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针安装模块及其医用输液器组装流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95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瓶针安装模块及其医用输液器组装流水线,其医用输液器组装流水线能够实现通过定位机构将管体定位后切断为第二管体,通过旋转机构将管体定位后切断为第一管体,并在在定位第二管体时同步安装调节器,然后同时在第一管体、第二管体两端通过涂胶组件涂胶,在第一管体一端安装瓶针,在第二管体两端安装过滤器、滴斗,然后将第一管体另一端与滴斗装配从而完成整个输液器主体的装配。由于第一管体和瓶针、第二管体和滴斗及过滤器可以同时装配,因此可大大提高效率,从而增加产能,另外在输液器主体组装完成后通过侧移机构输送至检测模块进行灌气检测,从而通过密封性判断输液器主体是否合格后通过合格通道或次品通道输出输液器主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瓶针安装模块及其医用输液器组装流水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制造技术、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瓶针安装模块及其医用输液器组装流水线。
技术介绍
输液器是目前十分常用的医疗器械,其主要用于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目前输液器大多采用一次性使用,其需求量十分巨大,因此要求较高的产能、生产效率。一般输液器的结构主要包括瓶针(带排气阀)、第一管体、滴斗、第二管体、过滤器(部分带有单向阀功能)、调节器(调节流量)、输液针(穿刺人体的部分)。瓶针、排气阀、第一管体、滴斗、第二管体、过滤器依次连接固定,且输液针可拆卸地连接在过滤器上。在输液器的制造工艺中,一般是先将成卷的管体切断,从而获得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然后在第二管体上安装调节器,再在第二管体两端安装过滤器和滴斗,第一管体一端和滴斗安装、另一端与瓶针连接,从而组成输液器主体;然后需要检测输液器主体的密封性,一般是在瓶针和过滤器两端充气,保持一段时间,如果泄漏率在合格范围内则视为合格。如果过滤器具有单向阀功能(由滴斗向输液针流动),则只需要在瓶针一端充气即可。目前的组装顺序为:1、切断管体获得第二管体;2、在第二管体一端安装滴斗;3、切断管体获得第一管体,将第一管体一端与滴斗连接;4、在第一管体远离滴斗一端连接瓶针;5、在第二管体远离滴斗一端安装过滤器;6、检测;7、安装输液针;8包装。由于瓶针、过滤器、滴斗、第一管体的安装需要分为每个独立的工序,因此工序较长,这就导致效率不高。而检测工序目前是通过人工加注加压气体,然后放在水中观察是否有水泡冒出从而判断输液器主体的密封性,显然这种方式效率地、误差率大,而且人工投入大,间接增加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瓶针安装模块及其医用输液器组装流水线,其瓶针安装模块能够实现第一管体的涂胶、安装瓶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瓶针安装模块,其安装在机架上且用于将瓶针与第一管体装配,包括瓶针旋转筒,所述瓶针旋转筒中心位置设置有旋转筒内孔,所述旋转筒内孔与瓶针旋转轴可圆周转动、密封、不可轴向移动装配,所述瓶针旋转轴两端分别穿出瓶针旋转筒且分别与第一旋转筒安装板、第二旋转筒安装板装配固定,所述第一旋转筒安装板、第二旋转筒安装板分别安装在架体上;所述瓶针旋转筒外表面上还设置有旋转筒卡齿、内侧分别设置有滴斗安装座、装瓶针槽、涂胶气道、涂胶安装槽,所述旋转筒卡齿与瓶针旋转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瓶针旋转齿轮套装固定在瓶针旋转输出轴上,所述瓶针旋转输出轴安装在瓶针旋转电机内所述瓶针旋转电机安装在瓶针电机板上,瓶针电机板安装在架体上;装瓶针槽内安装有用于安装瓶针的瓶针安装组件,涂胶安装槽内安装有涂胶组件。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医用输液器组装流水线,其用应有上述瓶针安装模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将安装调节器、切断第二管体合并为一个工序;将第二管体两端涂胶合并为一个工序;将第二管体安装滴斗、过滤器合并为一个工序;将第一管体安装瓶针、连接滴斗合并为一个工序,且安装第一管体、瓶针、滴斗、过滤器全部在一个大工序上,从而使得第二管体在涂胶工序及之前可以先组装第一管体、瓶针、甚至滴斗,从而可以大大提交效率,也就可以获得较大的产能。