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结机头灰滤液脱氨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8104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7
一种烧结机头灰滤液脱氨处理方法,属于烧结机头灰滤液脱氨处理领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物质:步骤一:将烧结机头灰和清水混合后,搅拌1‑1.5h,固液分离,滤液备用;步骤二:步骤一所得的滤液加入缓冲箱中并加入含有氯化铵的氯化钾母液与其混合,混合完成后得混合液;步骤三:将混合液通过脱氨离心泵打入脱氨塔中,氨气从混合液中挥发出来,通过真空泵将氨气送入装有浓硫酸的氨气吸收罐中,同时脱去氨气的混合液落到脱氨塔的塔底,通过净化离心泵将已经脱去氨气的混合液送入净化工序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后滤液中中的氨气含量由5‑10g/L降低至1g/L以下,同时通过加入氯化钾母液可以将滤液中的含钾量提升至160g/L‑220g/L,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有效的节约了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结机头灰滤液脱氨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烧结机头灰滤液脱氨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烧结机头灰滤液脱氨处理方法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使用烧结机头灰生产氯化钾时,由于烧结机头灰中含有氮化镁等氮化物,在湿法浸出过程中,生成氨气,部分氨气和水结合生产氨水,剩余的氨气则逃逸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操作环境恶劣。烧结机头灰滤液经除杂净化后,氨气仍以氨水的形式存在于净化后的滤液中,即使净化后的滤液PH调整到7.5-8,氨气也脱除不掉,而且进入蒸发结晶系统,最后氨气转换为氯化铵,存在于母液中,母液因此呈现酸性,腐蚀设备。结合烧结机头灰生产氯化钾工艺的特点,如何将氨彻底脱除,既能解决环保问题,又能将氨综合利用。申请号为201720668205.6,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脱氨塔”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脱氨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靠近所述塔体底部的侧壁上设有进风管、液位计、排水管,所述塔体的底面上设有一排泥口,所述塔体的顶部顶面上设有一排风口,所述塔体内部设有除雾器、第一布风板和第二布风板,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废液箱,所述废液箱的侧面上设有pH值检测器和碱液加注口,所述废液箱的顶部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第一喷淋装置,包括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接的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的第一喷淋管,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上的第一水泵,设于所述第一喷淋管上的第一喷头;所述第一喷淋管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塔体内,所述第一喷淋管伸入所述塔体的部分位于所述除雾器和所述第一布风板之间;第二喷淋装置,包括一端设于所述塔体内的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的第二喷淋管,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管上的第二水泵,设于所述第二喷淋管上的第二喷头;所述第二喷淋管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塔体内,所述第二喷淋管伸入所述塔体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布风板和所述第二布风板之间。该专利的不足在于仅针对于常规含氨废水,且未对废水进行处理,脱除效率低。申请号为201510142238.2,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焦化剩余氨水负压脱氨的节能型脱氨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剩余氨水输送至脱氨塔提馏段上部的布液器,经布液后自上而下流过提馏段填料层;剩余氨水采用企业循环稀氨水的余热加热后,回到脱氨塔内,在20-28KPa的负压下,不断蒸发产生二次蒸汽;该二次蒸汽自下而上穿过提馏段填料层,与逆向流动的剩余氨水接触,对剩余氨水进行脱氨;剩余氨水到达塔底时,成为符合要求的合格剩余氨水,从塔内抽出;二次蒸汽到达脱氨塔顶部时,吸收了大部分氨气,自脱氨塔引出,进入冷凝器,冷凝器抽出的氨混合气引入氨吸收塔,用脱盐水进行循环吸收,生产10-20%的浓氨水,并输送至浓氨水储罐备用或备售,冷凝器冷凝下来的稀氨水回流塔内继续脱氨。该专利的不足在于:处理步骤复杂,工艺针对性强,只适合处理较高浓度的氨水脱氨。