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科教学用切开缝合练习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练习模具,具体为一种外科教学用切开缝合练习模具,属于医用教学设备
技术介绍
在外科手术时,切开缝合属于基本操作,但对于一些实习医生,不能够较好的掌握切开缝合的操作要点,需要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教学。而在教学时,仅仅靠实际手术视频或幻灯片进行教学,无法让实习医生进行实际操作,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因此需要专门的练习模具以供教学练习。而对于现有的练习模具,其一、往往是将仿真皮肤放置在操作台上进行教学或练习,而教学医生身高存在差距,因此在教学操作时,会由于操作台的高度不适合而不利于教学演示,其二、不能够对教学用的仿真皮肤进行固定,因此容易造成切开或缝合时造成失误,影响教学以及练习,其三、在实习医生进行练习时,需要进行多次练习才能掌握技巧,因此需要经常更换新的仿真皮肤,较为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外科教学用切开缝合练习模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外科教学用切开缝合练习模具,包括底座、支撑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科教学用切开缝合练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外杆(2)、支撑内杆(3)、紧固螺栓(4)、安置架(5)、侧板(6)、横杆(7)、轴承(8)、转杆(9)、外螺纹(10)、固定螺母(11)、医用仿真皮肤(12)、卡槽(13)、压板(14)、卡条(15)和固定块(16);所述底座(1)位于该练习模具的底端,且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中心处竖直焊接固定有支撑外杆(2),所述支撑内杆(3)的一端安插在支撑外杆(2)顶端开设的通槽内,所述支撑内杆(3)的另一端通过焊接与安置架(5)连接在一起,且所述支撑内杆(3)与支撑外杆(2)的连接处通过紧固螺栓(4)进行固定,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科教学用切开缝合练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外杆(2)、支撑内杆(3)、紧固螺栓(4)、安置架(5)、侧板(6)、横杆(7)、轴承(8)、转杆(9)、外螺纹(10)、固定螺母(11)、医用仿真皮肤(12)、卡槽(13)、压板(14)、卡条(15)和固定块(16);所述底座(1)位于该练习模具的底端,且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中心处竖直焊接固定有支撑外杆(2),所述支撑内杆(3)的一端安插在支撑外杆(2)顶端开设的通槽内,所述支撑内杆(3)的另一端通过焊接与安置架(5)连接在一起,且所述支撑内杆(3)与支撑外杆(2)的连接处通过紧固螺栓(4)进行固定,所述侧板(6)与横杆(7)构成医用仿真皮肤(12)的固定框,所述横杆(7)呈水平状分别与左右两个侧板(6)的四角处进行连接,其中一个所述侧板(6)的外壁中心处通过轴承(8)与安置架(5)进行连接,另一个所述侧板(6)的外壁中心处与转杆(9)通过焊接固定安置在一起,所述转杆(9)的另一端穿过安置架(5)位于安置架(5)的外侧,且所述转杆(9)上开设有外螺纹(10),所述固定螺母(11)套在转杆(9)上并于外螺纹(10)进行咬合连接,且所述固定螺母(11)紧贴在安置架(5)的外侧壁,所述医用仿真皮肤(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璟辉,傅志仁,宋少华,滕飞,董家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