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炸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98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炸锅,它包括锅盖、烘烤装置、锅体和内胆,所述烘烤装置设置在锅盖内,内胆坐于锅体内,锅盖扣合在锅体上,所述锅体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发热盘,发热盘的热量传递至内胆。用户需要烘烤食物时,用户将锅盖扣合在锅体上并启动烘烤装置,烘烤装置对内胆的食物进行烘烤,用户需要烹饪食物时,用户将锅盖打开并启动发热盘,发热盘产生热量传递至内胆,用户可以对内胆的食物进行蒸煮、翻炒或焖烧,满足用户不用的需求,提高空气炸锅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炸锅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空气炸锅。
技术介绍
空气炸锅是利用高速空气循环技术,使空气通过顶部烘烤装置快速加热,通过大功率风扇在食物篮内部形成急速循环的热流,而使食物表面形成酥脆的表层,锁住食物内部的水分,达到普通油炸食品又香又脆的口感,且制备过程产生的油烟非常少。目前的空气炸锅功能单一,仅能烘烤食物,无法利用空气炸锅实现蒸、煮、焖等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可利用烘烤装置进行烘烤操作,也可利用发热盘进行蒸、煮、焖等操作的空气炸锅。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气炸锅,包括锅盖、烘烤装置、锅体和内胆,所述烘烤装置设置在锅盖内,内胆坐于锅体内,锅盖扣合在锅体上,所述锅体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发热盘,发热盘的热量传递至内胆。用户需要烘烤食物时,用户将锅盖扣合在锅体上并启动烘烤装置,烘烤装置对内胆的食物进行烘烤,用户需要烹饪食物时,用户将锅盖打开并启动发热盘,发热盘产生热量传递至内胆,用户可以对内胆的食物进行蒸煮、翻炒或焖烧,满足用户不用的需求,提高空气炸锅的实用性。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发热盘表面的热量传递至内胆,锅体侧壁开有散热口,锅体底壁开有第一进风口,第一进风口、锅体内腔和散热口连通,外界冷风经第一进风口进入锅体内,外界冷风接触发热盘底部形成热风,热风经散热口排出,实现发热盘散热。发热盘在工作过程,发热盘表面的热量传递至内胆,发热盘底部产生的热量及时通过散热口排出外界,避免锅体温度过高,延长发热盘寿命,提高空气炸锅的安全性。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内胆还设置有内胆盖,内胆盖开有透气孔,内胆盖以可拆卸方式扣合在内胆上。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锅盖一侧延伸出支撑臂,支撑臂铰接在锅体上,实现锅盖和锅体连接。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锅盖包括上盖、下盖、电机架、隔热罩、反射罩和发热管罩,所述上盖安装在下盖上方,电机架、隔热罩、反射罩和发热管罩依次安装在下盖内腔,隔热罩和下盖的内腔顶部之间形成电机散热腔,反射罩和下盖的内腔底部之间形成烘烤腔。所述电机散热腔和烘烤腔之间通过隔热罩隔离,避免烘烤腔的热量进入电机散热腔内,而且反射罩位于烘烤腔内,烘烤腔的热量经过发射罩发射至内胆方向,避免热量散失。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烘烤装置包括电机、第一扇叶、第二扇叶和发热盘管,所述电机固定在电机架上并伸入电机散热腔内,所述第一扇叶位于电机散热腔内并套置在电机的转轴上,第二扇叶设置在烘烤腔内,电机的转轴穿过反射罩连接第二扇叶,电机带动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旋转,发热盘管设置在烘烤腔内并位于发热管罩下方。所述第一扇叶位于电机散热腔内,第一扇叶对电机进行散热,延长电机寿命,第二扇叶位于烘烤腔内,第二扇叶将热量朝向内胆方向吹拂,提高烘烤效果。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上盖四周朝下延伸出裙边,裙边开有第二进风口,裙边底部卡置在上盖顶部,实现上盖和下盖连接,第二进风口连通电机散热腔。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电机散热腔,外界新风经第二进风口进入电机散热腔内对电机进行散热,延长电机寿命。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下盖的侧壁对应电机散热腔位置开有第一出风口,第一出风口连通电机散热腔,下盖底部对应内胆位置开有风口,烘烤腔和内胆之间通过风口连通,下盖对应烘烤腔位置开有第二出风口,反射罩开有出风通道,出风通道一端连通烘烤腔,出风通道另一端连通第二出风口。发热盘管工作产生热量,同时电机启动,电机带动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旋转,第二扇叶搅动发热盘管产生的热量形成热风,热风经过风口朝向内胆吹拂进行食物烘烤,烘烤食物后的热风经过风口、出风通道、第二出风口排出外界,如此循环,既令内胆的内部形成急速循环的热流,而使食物表面形成酥脆的表层,锁住食物内部的水分,达到普通油炸食品又香又脆的口感,且制备过程产生的油烟非常少。