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感线圈折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014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感线圈折叠装置,包括上支架(1)、下支架(3)和机感线圈(4),所述上支架(1)与下支架(3)通过插销组件(2)连接在一起,下支架(3)围绕插销组件(2)旋转,下支架(3)相对上支架(1)上下翻转;机感线圈(4)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支架(3)上。在铁路工程车辆行车中,折叠装置的机感线圈(4)和钢轨(12)平行并保持一定的间距,在工作装置(11)动作或从铁路工程车辆车头下端部(10)伸出时,折叠装置可以朝车头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以完全让开工作装置(11),使工作装置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感线圈折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机械与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感线圈折叠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铁路工程车辆的机感线圈多采用固定安装形式,无法折叠。针对铁路工程车辆车头下部有工作装置,如清扫、测量装置等,因工作装置的动作和保养维护需求,如测量装置的伸出、更换清扫装置滚刷等,须保证车头下端部有足够的空间,而固定安装形式的机感线圈刚好占用了该空间,且机感线圈是行车所必须的,这种固定的安装形式无法满足要求。例如公布号为CN11031622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机车走行部设备检测系统,包括轨旁设备和机房设备;轨旁设备包括车轮传感器和图像采集装置;机房设备包括车辆信息采集单元、图像采集控制单元、存储单元和故障识别单元;车轮传感器在车辆通过时采集车轮信号,并发送至车辆信息采集单元,车辆信息采集单元计算车辆速度和轴距,图像采集控制单元根据车辆速度控制图像采集装置的启动时间和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频率,分别拍摄速度传感器、机感线圈和电子标签的图像,存储单元存储图像采集装置拍摄的图像,故障识别单元对存储单元中存储的图像进行故障识别。本专利技术用于铁路机车检查。但是该检测系统中的机感线采用固定安装形式,影响工作装置的动作和保养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感线圈折叠装置,可以折叠收起,满足铁路工程车辆因车头下部有工作装置,如清扫、测量装置等,工作装置的动作和保养维护拥有足够空间及行车使用机感线圈的需求。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感线圈折叠装置,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和机感线圈,所述上支架与下支架通过插销组件连接在一起,下支架围绕插销组件旋转,下支架相对上支架上下翻转;机感线圈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支架上。在铁路工程车辆行车中,折叠装置的机感线圈和钢轨平行并保持一定的间距,在工作装置动作或从铁路工程车辆车头下端伸出时,折叠装置可以朝车头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以完全让开工作装置,使工作装置正常工作。优选的是,所述插销组件包括弹簧、转轴和两组插销。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垫片的开口销孔,另一端垂直焊接一圆管状的手柄。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插销垂直焊接在插销座的左侧方向上;两组插销间隔开布置在转轴的中部。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插销垂直焊接在插销座上。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转轴的开口销孔端设有弹簧,该弹簧的自由行程大于插销的长度。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弹簧的左端通过垫片限位,右端通过下支架限位。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上支架包括两块宽侧板和两块撑板,两块宽侧板一一对应并相互平行;两块宽侧板的下端开有一大孔径的转轴孔和多个小孔径的插销孔;两宽侧板的内侧设有插销导向定位块。转轴孔用于转轴的装配;插销孔用于插销的装配;设置插销导向定位块,可实现插销的快速插入导向,使插销组件的插入和拉出操作更简易。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两块撑板的中间部位均开有方孔,并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两块宽侧板之间,并垂直于宽侧板,其中一块撑板位于侧板端部靠近侧板下端圆孔,另一块撑板位于侧板的中部。撑板有方孔,一方面可通过机感线圈的线缆,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折叠装置的重量。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支架包括两块条形侧板、一块支撑板和一根方管,方管垂直焊接在两块条形侧板之间的下端;两块条形侧板一一对应并相互平行;两块条形侧板的下端开有一大孔径的转轴孔和多个小孔径的插销孔。转轴孔用于转轴的装配;插销孔用于插销的装配。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板的中间部位开有方形孔,一方面可通过机感线圈的线缆,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折叠装置的重量;方管的两端开有腰孔,腰孔在方管的两端,方管焊接后腰孔的方向是对向前方,用于安装机感线圈。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该机感线折叠装置固定在铁路工程车辆车头下端部。本专利技术的机感线圈折叠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机感线圈折叠装置能实现机感线圈的折叠,满足铁路工程车辆因车头下部工作装置的动作和保养维护既要有足够空间的需求,又要在行车过程中使用机感线圈的需求。2、设置插销组件,操作人员通过插入和拉出插销组件实现机感线圈的折叠收起限位和放下固定限位的快速定位,使折叠操作更简易。3、插销组件中包含弹簧,可实现插销组件的快速回位,使折叠限位操作更简易。4、上支架中包含插销导向定位块,可实现插销的快速插入导向,使插销组件的插入和拉出操作更简易。当然上述实施例中上支架和下支架的构成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如铸件、型材拼接等,构成的方法除焊接外,也可以是螺栓固定等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专利技术中的插销组件并不限于只使用弹簧,也可以是其他能够实现插销组件快速回位,使折叠限位操作更简易的结构;插销并不限于2个,也可以是单个或者多个;转轴和插销并不限于圆棒形式,也可以是其他形状。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机感线圈折叠装置中的机感线圈折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机感线圈折叠装置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中插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机感线圈折叠装置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机感线圈折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感线圈折叠装置,包括上支架1、下支架3和机感线圈4,所述上支架1与下支架3通过插销组件2连接在一起,下支架3围绕插销组件2旋转,下支架3相对上支架1上下翻转;机感线圈4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支架3上。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机感线圈折叠装置能实现机感线圈的折叠,满足铁路工程车辆因车头下部工作装置的动作和保养维护既要有足够空间的需求,又要在行车过程中使用机感线圈的需求。如图2所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机感线圈折叠装置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中插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销组件2包括弹簧5、转轴6和两组插销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6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垫片的开口销孔,另一端垂直焊接一圆管状的手柄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销7垂直焊接在插销座71的左侧方向上;两组插销7间隔开布置在转轴6的中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销7垂直焊接在插销座7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6的开口销孔端设有弹簧5,该弹簧的自由行程大于插销7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5的左端通过垫片限位,右端通过下支架3限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支架1包括两块宽侧板13和两块撑板14,两块宽侧板一一对应并相互平行;两块宽侧板的下端开有一大孔径的转轴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感线圈折叠装置,包括上支架(1)、下支架(3)和机感线圈(4),其特征在于:上支架(1)与下支架(3)连接在一起;机感线圈(4)固定在下支架(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感线圈折叠装置,包括上支架(1)、下支架(3)和机感线圈(4),其特征在于:上支架(1)与下支架(3)连接在一起;机感线圈(4)固定在下支架(3)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感线圈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支架(1)与下支架(3)通过插销组件(2)连接在一起,下支架(3)围绕插销组件(2)旋转,下支架(3)相对上支架(1)上下翻转;机感线圈(4)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支架(3)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感线圈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插销组件(2)包括弹簧(5)、转轴(6)和两组插销(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感线圈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轴(6)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垫片的开口销孔,另一端垂直焊接手柄(8)。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感线圈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插销(7)垂直焊接在插销座(71)的左侧方向上;两组插销(7)间隔开布置在转轴(6)的中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香卢晓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