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裴亚专利>正文

一种婴幼儿排痰引流体位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863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幼儿排痰引流体位座,包括拱形的支撑板,支撑板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支撑板的右端设置有第一弧形口,支撑板的右端铰接有调节板,调节板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弧形口,调节板的右端部开设有过腿孔,调节板的底部与支撑腿之间铰接有可调伸缩杆,可调伸缩杆的上端部与调节板的底部铰接、下端部与支撑腿铰接,第一弧形口和第二弧形口及支撑板与调节板的铰接位置均设置有防护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支撑板能够实现俯卧式体位引流,通过调节板能够实现坐立式体位引流,有效解决婴幼儿排痰引流时的体位无法固定的问题,使体位引流的婴幼儿更加舒适、减少痛苦和哭闹,使护理工作顺利开展。

A posture seat for expectoration and drainage in inf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幼儿排痰引流体位座
本技术涉及体位座
,特别是指一种婴幼儿排痰引流体位座。
技术介绍
体位引流是指对分泌物的重力引流,主要促进脓痰的排出,使病肺处于高位,其引流支气管的开口向下,促使痰液借重力作用,顺体位引流气管咳出,有助于痰液的引流。体位引流应配合使用一些胸部手法治疗。如拍背、振颤等,多能获得明显的临床效果。治疗者可参照X线胸片跟踪肺内分泌物的方法,并通过血气分析监测肺内分泌物清除效果,提供氧合的客观数据。对于成人引流操作比较简单,但是对婴幼儿进行引流时,由于婴幼儿自己无法完成坐立,即使稍大一点的孩子也不能很好的完成与医生的配合,给医生的引流工作增大了一定的难度。传统的婴幼儿需要引流时,一般采用俯卧位,使孩子趴在大人腿上或者在孩子身下垫个枕头,这不仅会造成孩子不舒服,而且无法控制引流时体位俯卧的弧度,且支撑位质软导致护士采用拍背引流排痰时振颤力度小,导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婴幼儿排痰引流体位座,解决了对婴幼儿进行体位引流时配合度低且引流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婴幼儿排痰引流体位座,包括拱形的支撑板,支撑板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拱形的支撑板能够直接与体位引流所需的拱形体位所匹配,省去了传统体位引流时在婴幼儿体下垫各种垫层的复杂操作,同时也避免了使婴幼儿配合体位的繁琐操作,将婴幼儿直接放置在支撑板上即可进行体位引流;支撑板的右端设置有第一弧形口,第一弧形口可以与婴幼儿的脖颈相适配,既能够避免婴幼儿头部来回晃动无法相对固定,又能够使引流通道顺畅;支撑板的右端铰接有调节板,调节板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弧形口,调节板的右端部开设有过腿孔。过腿孔可以对婴幼儿的腿部进行相对固定,当需要进行体位引流时,使婴幼儿俯趴在支撑板上,腿部伸进过腿孔即可;调节板的底部与支撑腿之间铰接有可调伸缩杆,可调伸缩杆的上端部与调节板的底部铰接、下端部与支撑腿铰接。使用可调伸缩杆可以调节调节板相对支撑板之间的角度,即能够调节调节板的倾斜角度;对于能够坐立的幼儿可以直接坐在支撑板上,腿部同样伸进过腿孔,前胸贴靠在调节板上即可,通过调整调节板的倾斜角度,能够找到最为合适的引流体位。所述第一弧形口和第二弧形口及支撑板与调节板的铰接位置均设置有防护垫,第一弧形口和第二弧形口位置的防护垫能够对婴幼儿的脖颈处进行保护,支撑板与调节板铰接位置的防护垫能够防止铰接处夹伤婴幼儿。或者所述可调伸缩杆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与外接电源或蓄电池相连。或者所述可调伸缩杆包括与调节板铰接的第一内螺纹筒、与支撑腿铰接的第二内螺纹筒,第一内螺纹筒和第二螺纹筒通过双头螺柱相连,双头螺柱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通过旋拧双头螺柱即可调整调节板的倾斜角度。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腿包括右端支撑腿和左端支撑腿,左端支撑腿设置在支撑板下方靠近调节板的一侧,右端支撑腿设置支撑板下方靠近第一弧形口的一侧,所述可调伸缩杆的下端部铰接在左端支撑腿上;所述右端支撑腿下方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通过膨胀螺栓与地板固定相连,能够防止体重较大的儿童贴靠在调节板上进行体位引流时,支撑板的右端部意外翘起。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左端部焊接有固定筒,固定筒内设置有转动轴,固定筒的外壁设置有弧形孔,所述调节板的右端部设置有穿过弧形孔与转动轴焊接固定的连接板。固定筒与转动轴相互配合的铰接结构及焊接固定方式,充分保证了婴幼儿贴靠在调节板上进行拍背引流的结构可靠性。本技术通过支撑板能够实现俯卧式体位引流,通过调节板能够实现坐立式体位引流,有效解决婴幼儿排痰引流时的体位无法固定的问题,使体位引流的婴幼儿更加舒适、减少痛苦和哭闹,使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另外,本技术能够调节坐立式体位引流的倾斜角度,进一步加强了体位引流的可靠性。