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下盖外壁开有便于用户抬起锅盖的槽口。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锅体外壁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烘烤装置和发热盘分别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用户需要烘烤食物时,用户将锅盖扣合在锅体上并启动烘烤装置,烘烤装置对内胆的食物进行烘烤,用户需要烹饪食物时,用户将锅盖打开并启动发热盘,发热盘产生热量传递至内胆,用户可以对内胆的食物进行蒸煮、翻炒或焖烧,满足用户不用的需求,提高空气炸锅的实用性。本技术,发热盘在工作过程,发热盘表面的热量传递至内胆,发热盘底部产生的热量及时通过散热口排出外界,避免锅体温度过高,延长发热盘寿命,提高空气炸锅的安全性。本技术,发热盘管工作产生热量,同时电机启动,电机带动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旋转,第一扇叶对电机散热,第二扇叶搅动发热盘管产生的热量形成热风,热风经过风口朝向内胆吹拂进行食物烘烤,烘烤食物后的热风经过风口、出风通道、第二出风口排出外界,如此循环,既令内胆的内部形成急速循环的热流,而使食物表面形成酥脆的表层,锁住食物内部的水分,达到普通油炸食品又香又脆的口感,且制备过程产生的油烟非常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空气炸锅的左视图。图2为本技术空气炸锅的烘烤状态的气体流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空气炸锅的打开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空气炸锅的内胆和内胆盖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空气炸锅的打开状态示意图(带内胆和内胆盖)。图6为本技术空气炸锅的烹饪状态的气体流动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空气炸锅的锅盖分解图。图8为本技术空气炸锅的锅体分解图(带内胆)。图9为本技术空气炸锅的发热盘散热状态的气体流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结合图1至图9所示一种空气炸锅,包括锅盖1、烘烤装置2、锅体3、内胆4、内胆盖41、发热盘5和控制面板6。所述发热盘5设置在锅体3的内腔底部,锅体3的一侧壁开有散热口31,锅体3的底部开有第一进风口32,第一进风口32、锅体3和散热口31连通,锅体3另一侧壁设置有控制面板6,烘烤装置2和发热盘5分别与控制面板6电连接。所述锅盖1包括上盖11、下盖12、电机架13、隔热罩14、反射罩15和发热管罩16,所述上盖11安装在下盖12上方,电机架13、隔热罩14、反射罩15和发热管罩16依次安装在下盖12内腔,隔热罩14和下盖12的内腔顶部之间形成电机散热腔7,反射罩15和下盖12的内腔底部之间形成烘烤腔8。所述上盖11四周朝下延伸出裙边110,裙边110开有第二进风口111,裙边110底部卡置在上盖11顶部,实现上盖11和下盖12连接,第二进风口111连通电机散热腔7。所述下盖12外壁开有便于用户抬起锅盖1的槽口121,下盖12一侧朝下延伸出支撑臂122,支撑臂122铰接在锅体3上,实现锅盖1和锅体3连接。所述下盖12侧壁对应电机散热腔7位置开有第一出风口123,第一出风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炸锅,包括锅盖、烘烤装置、锅体和内胆,所述烘烤装置设置在锅盖内,内胆坐于锅体内,锅盖扣合在锅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发热盘,发热盘的热量传递至内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炸锅,包括锅盖、烘烤装置、锅体和内胆,所述烘烤装置设置在锅盖内,内胆坐于锅体内,锅盖扣合在锅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发热盘,发热盘的热量传递至内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表面的热量传递至内胆,锅体侧壁开有散热口,锅体底壁开有第一进风口,第一进风口、锅体内腔和散热口连通,外界冷风经第一进风口进入锅体内,外界冷风接触发热盘底部形成热风,热风经散热口排出,实现发热盘散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还设置有内胆盖,内胆盖开有透气孔,内胆盖以可拆卸方式扣合在内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一侧延伸出支撑臂,支撑臂铰接在锅体上,实现锅盖和锅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包括上盖、下盖、电机架、隔热罩、反射罩和发热管罩,所述上盖安装在下盖上方,电机架、隔热罩、反射罩和发热管罩依次安装在下盖内腔,隔热罩和下盖的内腔顶部之间形成电机散热腔,反射罩和下盖的内腔底部之间形成烘烤腔。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秀红杨毅梁协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欧博尔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