现有技术在进行烧结机头灰脱氨操作时存在以下问题:1、脱除烧结机头灰滤液中的氨气,但常温下在脱硫塔中很难脱除;2、氯化钾蒸发结晶的母液中含有氯化铵,影响氯化钾产品质量;3、烧结机头灰滤液中钾含量仅在120g/L左右,浓度无法进一步提高,增加蒸汽消耗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烧结机头灰滤液脱氨处理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烧结机头灰滤液脱氨处理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物质:步骤一:将烧结机头灰和清水混合后,搅拌1-1.5h,固液分离,滤液备用;步骤二:步骤一所得的滤液加入缓冲箱中并加入含有氯化铵的氯化钾母液与其混合,混合完成后得混合液;步骤三:将混合液通过脱氨离心泵打入脱氨塔中,并从脱氨塔内上部设置的喷头内喷出,脱氨塔通过温度为150-200℃的蒸汽,蒸汽与混合液接触后,氨气从混合液中挥发出来,通过真空泵将氨气送入装有浓硫酸的氨气吸收罐中,浓硫酸吸收氨气形成硫酸铵,剩余空气通过氨气吸收罐上设置的排气管排出,同时脱去氨气的混合液落到脱氨塔的塔底,通过净化离心泵将已经脱去氨气的混合液送入净化工序中。如上所述的一种烧结机头灰滤液脱氨处理方法,所述的步骤一种烧结机头灰和清水按照1.5:1-2:1的固液比混合。如上所述的一种烧结机头灰滤液脱氨处理方法,所述的步骤一所得的滤液中氨气含量为5-10g/L,钾含量为100-120g/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结机头灰滤液脱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所得的滤液的温度为15-20℃。如上所述的一种烧结机头灰滤液脱氨处理方法,所述的步骤二中使用的氯化钾母液中氯化铵含量为3-8g/L。如上所述的一种烧结机头灰滤液脱氨处理方法,所述的步骤二中使用的氯化钾母液的温度为65-75℃。如上所述的一种烧结机头灰滤液脱氨处理方法,所述的步骤二中滤液与氯化钾母液按照3:1-4:1的体积比在缓冲箱中混合。如上所述的一种烧结机头灰滤液脱氨处理方法,所述的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液中含钾量为160g/L-220g/L。如上所述的一种烧结机头灰滤液脱氨处理方法,所述的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液的温度为25-35℃。如上所述的一种烧结机头灰滤液脱氨处理方法,所述的步骤三中脱氨塔为玻璃钢材质。如上所述的一种烧结机头灰滤液脱氨处理方法,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处理后滤液中中的氨气含量由5-10g/L降低至1g/L以下,同时通过加入氯化钾母液可以将滤液中的含钾量提升至160g/L-220g/L,且可以将将氯化钾母液中的氯化铵含量由1%-1.5%降低至0.2%以下,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有效的节约了能源。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步骤一:将烧结机头灰和清水按照1.7:1的固液比混合后,搅拌1h,固液分离,得氨气含量为9g/L,钾含量为114g/L,温度为18℃的滤液备用;步骤二:步骤一所得的滤液加入缓冲箱中并加入氯化铵含量为7g/L,温度为71℃的氯化钾母液按照1:4的体积比与滤液混合,混合完成后得温度为32℃的混合液;步骤三:将混合液通过脱氨离心泵打入脱氨塔中,并从脱氨塔内上部设置的喷头内喷出,脱氨塔通过温度为150-200℃的蒸汽,蒸汽与混合液接触后,氨气从混合液中挥发出来,通过真空泵将氨气送入装有浓硫酸的氨气吸收罐中,浓硫酸吸收氨气形成硫酸铵,剩余空气通过氨气吸收罐上设置的排气管排出,同时脱去氨气的混合液落到脱氨塔的塔底,通过净化离心泵将已经脱去氨气的混合液送入净化工序中进行净化处理。对步骤三中已经脱去氨气的混合液进行检测氨气含量为0.7g/L,钾含量为213g/L,氯化铵含量为0.6g/L。。实施例2步骤一:将烧结机头灰和清水按照2:1的固液比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烧结机头灰滤液脱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物质:/n步骤一:将烧结机头灰和清水混合后,搅拌1-1.5h,固液分离,滤液备用;/n步骤二:步骤一所得的滤液加入缓冲箱中并加入含有氯化铵的氯化钾母液与其混合,混合完成后得混合液;/n步骤三:将混合液通过脱氨离心泵打入脱氨塔中,并从脱氨塔内上部设置的喷头内喷出,脱氨塔通过温度为150-200℃的蒸汽,蒸汽与混合液接触后,氨气从混合液中挥发出来,通过真空泵将氨气送入装有浓硫酸的氨气吸收罐中,浓硫酸吸收氨气形成硫酸铵,剩余空气通过氨气吸收罐上设置的排气管排出,同时脱去氨气的混合液落到脱氨塔的塔底,通过净化离心泵将已经脱去氨气的混合液送入净化工序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结机头灰滤液脱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物质:
步骤一:将烧结机头灰和清水混合后,搅拌1-1.5h,固液分离,滤液备用;
步骤二:步骤一所得的滤液加入缓冲箱中并加入含有氯化铵的氯化钾母液与其混合,混合完成后得混合液;
步骤三:将混合液通过脱氨离心泵打入脱氨塔中,并从脱氨塔内上部设置的喷头内喷出,脱氨塔通过温度为150-200℃的蒸汽,蒸汽与混合液接触后,氨气从混合液中挥发出来,通过真空泵将氨气送入装有浓硫酸的氨气吸收罐中,浓硫酸吸收氨气形成硫酸铵,剩余空气通过氨气吸收罐上设置的排气管排出,同时脱去氨气的混合液落到脱氨塔的塔底,通过净化离心泵将已经脱去氨气的混合液送入净化工序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结机头灰滤液脱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种烧结机头灰和清水按照1.5:1-2:1的固液比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结机头灰滤液脱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所得的滤液中氨气含量为5-10g/L,钾含量为100-120g/L。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恒李斯伟宋昌青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固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