其核心在于布水箱内分水板上的布水孔及每个布水孔内设置的喷气组件,喷气组件的特殊结构与布水孔的形状和结构相配合,从而在布水箱内形成对除氧水的多次加热除氧,从而提高了除氧效率和除氧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氧器用增效除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火力发电领域除氧水的生产,具体的说是一种除氧器用增效除氧装置。
技术介绍
除氧器是锅炉及供热系统关键设备之一,如除氧器除氧能力差,将对锅炉给水管道、省煤器和其它附属设备的腐蚀造成的严重损失,引起的经济损失将是除氧器造价的几十或几百倍。除氧器的主要作用:一是利用热力学原理使给水加热到饱和温度,除去给水中溶解气体,二是提高给水温度使机组热循环效率提高。目前大型机组配备的除氧器有喷雾淋盘式除氧器、旋膜式除氧器和无头除氧器等。不管哪种除氧器,其基本都是利用蒸汽进行加热除氧的,即使用蒸汽与除盐水通过不同方式接触加热,去除除盐水中的溶解氧,因此,蒸汽与除盐水的接触面和接触方式会直接影响除氧效率。除氧器的设计性能是在理想工况条件下获得的指标数据,但是在实际生产中,考虑到成本、时间、环境温度、配套的压力设备以及水质等因素的影响,很难达到设计的指标,比如,我公司的除氧器,在实际生产中,经过除氧器除氧后的溶解氧含量一般为40-60微克每升,远高于标准值7微克每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除氧器在实际生产中因为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其除氧效果远低于标准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氧器用增效除氧装置,该增效除氧装置在现有除氧器和蓄水箱之间加装增效除氧装置,不仅改造幅度小,而且大大增强了除氧效果,能够将除氧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降低至15微克每升以下。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除氧器用增效除氧装置,包括除氧器,且经除氧器除氧后的水通过排水管Ⅰ进入到蓄水箱内,所述增效除氧装置设置在排水管上,包括布水箱,布水箱底部通过排水管Ⅱ与蓄水箱连通,布水箱顶部通过分布有雾化喷头的布水空心板与排水管Ⅰ连通,从而将排水管Ⅰ内的水呈雾状均匀喷洒在布水箱内,在布水箱内设置有分水器,该分水器包括水平设置的分水板,且该分水板将布水箱内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在分水板上分布有若干连通上腔室和下腔室用于导水的布水孔,每个布水孔的断面均为双曲线形状,在每个布水孔的底部设置有环绕布水孔的倒圆台状的集气罩,且集气罩与布水孔的下部配合形成聚气腔,在聚气腔内设置有喷气组件,所述喷气组件包括第一喷气盘和通过连接杆设置在第一喷气盘上的第二喷气盘,其中,第一喷气盘将聚气腔底部的开口遮挡,并在两者间留有缝隙,环绕第一喷气盘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向上倾斜的第一喷气孔,以使第一喷气孔喷出的蒸汽倾斜向上喷射到集气罩表面,并依次经集气罩表面和布水孔底部内壁反弹后在聚气腔的顶部中心碰撞汇聚,形成沿布水孔向上的半环形蒸汽流,从而对进入布水孔内的除氧水进行一次加热;所述第一喷气盘上的第一喷气孔均由第一蒸汽进管供给水蒸气,第一蒸汽进管与锥形换热管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锥形换热管为一根空心铜管呈螺旋排布形成的底部直径大于顶部直径的锥形盘管,且锥形盘管的表面上空心铜管之间形成螺旋的旋线,所述的锥形换热管的顶部处于聚气腔底部的开口内,以使进入布水孔的除氧水通过开口落到锥形换热管的表面,并在沿锥形换热管外壁向下流动过程中与锥形换热管内的蒸汽进行二次换热;所述锥形换热管的底部设置有向其内送入蒸汽的第一蒸汽注入管;所述第二喷气盘为伸入到布水孔中部狭窄处的圆锥件,环绕第二喷气盘分布有倾斜向上的第二喷气孔,以使第二喷气孔喷出的蒸汽倾斜吹到布水孔的中部内壁上,形成对聚气腔的“气封”的同时,在布水孔中部狭窄处形成低压区,以促使聚气腔内的蒸汽沿布水孔向上喷射,进而与布水孔的除氧水接触加热;所述第二喷气孔由第二蒸汽注入管向其注入蒸汽。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布水箱的下腔室内设置有一排由第一蒸汽总管统一供给蒸汽的第二蒸汽支管,且相邻两根第二蒸汽支管的间隙下方设置有一根第一蒸汽支管,所有的第一蒸汽支管均由第二蒸汽总管统一供给蒸汽;所述分水板上的布水孔呈排状均匀分布,且每一排布水孔对应一条第二蒸汽支管和第一蒸汽支管,以使该排任意一个布水孔下方的第一蒸汽注入管与第一蒸汽支管连通,第二蒸汽注入管与第二蒸汽支管连通;所述第一蒸汽注入管和第二蒸汽注入管形成除氧水第三换热区,第二蒸汽支管和第一蒸汽支管形成除氧水第四换热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布水孔包括上部的外扩迎水区、中部的狭窄区和底部的外扩散水区,从而使除氧水在经过狭窄区时被蒸汽由下自上吹扫,并贴着外扩散水区的侧壁分散向下,提高了加热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狭窄区的最窄处直径为0.5-1.5cm,外扩迎水区顶部最大直径处大于外扩散水区底部的最大直径处,且外扩迎水区顶部最大直径为布水孔深度的0.8-1.2倍,外扩散水区底部最大直径为布水孔深度的0.4-0.6倍。