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把手注塑设备及注塑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948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把手注塑设备,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上的注塑机、上料装置、冷却装置、下料装置和输送装置,本注塑设备使用上料装置将门把手铁芯上料,使用输送装置将门把手铁芯转移至注塑机内注塑,注塑完成之后,由输送装置将门把手取出,并将门把手转移至冷却装置内冷却,冷却好之后,再由输送装置将冷却后的门把手转移至下料装置,不再需要工人徒手将门把手铁芯放入到注塑机内或者徒手从注塑机内取出门把手,安全性较高,并且取代了人工上下料的送料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使用本注塑设备的注塑工艺,实现了自动注塑门把手,工人只需要进行上下料即可,大大加快了门把手的注塑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把手注塑设备及注塑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门把手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门把手注塑设备及注塑工艺。
技术介绍
门把手为一种常用的门扇配件,通常包括门把手铁芯,门把手铁芯具有一个手柄,手柄的其中一端开设有可以连接锁销的连接孔,使用时,转动手柄,通过内部的一系列联动关系,可以把门锁打开。现有的门把手,通常会在门把手铁芯外表面注塑上橡胶等材料,使得门把手外观更为精美,转动时摩擦力较小,转动手感更好。现有技术中,对门把手铁芯进行注塑时,通常使用一个连接块,连接块的一端连接一个门把手铁芯的连接孔,连接块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个门把手铁芯的连接孔,从而将两个门把手铁芯连接在一起,同时对两个门把手铁芯进行注塑。工作人员坐在注塑机旁,用手将门把手铁芯放入注塑机内,注塑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再用手将注塑好的门把手取出,由另外的工作人员将门把手冷却,并将两个门把手从连接块上拆分开,再进行后续组装。此种操作方法工作效率低,且注塑后的门把手表面温度较高,工作人员取出门把手时操作不便,容易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把手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n注塑机(600),设于所述机架上;/n上料装置(100),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输送待注塑的工件;/n冷却装置(200),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冷却已注塑的工件;/n下料装置(300),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输送冷却后的工件;/n输送装置(400),设于所述机架上,可将所述上料装置(100)上的工件转移至注塑机(600)内注塑,并可将注塑机(600)内的工件转移至所述冷却装置(200),还可将所述冷却装置(200)内的工件转移至所述下料装置(3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把手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注塑机(600),设于所述机架上;
上料装置(100),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输送待注塑的工件;
冷却装置(200),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冷却已注塑的工件;
下料装置(300),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输送冷却后的工件;
输送装置(400),设于所述机架上,可将所述上料装置(100)上的工件转移至注塑机(600)内注塑,并可将注塑机(600)内的工件转移至所述冷却装置(200),还可将所述冷却装置(200)内的工件转移至所述下料装置(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拆分装置(500),所述拆分装置(500)可将工件和连接块拆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把手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分装置(500)包括第一气缸(510)和第二气缸(520),所述第一气缸(510)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气缸(520)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拉块(530)和第二拉块(540),所述第一拉块(530)和所述第二拉块(540)上分别设有第一卡块(550)和第二卡块(5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把手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分装置(500)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机械手(570),所述第一机械手(570)可从所述下料装置(300)上夹取工件并将工件转移至所述第一拉块(530)和所述第二拉块(54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浩
申请(专利权)人:茵科门控珠海保税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