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婴幼儿护理行业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图4为支撑板与调节板铰接相连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婴幼儿排痰引流体位座,如图1所示,包括拱形的支撑板1,支撑板1下方焊接固定有支撑腿2。拱形的支撑板1能够直接与卧式体位引流所需的拱形体位所匹配,省去了传统体位引流时在婴幼儿体下垫各种垫层的复杂操作,同时也避免了使婴幼儿配合体位引起烦躁哭泣,将婴幼儿直接放置在支撑板1上即可进行体位引流。如图2所示,支撑板1的右端设置有第一弧形口1-1,第一弧形口1-1可以与婴幼儿的脖颈相适配,既能够避免在护理人员扣打婴幼儿背部时,婴幼儿头部来回晃动无法相对固定,充分保证引流通道顺畅。所述支撑板1的右端铰接有调节板3,调节板3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弧形口3-1,调节板3是对能够进行坐立的婴儿设计的坐立式体位引流功能板,第二弧形口3-1用于在坐立式体位引流时对婴儿的头部进行固定。调节板3的右端部开设有过腿孔3-2,过腿孔3-2可以对婴幼儿的腿部进行相对固定,当需要进行体位引流时,使婴幼儿俯趴在支撑板1上,腿部伸进过腿孔3-2即可。如图1和图3所示,调节板3底部与支撑腿2之间铰接有可调伸缩杆4,可调伸缩杆4的上端部与调节板3的底部铰接、下端部与支撑腿2铰接。使用可调伸缩杆4可以调节调节板3相对支撑板1之间的角度,即能够调节调节板3的倾斜角度。对于能够坐立的幼儿可以直接坐在支撑板1上,腿部同样伸进过腿孔3-2,前胸贴靠在调节板3上即可,通过调整调节板3的倾斜角度,能够找到最为合适的引流体位。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弧形口1-1和第二弧形口3-1及支撑板1与调节板3的铰接位置均设置有防护垫6,第一弧形口1-1和第二弧形口3-1位置的防护垫6能够对婴幼儿的脖颈处进行保护,支撑板1与调节板3铰接位置的防护垫6能够防止铰接处夹伤婴幼儿。所述可调伸缩杆4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与外接电源相连。需要调整调节板3的倾斜角度时,控制电动推杆伸缩即可。电动推杆可选用余姚市兴欧特传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TX01、TX02、TX02A等同系列中的任意一款。实施例2,一种婴幼儿排痰引流体位座,所述可调伸缩杆4设计为手动调节结构,包括与调节板3铰接的第一内螺纹筒、与支撑腿2铰接的第二内螺纹筒,第一内螺纹筒和第二螺纹筒通过双头螺柱相连,双头螺柱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通过旋拧双头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幼儿排痰引流体位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拱形的支撑板(1),支撑板(1)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支撑板(1)的右端设置有第一弧形口(1-1),支撑板(1)的右端铰接有调节板(3),调节板(3)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弧形口(3-1),调节板(3)的右端部开设有过腿孔(3-2),调节板(3)的底部与支撑腿(2)之间铰接有可调伸缩杆(4),可调伸缩杆(4)的上端部与调节板(3)的底部铰接、下端部与支撑腿(2)铰接,所述第一弧形口(1-1)和第二弧形口(3-1)及支撑板(1)与调节板(3)的铰接位置均设置有防护垫(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幼儿排痰引流体位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拱形的支撑板(1),支撑板(1)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支撑板(1)的右端设置有第一弧形口(1-1),支撑板(1)的右端铰接有调节板(3),调节板(3)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弧形口(3-1),调节板(3)的右端部开设有过腿孔(3-2),调节板(3)的底部与支撑腿(2)之间铰接有可调伸缩杆(4),可调伸缩杆(4)的上端部与调节板(3)的底部铰接、下端部与支撑腿(2)铰接,所述第一弧形口(1-1)和第二弧形口(3-1)及支撑板(1)与调节板(3)的铰接位置均设置有防护垫(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排痰引流体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伸缩杆(4)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与外接电源或设置在支撑腿(2)上的蓄电池(7)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排痰引流体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伸缩杆(4)包括与调节板(3)铰接的第一内螺纹筒、与支撑腿(2)铰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亚明静祎郭礼宋瑞王景伟
申请(专利权)人:裴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