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容量混合整流充电桩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容量混合整流充电桩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车辆数量的迅速增长,电动车辆的充电需求亦随之增加,从而大众对充电桩的质量和控制提出了严格要求。充电桩中整流器的性能对充电桩工作环境的电能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现有的充电桩技术中,基于单开关三相升压整流器(singleswitchthree-phaseboostrectifier,SSTPBR)的充电桩具有高效、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优点,但同时也具有低功率因数和高谐波率的缺点。如何提供一种既具有高效、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高功率因数和低成本、低谐波率的整流器成为了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大容量混合整流充电桩及其控制方法。一种大容量混合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容量混合整流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充电桩本体上的混合整流器,所述混合整流器包括第一整流器和第二整流器,所述第一整流器与所述第二整流器并联;其中,所述第一整流器为单开关三相升压整流器,所述第二整流器为维也纳整流器。上述大容量混合整流充电桩,包括混合整流器。其中,所述混合整流器包括第一整流器和第二整流器,所述第一整流器为单开关三相升压整流器,所述第二整流器为维也纳整流器,所述第一整流器与所述第二整流器并联,所述第一整流器、第二整流器的输入端均与交流电源连接。通过将具有高功率因数和低谐波率优点的维也纳整流器与单开关三相升压整流器结合,可以使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容量混合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容量混合整流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充电桩本体上的混合整流器,所述混合整流器包括第一整流器和第二整流器,所述第一整流器与所述第二整流器并联;其中,所述第一整流器为单开关三相升压整流器,所述第二整流器为维也纳整流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容量混合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容量混合整流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充电桩本体上的混合整流器,所述混合整流器包括第一整流器和第二整流器,所述第一整流器与所述第二整流器并联;其中,所述第一整流器为单开关三相升压整流器,所述第二整流器为维也纳整流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混合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整流器还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其中,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正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容量混合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整流器的输入端与三相电源连接,所述三相电源包括第一相电源、第二相电源、第三相电源,所述第一整流器包括第一开关器件、第二开关器件、第三开关器件、第四开关器件、第五开关器件、第六开关器件、第七开关器件、第八开关器件、第九开关器件、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相电源和所述第四开关器件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相电源和所述第五开关器件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相电源和所述第六开关器件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器件、所述第二开关器件、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负极均与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第七开关器件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七开关器件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的负极与所述第八开关器件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八开关器件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开关器件、第五开关器件和第六开关器件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九开关器件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七开关器件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九开关器件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八开关器件的负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容量混合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整流器包括第十开关器件、第十一开关器件、第十二开关器件、第十三开关器件、第十四开关器件、第十五开关器件、第十六开关器件、第十七开关器件、第十八开关器件、第十九开关器件、第二十开关器件、第二十一开关器件、第二十二开关器件、第二十三开关器件、第二十四开关器件、第二十五开关器件、第二十六开关器件、第二十七开关器件、第二十八开关器件、第二十九开关器件、第三十开关器件、第三电感、第四电感、第五电感、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其中,
所述第三电感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相电源连接,所述第三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十开关器件的正极和所述第十一开关器件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四电感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相电源连接,所述第四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十四开关器件的正极和所述第十五开关器件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五电感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相电源连接,所述第五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十八开关器件的正极和所述第十九开关器件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十开关器件的负极、所述第二十八开关器件的集电极和所述第十二开关器件的负极均与所述第二十二开关器件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一开关器件的正极、第二十八开关器件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十三开关器件的正极均与所述第二十五开关器件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十二开关器件的正极、和所述第十三开关器件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十四开关器件的负极、所述第二十九开关器件的集电极和所述第十六开关器件的负极均与所述第二十三开关器件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五开关器件的正极、第二十九开关器件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十七开关器件的正极均与所述第二十六开关器件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十六开关器件的正极、和所述第十七开关器件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十八开关器件的负极、所述第三十开关器件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十开关器件的负极均与所述第二十四开关器件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九开关器件的正极、第三十开关器件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二十一开关器件的正极均与所述第二十七开关器件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十开关器件的正极、和所述第二十一开关器件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二十二开关器件、所述第二十三开关器件、第二十四开关器件的负极依次连接的连接点作为所述第二整流器的正极,并与所述第一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宇明,罗欣儿,卢旭,李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