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SubduralHematom,CSDH)是指由于外伤或者机体自身因素导致颅内持续出血,血液集聚在硬脑膜下腔,受伤3周以上出现症状,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多发疾病之一。研究发现CSDH在老年人群中高发,其发病率约占颅内血肿的10%,硬膜下血肿的25%,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颅内压增高,少数患者可有偏瘫、失语和癫痫发作等神经功能症状。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发展及人均寿命提高,此病逐渐成为影响广大人群的主要危害之一。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在祖国医学中无具体病名,但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为中医的“中风(出血性)”、“大厥”、“眩晕”、“血症”等范涛的一类疾病,病位在脑。《素问.调经论》曰:“孙络外溢,则有留血”;《灵枢·贼风》云:“若有所坠堕,恶血留内而不去”;巢元方在《诸病源侯论》卷之一第十三篇偏枯候中言:“风偏枯者,由血气偏虚,則腠理开,受於风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按照重量份数包括黄芪15~30g;川芎15~30g;生地9~18g;西洋参9~18g;珠子参9~18g;黄精9~18g;桂枝9~18g;扭子七3~6g;红毛七3~6g;桃儿七3~6g;地龙3~6g;鹿角胶3~6g;甘草3~6g。/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按照重量份数包括黄芪15~30g;川芎15~30g;生地9~18g;西洋参9~18g;珠子参9~18g;黄精9~18g;桂枝9~18g;扭子七3~6g;红毛七3~6g;桃儿七3~6g;地龙3~6g;鹿角胶3~6g;甘草3~6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按照重量份数包括黄芪15g;川芎15g;生地9g;西洋参9g;珠子参9g;黄精9g;桂枝9g;扭子七3g;红毛七3g;桃儿七3g;地龙3g;鹿角胶3g;甘草3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按照重量份数包括黄芪20g;川芎20g;生地12g;西洋参12g;珠子参12g;黄精12g;桂枝12g;扭子七4g;红毛七4g;桃儿七4g;地龙4g;鹿角胶4g;甘草4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按照重量份数包括黄芪30g;川芎30g;生地18g;西洋参18g;珠子参18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小璇,梁格婷,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