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连接杆上固定有第三喷气盘,环绕第三喷气盘的侧面倾斜设置有第三喷气孔,以使第三喷气孔喷出的蒸汽倾斜撞击到布水孔下部的内壁上后反弹向上;所述第三喷气孔也由第二蒸汽注入管向其注入蒸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第二喷气盘的锥底中心处具有圆锥状凹坑,以在第二喷气盘的底部形成环形的翼片;将第三喷气盘上的第三喷气孔喷出的蒸汽与布水孔下部侧壁的接触点定义为蒸汽拐点,将蒸汽拐点处的切线方向定义为基准线,将第三喷气孔与蒸汽拐点的连线定义为射线A,将圆锥状凹坑顶点与蒸汽拐点的连线定义为射线B,所述射线A与基准线的夹角为锐角,且大于射线B与基准线的夹角,同时,射线B与垂直方向的夹角小于圆锥状凹坑侧壁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从而使第三喷气孔喷出的蒸汽流在遇到布水孔下部内壁反弹后,一部分蒸汽流能够借助该圆锥状凹坑形成在聚气腔内的环流。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第二蒸汽注入管内的蒸汽压力大于第一蒸汽注入管内的蒸汽压力。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锥形换热管设置在金属网板上,该金属网板为边缘固定在布水箱内壁上的金属板,且金属板上密布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透水孔形成的网状板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第二喷气盘的锥顶上连接有1-4条拨杆,所述的拨杆的底部铰接在第二喷气盘顶部,顶端延伸至布水孔的上部,并斜靠在布水孔的中部,以使在水蒸气的吹动下产生拨动,防止除氧水在布水孔中部产生阻挡除氧水下流的水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除氧器包括一封闭箱体,在该封闭箱体内设置有蓄热填料层,蓄热填料层的上方分布有通过供水管供水的旋膜式喷头,蓄热填料层的下方设置有向封闭箱体内注入蒸汽的蒸汽管线,封闭箱体的底部最低处连接有排水管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增效除氧装置,其核心在于布水箱内分水板上的布水孔及每个布水孔内设置的喷气组件,喷气组件的特殊结构与布水孔的形状和结构相配合,从而在布水箱内形成对除氧水的多次加热除氧,从而提高了除氧效率和除氧效果;2)本专利技术将布水孔设计成双曲线形状,从而使自上而下的除氧水能够在中部狭窄区在下部蒸汽吹动下均匀沿布水孔的内壁实现分散,增大了与蒸汽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加热效果;而布水孔下部具有的集气罩则形成将喷气组件容纳在其中的聚气腔,从而能够提高聚气腔内的温度,在除氧水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氧器用增效除氧装置,包括除氧器(1),且经除氧器(1)除氧后的水通过排水管Ⅰ(105)进入到蓄水箱(2)内,所述增效除氧装置设置在排水管(5)上,包括布水箱(3),布水箱(3)底部通过排水管Ⅱ(304)与蓄水箱(2)连通,布水箱(3)顶部通过分布有雾化喷头的布水空心板(301)与排水管Ⅰ(105)连通,从而将排水管Ⅰ(105)内的水呈雾状均匀喷洒在布水箱(3)内,其特征在于:在布水箱(3)内设置有分水器(4),该分水器(4)包括水平设置的分水板(401),且该分水板(401)将布水箱(3)内分为上腔室(306)和下腔室(307),在分水板(401)上分布有若干连通上腔室(306)和下腔室(307)用于导水的布水孔(402),每个布水孔(402)的断面均为双曲线形状,在每个布水孔(402)的底部设置有环绕布水孔(402)的倒圆台状的集气罩(403),且集气罩(403)与布水孔(402)的下部配合形成聚气腔(404),在聚气腔(404)内设置有喷气组件(5),所述喷气组件(5)包括第一喷气盘(501)和通过连接杆(506)设置在第一喷气盘(501)上的第二喷气盘(507),其中,第一喷气盘(501)将聚气腔(404)底部的开口(405)遮挡,并在两者间留有缝隙,环绕第一喷气盘(50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向上倾斜的第一喷气孔(502),以使第一喷气孔(502)喷出的蒸汽倾斜向上喷射到集气罩(403)表面,并依次经集气罩(403)表面和布水孔(402)底部内壁反弹后在聚气腔(404)的顶部中心碰撞汇聚,形成沿布水孔(402)向上的半环形蒸汽流,从而对进入布水孔(402)内的除氧水进行一次加热;/n所述第一喷气盘(501)上的第一喷气孔(502)均由第一蒸汽进管(