本专利技术全程可实现自动化运行,因此可大大降低对人工的依赖,且可全天候运行,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增加产品竞争力。2、本专利技术的涂胶模块能够同时实现第二管体两端的涂胶,且通过涂胶针轴向移动的方式涂抹UV胶,从而保证UV胶足量涂抹且不会过量,以降低次品率。3、本专利技术的滴斗安装模块通过负压的方式可以实现滴斗的快速输送,且通过滴斗抓取机构抓取滴斗、滴斗侧移装配的方式可以实现滴斗的快速安装。4、本专利技术的联动密封机构能够实现第一滴斗输送通道顶部的实时密封、打开,且与滴斗压板一起联动,从而既不影响第二滴斗输送通道的负压输送,又保证滴斗压板下压时能够将滴斗压入第一滴斗输送通道内。5、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机构能够实现第一管体的定位、拉伸、夹紧、旋转,从而快速从管体上切断获得第一管体。而第一管体通过旋转能够实现其两端涂胶、安装瓶针、与滴斗连接,在第二管体处于一个工位时同时完成多个工序,从而简化结构且提高效率。5、本专利技术的瓶针安装模块能够实现对第一管体的涂胶、瓶针安装及这两个工序的切换,且瓶针通过管道负压输送,其效率高、结构简单。6、本专利技术的过滤器安装模块能够实现过滤器的快速安装,且过滤器采用负压输送、过滤器气缸推送安装的方式,其效率高,满足目前的高产量要求。附图说明图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去除检测模块)。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去除机架、检测模块、侧移机构)图6-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涂胶组件示意图,其中图9为补胶管C360轴线中心面处剖视图。图10-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滴斗安装模块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2和图13是滴斗竖管轴线所在的两个相互呈的中心面处剖视图;图10为联动密封机构结构示意图。图14为第二滴斗输送管端部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机构、瓶针安装模块结构示意图。图16-图19是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机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8是第一管体轴线所在中心面处剖视图;图19是旋转锁位孔轴线所在中心面处剖视图。图20-图24是本专利技术的瓶针安装模块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0和图22为瓶针旋转筒轴线所在的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面处剖视图。图25-图27是本专利技术的夹装机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7是夹装推杆轴线所在中心面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实施例的机架100、定位模块A、调节器安装模块B、涂胶模块C记载在与本案同日申报的、名为“一种定位模块及其医用输液器组装流水线”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本实施例的过滤器安装模块H、侧移机构G、检测模块I记载在与本案同日申报的、名为“一种过滤器安装模块及其医用输液器组装流水线”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参见图1-图5,一种医用输液器组装流水线,包括机架100、定位模块A、调节器安装模块B、涂胶模块C、滴斗安装模块D、旋转机构E、瓶针安装模块F、过滤器安装模块H、侧移机构G、检测模块I,所述机架100包括架体110,调节器安装模块B、涂胶模块C、滴斗安装模块D、侧移机构G均安装在架体110上;架体110上安装有架体皮带310,定位模块A安装在架体皮带310上且通过架体皮带310输送;涂胶模块C包括涂胶组件C400,参见图6-图9,所述涂胶组件C400包括存胶箱C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瓶针安装模块,其安装在机架上且用于将瓶针与第一管体装配,其特征是:包括瓶针旋转筒,所述瓶针旋转筒中心位置设置有旋转筒内孔,所述旋转筒内孔与瓶针旋转轴可圆周转动、密封、不可轴向移动装配,所述瓶针旋转轴两端分别穿出瓶针旋转筒且分别与第一旋转筒安装板、第二旋转筒安装板装配固定,所述第一旋转筒安装板、第二旋转筒安装板分别安装在架体上;所述瓶针旋转筒外表面上还设置