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组装用钢架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48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棚组装用钢架单元,包括:链条以及链条的两端连接的基柱,链条由若干首尾相互铰接的拱形杆组成,每个拱形杆的侧壁上沿自身的长度方向上均设有凹槽,每个凹槽均位于链条的同侧,链条的其中一端设有挂钩,挂钩上固定绳子的一端,链条的另一端设有螺旋收缩杆,螺旋收缩杆的侧壁上设有贯穿自身的通孔;在拱形杆上铺设覆膜时,将绳子经覆膜上表面后穿过通孔并缠绕固定螺旋收缩杆上,经旋转螺旋收缩杆将绳子牵引拉伸至绳子位于凹槽内。整个钢架单元多处使用铰接、插销以及螺丝螺母等固定方式,避免了焊接对装置的完全定型,固定方式轻松,且凹槽设置以及绳子的拉伸配合极大的减少了固定大棚覆膜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棚组装用钢架单元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工大棚,尤其涉及一种大棚组装用钢架单元。
技术介绍
在农业上广泛使用的大棚,用于种植蔬菜、食用菌等各种农作物。这些大棚主要是拱形结构和半拱形结构。目前使用的各种大棚的钢架结构部分都是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这种大棚使用地点和情况受到局限,且焊接的过程费时费力,再利用率差,且现有的大棚覆膜的固定相对密集或杂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为此提供了一种大棚组装用钢架单元,对于该单元的使用,能够减少大棚组装过程中的焊接,且该大棚的组件相对均为易拆卸解构,提高了整体组件的回收率,且单元上的凹槽和经拉伸牵引至凹槽内的绳子能够将表面的覆膜固定,降低了覆膜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棚组装用钢架单元。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棚组装用钢架单元,包括:链条以及所述链条的两端连接的基柱,所述链条由若干首尾相互铰接的拱形杆组成,每个所述拱形杆的侧壁上沿自身的长度方向上均设有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均位于所述链条的同侧,所述链条的其中一端设有挂钩,所述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棚组装用钢架单元,包括:链条以及所述链条的两端连接的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由若干首尾相互铰接的拱形杆组成,每个所述拱形杆的侧壁上沿自身的长度方向上均设有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均位于所述链条的同侧,所述链条的其中一端设有挂钩,所述挂钩上固定绳子的一端,所述链条的另一端设有螺旋收缩杆,所述螺旋收缩杆的侧壁上设有贯穿自身的通孔;/n在所述拱形杆上铺设覆膜时,将绳子经所述覆膜上表面后穿过所述通孔并缠绕固定所述螺旋收缩杆上,经旋转所述螺旋收缩杆将所述绳子牵引拉伸至所述绳子位于所述凹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组装用钢架单元,包括:链条以及所述链条的两端连接的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由若干首尾相互铰接的拱形杆组成,每个所述拱形杆的侧壁上沿自身的长度方向上均设有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均位于所述链条的同侧,所述链条的其中一端设有挂钩,所述挂钩上固定绳子的一端,所述链条的另一端设有螺旋收缩杆,所述螺旋收缩杆的侧壁上设有贯穿自身的通孔;
在所述拱形杆上铺设覆膜时,将绳子经所述覆膜上表面后穿过所述通孔并缠绕固定所述螺旋收缩杆上,经旋转所述螺旋收缩杆将所述绳子牵引拉伸至所述绳子位于所述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组装用钢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和所述基柱之间设有立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组装用钢架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钊余超然陈潇张白鸽何裕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