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非调质钢连杆锻后余热回火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非调质连杆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非调质钢连杆锻后余热回火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连杆是汽车发动机中的主要零件之一,主要用于连接发动机的活塞和曲轴,要承受一定的压缩、拉伸等交变载荷,因此要求发动机连杆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当前在制备连杆过程中,连杆锻造后通常采用控温控冷处理工艺,由于锻造工艺不稳定、气候的变化、进入风机的温度等条件的限制,连杆锻后经常出现硬度高、硬度低、硬度不均匀、机械性能不合格、残余应力大等造成连杆报废,或者必须进行二次回火等造成连杆涨断掉渣率高、返工返修、废品等问题,导致连杆成本急剧增加,影响连杆生产效率及连杆质量,给发动机带来很大隐患,是连杆行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能源消耗、低成本,且能制备得到高质量连杆,从而减少返工返修情况,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发动机非调质钢连杆锻后余热回火的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非调质钢连杆锻后余热回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加热、辊锻、模锻工序,其还包括以下步骤:/nS1、切边:将锻造结束后的锻件切除掉多余的毛边和金属连皮;/nS2、热校正:将切边后的锻件放置在校正模具中进行热校正;/nS3、控温控冷:将热校正后的锻件放置到输送带上,使其冷却至Ar1冷却转变点以下,以保证锻件中铁素体含量为20-30%;/nS4、余热回火:将控温控冷后的锻件放置于保温装置中进行余热的回火保温,保温温度为600-680℃,保温时间为4~5小时;/nS5、自然冷却:将余热回火后的锻件放置室温下进行自然冷却,制得成品。/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发动机非调质钢连杆锻后余热回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加热、辊锻、模锻工序,其还包括以下步骤:
S1、切边:将锻造结束后的锻件切除掉多余的毛边和金属连皮;
S2、热校正:将切边后的锻件放置在校正模具中进行热校正;
S3、控温控冷:将热校正后的锻件放置到输送带上,使其冷却至Ar1冷却转变点以下,以保证锻件中铁素体含量为20-30%;
S4、余热回火:将控温控冷后的锻件放置于保温装置中进行余热的回火保温,保温温度为600-680℃,保温时间为4~5小时;
S5、自然冷却:将余热回火后的锻件放置室温下进行自然冷却,制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非调质钢连杆锻后余热回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热校正后的锻件温度为850~9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非调质钢连杆锻后余热回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工序中温度为1230-1255℃,并采用中频感应加热的方式,辊锻工序温度为1150-1170℃,模锻工序包括预锻工序和终锻工序,其中,预锻工序温度为1110-1130℃,终锻工序温度为1080-1100℃。
技术研发人员:岳海军,王勋,苗洪炜,张荣,乔建华,张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南宫市精强连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