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诱导的磁性纳米粒子靶向热疗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靶向热疗
,具体涉及一种电磁诱导的磁性纳米粒子靶向热疗床。
技术介绍
磁性纳米粒子靶向热疗技术是一种非侵入式热疗技术,它是利用生物溶相体磁性纳米粒子流体通过注射方式注入脉管系统或者通过吸收的方式渗透到血管及细胞组织,而通常采用的是磁性纳米粒子的功能化携带特定抗体使之对肿瘤细胞自主靶向,这种方法作用十分缓慢,疗效不太理想。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对热更为敏感,将肿瘤组织温度升高到42~45℃时,将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但是如何高效诱导磁性纳米粒子在活体内部进行准确靶向定位,保证磁感应温度的精确侦测和调控是热疗法真正临床应用亟待解决的一大技术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电磁诱导的磁性纳米粒子靶向热疗床,解决现有技术中磁性纳米粒子在活体内部靶向定位的精度和速度均不高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磁诱导的磁性纳米粒子靶向热疗床,包括电磁诱导及热疗机构、伺服机构、人体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诱导的磁性纳米粒子靶向热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诱导及热疗机构、伺服机构、人体平台机构以及智能控制装置;/n所述电磁诱导及热疗机构包括电磁发射线圈、交变激磁线圈、变频驱动器以及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变频驱动器电连接,所述智能控制装置与所述变频驱动器电连接,并通过控制所述变频驱动器产生直流电或交流电,所述变频驱动器与所述电磁发射线圈电连接,并施加直流电至所述电磁发射线圈,从而产生定向磁场,所述变频驱动器与所述交变激磁线圈电连接,并施加交流电至所述交变激磁线圈,从而产生交变磁场;/n所述智能控制装置与所述伺服机构电连接,所述伺服机构与所述人体平台机构连接,并驱动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诱导的磁性纳米粒子靶向热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诱导及热疗机构、伺服机构、人体平台机构以及智能控制装置;
所述电磁诱导及热疗机构包括电磁发射线圈、交变激磁线圈、变频驱动器以及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变频驱动器电连接,所述智能控制装置与所述变频驱动器电连接,并通过控制所述变频驱动器产生直流电或交流电,所述变频驱动器与所述电磁发射线圈电连接,并施加直流电至所述电磁发射线圈,从而产生定向磁场,所述变频驱动器与所述交变激磁线圈电连接,并施加交流电至所述交变激磁线圈,从而产生交变磁场;
所述智能控制装置与所述伺服机构电连接,所述伺服机构与所述人体平台机构连接,并驱动所述人体平台机构移动至所述定向磁场以及交变磁场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诱导的磁性纳米粒子靶向热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驱动器包括变频器、可调稳压驱动器以及桥式驱动器,所述变频器通过所述可调稳压驱动器与所述电磁发射线圈电连接,所述变频器通过所述桥式驱动器与所述交变激磁线圈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诱导的磁性纳米粒子靶向热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发射线圈以及交变激磁线圈均绕设于导磁体上,所述导磁体呈“C”型,所述导磁体的两端的导磁面的面积不同,所述电磁发射线圈以及交变激磁线圈靠近所述导磁体上导磁面面积大的一端;
通过所述变频驱动器施加直流电至所述电磁发射线圈,使得所述导磁体的两端之间产生定向磁场;通过所述变频驱动器施加交流电至所述交变激磁线圈,使得所述导磁体的两端之间产生交变磁场,实现热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诱导的磁性纳米粒子靶向热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发射线圈以及所述交变激磁线圈同轴设置;
通过所述变频驱动器施加直流电至所述电磁发射线圈,使得所述电磁发射线圈内部产生定向磁场;通过所述变频驱动器施加交流电至所述交变激磁线圈,使得所述交变激磁线圈内部产生交变磁场实现热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诱导的磁性纳米粒子靶向热疗床,...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