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惯性开启机构及带扣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720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1
本申请涉及安全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惯性开启机构及带扣组件,带扣组件包括锁舌、槽型座、组装在槽型座上的按钮以及锁闩,按钮与槽型座形成安装腔,锁舌能够插设进安装腔内并运动至极限位置;防惯性开启机构包括:第一枢转件和第二枢转件,用于可枢转地安装在槽型座上;在锁舌插设进安装腔并运动至极限位置时,第一枢转件将锁闩压抵锁舌并锁定锁舌,第二枢转件和第一枢转件卡接在一起,使得限制锁闩顶开第二枢转件释放锁舌。可见,本防惯性开启机构能有效地防止安全带使用过程中因为车辆碰撞时锁舌的惯性开启,且体积小巧、轻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惯性开启机构及带扣组件
本申请涉及安全带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惯性开启机构及带扣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参见图1至图3所示,安全带系统中,在锁舌1’受到拉力F时(如图3),锁闩2’也会受到锁舌的拉力,并且由于锁闩2’的结构会产生a方向的移动(如图3),通过配重块3’的一端设计的(如图2和图3)凹抓结构,来限制锁销4’和锁闩2’向a方向的移动,防止锁销4’和锁闩2’在锁舌1’的作用力下移动,但此种结构的配重块3’尺寸大,导致与其配合的其他构件尺寸增大,即安全带插座整体所占的空间增大,进而也额外增加了生产成本,此外,由于凹抓结构的存在,在锁舌插入及不插入的状态下,在沿着槽型座的高度方向上,按钮相对于槽型座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即使得按钮相对于安全带插座的罩壳在高度方向上存在差异,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安全带插座的防惯性开启机构无法同时满足有效防止惯性开启,且体积小巧,以及在锁舌插入及不插入状态下,保持按钮相对于罩壳在高度方向上无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惯性开启机构及带扣组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惯性开启机构,用于带扣组件,所述带扣组件包括锁舌、槽型座、组装在所述槽型座上的按钮以及锁闩,所述按钮与所述槽型座形成安装腔,所述锁舌能够插设进所述安装腔内并运动至极限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惯性开启机构包括:第一枢转件和第二枢转件,用于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槽型座上;/n在所述锁舌插设进所述安装腔并运动至所述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枢转件将所述锁闩压抵所述锁舌并锁定所述锁舌,所述第二枢转件和所述第一枢转件卡接在一起,使得限制所述锁闩顶开所述第二枢转件释放所述锁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惯性开启机构,用于带扣组件,所述带扣组件包括锁舌、槽型座、组装在所述槽型座上的按钮以及锁闩,所述按钮与所述槽型座形成安装腔,所述锁舌能够插设进所述安装腔内并运动至极限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惯性开启机构包括:第一枢转件和第二枢转件,用于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槽型座上;
在所述锁舌插设进所述安装腔并运动至所述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枢转件将所述锁闩压抵所述锁舌并锁定所述锁舌,所述第二枢转件和所述第一枢转件卡接在一起,使得限制所述锁闩顶开所述第二枢转件释放所述锁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惯性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转件和所述第二枢转件中的一者中形成有卡钩,另一者形成有卡槽,所述卡钩与所述卡槽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惯性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枢转件包括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的导向部、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
其中,在所述第二枢转件组装在所述槽型座上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部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槽型座上;所述第二连接部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按钮的安装槽内;
所述导向部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一端,且所述导向部用于当所述主体以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支点相对所述按钮转动时插设于所述按钮上开设的安装口内进行导向;
在所述第二枢转件形成有卡钩时,所述卡钩形成于所述主体的另一端;在所述第二枢转件形成有卡槽时,所述卡槽形成于所述主体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惯性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所述导向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


5.一种带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惯性开启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扣组件还包括所述槽型座、所述按钮、所述锁闩、所述锁舌以及滑动件;
其中,所述按钮组装在所述槽型座的一端上,并能够沿着所述槽型座滑动;所述锁闩组装在所述槽型座的相对的另一端上,且所述锁闩延伸至所述按钮的内部的中空区域内;
所述锁闩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晏殊王雅卓吴明伟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金杯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