有旋转筒卡齿、内侧分别设置有滴斗安装座、装瓶针槽、涂胶气道、涂胶安装槽,所述旋转筒卡齿与瓶针旋转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瓶针旋转齿轮套装固定在瓶针旋转输出轴上,所述瓶针旋转输出轴安装在瓶针旋转电机内所述瓶针旋转电机安装在瓶针电机板上,瓶针电机板安装在架体上;装瓶针槽内安装有用于安装瓶针的瓶针安装组件,涂胶安装槽内安装有涂胶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瓶针安装模块,其安装在机架上且用于将瓶针与第一管体装配,其特征是:包括瓶针旋转筒,所述瓶针旋转筒中心位置设置有旋转筒内孔,所述旋转筒内孔与瓶针旋转轴可圆周转动、密封、不可轴向移动装配,所述瓶针旋转轴两端分别穿出瓶针旋转筒且分别与第一旋转筒安装板、第二旋转筒安装板装配固定,所述第一旋转筒安装板、第二旋转筒安装板分别安装在架体上;所述瓶针旋转筒外表面上还设置有旋转筒卡齿、内侧分别设置有滴斗安装座、装瓶针槽、涂胶气道、涂胶安装槽,所述旋转筒卡齿与瓶针旋转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瓶针旋转齿轮套装固定在瓶针旋转输出轴上,所述瓶针旋转输出轴安装在瓶针旋转电机内所述瓶针旋转电机安装在瓶针电机板上,瓶针电机板安装在架体上;装瓶针槽内安装有用于安装瓶针的瓶针安装组件,涂胶安装槽内安装有涂胶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针安装模块,其特征是:所述瓶针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一过气通道、第二过气通道、第三过气通道、第四过气通道,所述第一过气通道与第一瓶针进气管、瓶针卡紧气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瓶针进气管可输入高压气体,所述瓶针卡紧气管用于为夹装机构供气;所述第二过气通道与第四过气通道、瓶针安装气管一端连通,所述第四过气通道与第三瓶针进气管供气,所述瓶针安装气管用于为瓶针安装气缸供气;所述第四过气通道、第三过气通道分别与第三瓶针进气管、第二瓶针进气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三瓶针进气管、第二瓶针进气管另一端可通入加压气体,所述第三过气通道与涂胶气道一端连通,涂胶气道另一端与涂胶气缸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三瓶针进气管、第二瓶针进气管分别安装在第二旋转筒安装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针安装模块,其特征是:瓶针安装气缸属于瓶针安装组件且其为空心轴气缸,所述瓶针安装气缸的瓶针安装空心轴与瓶针安装管装配固定,瓶针安装气缸安装在装瓶针槽内;所述瓶针安装管一端安装有第二瓶针密封环、另一端安装有夹装机构,所述第二瓶针密封环可压紧在瓶针输送通道一端的外端面上且与之密封,所述瓶针输送通道设置在瓶针旋转筒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针安装模块,其特征是:所述涂胶组件包括存胶箱、涂胶外壳,所述存胶箱安装在涂胶外壳顶部,所述涂胶外壳内部中空且其内部分别安装有涂胶推板、涂胶滚轮箱,所述涂胶滚轮箱固定在涂胶外壳上,涂胶推板可相对于涂胶外壳移动,所述涂胶推板固定在涂胶伸缩轴一端上,涂胶伸缩轴另一端装入涂胶气缸,所述涂胶气缸固定在涂胶外壳内;涂胶推板还分别与涂胶针、涂胶旋转轴一端装配固定;
所述涂胶滚轮箱内部设置有涂胶腔,涂胶腔内安装有涂胶滚轮,涂胶滚轮内侧安装有涂胶环,且涂胶滚轮外部设置有沿着其圆周分布的数个粘胶叶片;所述涂胶针穿过涂胶滚轮箱、涂胶腔、涂胶环后穿出涂胶滚轮箱;所述涂胶旋转轴上设置有螺旋分布的涂胶旋转槽,所述涂胶旋转轴穿过涂胶滚轮箱且与之可轴向滑动,所述涂胶滚轮箱上设置有涂胶旋转凸起;
所述涂胶滚轮的端面与涂胶密封环一端装配固定,涂胶密封环可圆周转动、不可轴向移动、密封地安装在涂胶滚轮箱的侧壁上,所述涂胶密封环另一端与第二涂胶齿轮一端装配固定,第二涂胶齿轮套装在涂胶针上且与之可圆周转动装配,所述第二涂胶齿轮与第一涂胶齿轮啮合传动,第一涂胶齿轮套装在涂胶旋转轴上且与之不可圆周转动、可轴向移动装配,第一涂胶齿轮与涂胶滚轮箱可圆周转动、不可轴向移动装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针安装模块,其特征是:所述瓶针安装组件包括瓶针安装气缸、瓶针安装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钟元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懿熙品牌策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