503)供给水蒸气,第一蒸汽进管(503)与锥形换热管(6)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锥形换热管(6)为一根空心铜管呈螺旋排布形成的底部直径大于顶部直径的锥形盘管,且锥形盘管的表面上空心铜管之间形成螺旋的旋线(601),所述的锥形换热管(6)的顶部处于聚气腔(404)底部的开口(405)内,以使进入布水孔(402)的除氧水通过开口(405)落到锥形换热管(6)的表面,并在沿锥形换热管(6)外壁向下流动过程中与锥形换热管(6)内的蒸汽进行二次换热;所述锥形换热管(6)的底部设置有向其内送入蒸汽的第一蒸汽注入管(602);/n所述第二喷气盘(507)为伸入到布水孔(402)中部狭窄处的圆锥件,环绕第二喷气盘(507)分布有倾斜向上的第二喷气孔(5010),以使第二喷气孔(5010)喷出的蒸汽倾斜吹到布水孔(402)的中部内壁上,形成对聚气腔(404)的“气封”的同时,在布水孔(402)中部狭窄处形成低压区,以促使聚气腔(404)内的蒸汽沿布水孔(402)向上喷射,进而与布水孔(402)的除氧水接触加热;所述第二喷气孔(5010)由第二蒸汽注入管(508)向其注入蒸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氧器用增效除氧装置,包括除氧器(1),且经除氧器(1)除氧后的水通过排水管Ⅰ(105)进入到蓄水箱(2)内,所述增效除氧装置设置在排水管(5)上,包括布水箱(3),布水箱(3)底部通过排水管Ⅱ(304)与蓄水箱(2)连通,布水箱(3)顶部通过分布有雾化喷头的布水空心板(301)与排水管Ⅰ(105)连通,从而将排水管Ⅰ(105)内的水呈雾状均匀喷洒在布水箱(3)内,其特征在于:在布水箱(3)内设置有分水器(4),该分水器(4)包括水平设置的分水板(401),且该分水板(401)将布水箱(3)内分为上腔室(306)和下腔室(307),在分水板(401)上分布有若干连通上腔室(306)和下腔室(307)用于导水的布水孔(402),每个布水孔(402)的断面均为双曲线形状,在每个布水孔(402)的底部设置有环绕布水孔(402)的倒圆台状的集气罩(403),且集气罩(403)与布水孔(402)的下部配合形成聚气腔(404),在聚气腔(404)内设置有喷气组件(5),所述喷气组件(5)包括第一喷气盘(501)和通过连接杆(506)设置在第一喷气盘(501)上的第二喷气盘(507),其中,第一喷气盘(501)将聚气腔(404)底部的开口(405)遮挡,并在两者间留有缝隙,环绕第一喷气盘(50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向上倾斜的第一喷气孔(502),以使第一喷气孔(502)喷出的蒸汽倾斜向上喷射到集气罩(403)表面,并依次经集气罩(403)表面和布水孔(402)底部内壁反弹后在聚气腔(404)的顶部中心碰撞汇聚,形成沿布水孔(402)向上的半环形蒸汽流,从而对进入布水孔(402)内的除氧水进行一次加热;
所述第一喷气盘(501)上的第一喷气孔(502)均由第一蒸汽进管(503)供给水蒸气,第一蒸汽进管(503)与锥形换热管(6)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锥形换热管(6)为一根空心铜管呈螺旋排布形成的底部直径大于顶部直径的锥形盘管,且锥形盘管的表面上空心铜管之间形成螺旋的旋线(601),所述的锥形换热管(6)的顶部处于聚气腔(404)底部的开口(405)内,以使进入布水孔(402)的除氧水通过开口(405)落到锥形换热管(6)的表面,并在沿锥形换热管(6)外壁向下流动过程中与锥形换热管(6)内的蒸汽进行二次换热;所述锥形换热管(6)的底部设置有向其内送入蒸汽的第一蒸汽注入管(602);
所述第二喷气盘(507)为伸入到布水孔(402)中部狭窄处的圆锥件,环绕第二喷气盘(507)分布有倾斜向上的第二喷气孔(5010),以使第二喷气孔(5010)喷出的蒸汽倾斜吹到布水孔(402)的中部内壁上,形成对聚气腔(404)的“气封”的同时,在布水孔(402)中部狭窄处形成低压区,以促使聚气腔(404)内的蒸汽沿布水孔(402)向上喷射,进而与布水孔(402)的除氧水接触加热;所述第二喷气孔(5010)由第二蒸汽注入管(508)向其注入蒸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氧器用增效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箱(3)的下腔室(307)内设置有一排由第一蒸汽总管统一供给蒸汽的第二蒸汽支管(302),且相邻两根第二蒸汽支管(302)的间隙下方设置有一根第一蒸汽支管(303),所有的第一蒸汽支管(303)均由第二蒸汽总管统一供给蒸汽;所述分水板(401)上的布水孔(402)呈排状均匀分布,且每一排布水孔(402)对应一条第二蒸汽支管(302)和第一蒸汽支管(303),以使该排任意一个布水孔(402)下方的第一蒸汽注入管(602)与第一蒸汽支管(303)连通,第二蒸汽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利杰马拴长古江华张留峰岳威
申请(专利权)人:周利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