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整流和功率因数校正复用功能的充电电路及充电器
本申请属于电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整流和功率因数校正复用功能的充电电路及充电器。
技术介绍
随着当代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电路设计和电源控制引起来人们的关注,由于电子设备需要接入稳定的电能才能够实现特定的电路功能,因此技术人员对于电能进行转换,以满足各种类型电子设备的实际供电需求,经过转换后的电能能够完全满足电子设备的额定电能功率,电子设备的充电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电子设备的实用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电子设备接入安全的电能以长期维持额定的运行状态。传统技术在对于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控制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复杂的电路来实现电能转换,并且其电能调节的功能单一,操作步骤复杂,充电成本较高;比如对于充电器而言,传统技术需要一个高频变压器进行功率传递,但是变压器体积受限于开关频率,理论上开关频率越高,体积可以做越小,由于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受限,变压器的调压范围较窄,其需要一个系统主控制器进行电能集中控制,导致整个充电器的体积过大,并且变压器无法实现功率校正功能,转换后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整流和功率因数校正复用功能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与交流电源连接,被配置为接入所述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电信号,并依序对所述交流电信号进行功率因数校正和整流处理后,得到第一直流电信号的复用组件;/n与所述复用组件连接,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直流电信号进行升压得到第二直流电信号的升压组件;以及/n与所述复用组件、所述升压组件与待充电设备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交流电信号的相位对所述第二直流电信号进行降压,以对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充电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整流和功率因数校正复用功能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交流电源连接,被配置为接入所述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电信号,并依序对所述交流电信号进行功率因数校正和整流处理后,得到第一直流电信号的复用组件;
与所述复用组件连接,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直流电信号进行升压得到第二直流电信号的升压组件;以及
与所述复用组件、所述升压组件与待充电设备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交流电信号的相位对所述第二直流电信号进行降压,以对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充电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用组件包括:
第一晶闸管、第二晶闸管、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二二极管;
其中,所述第一晶闸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二晶闸管的阴极共接于所述交流电源,所述第一晶闸管的门极将用于接入第一脉冲调制信号,所述第二晶闸管的门极用于接入第二脉冲调制信号;
所述第一晶闸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升压组件,所述第二晶闸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升压组件;
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以及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导通端共接于所述充电组件,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充电组件,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导通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导通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地;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导通端、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共接于所述充电组件,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充电组件;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用于接入第三脉冲调制信号,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用于接入第四脉冲调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二开关管为NPN型三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组件包括:
第三晶闸管、第四晶闸管以及直流电源;
所述第三晶闸管的阴极接所述复用组件及所述充电组件,所述第三晶闸管的阳极接所述直流电源的阳极,所述第三晶闸管的门极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猛,蔡火圆,刘玲,
申请(专利权)人:麦特科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