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NB-IOT的冷链物流监测、报警和跟踪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7053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NB‑IOT的冷链物流监测、报警和跟踪系统,包括现场温湿度采集和发送终端、NB‑IOT基站、冷链物流云平台、防火墙、监测人员终端和冷链物流监测中心,多个现场温湿度采集和发送终端分布于冷链物流的各个现场,各现场温湿度采集和发送终端分别与NB‑IOT基站无线连接,所述的NB‑IOT基站连接冷链物流云平台,所述的冷链物流云平台连接防火墙,所述的防火墙通过互联网分别连接监测人员终端、冷链物流监测中心,所述的现场温湿度采集和发送终端包括NB‑IOT通信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动监测、跟踪、报警,节约成本,避免监测人员疲劳懈怠和主观干扰弊端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NB-IOT的冷链物流监测、报警和跟踪系统
本技术涉及及冷链物流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NB-IOT的冷链物流监测、报警和跟踪系统。
技术介绍
冷链物流(ColdChainLogistics),泛指冷藏冷冻类物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和一定湿度条件的环境下,以保证物品质量,减少物品损耗。例如,生物制剂、临床材料、药品往往在生产、储存、运送和销售过程中对环境(如温湿度)具有严格的要求,周围环境稍有异常就会变质。但由于现有的冷链物流缺乏成熟的物品监测、报警和跟踪系统,物品在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环境异常、物品丢失或运输延迟等情况,很难得到及时处理,事后也难以追踪,更无法问责。若采用传统的人工跟随监测,不仅费时耗力,且存在监测人员疲劳懈怠和主观干扰等弊端。特别地,某些物品的存储和运输条件(如超低温、有辐射)不允许监测人员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中,在冷链物流过程中形成了监测、报警和跟踪的盲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NB-IOT的冷链物流监测、报警和跟踪系统。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NB-IOT的冷链物流监测、报警和跟踪系统,包括现场温湿度采集和发送终端、NB-IOT基站、冷链物流云平台、防火墙、监测人员终端和冷链物流监测中心,多个现场温湿度采集和发送终端分布于冷链物流的各个现场,各现场温湿度采集和发送终端分别与NB-IOT基站无线连接,所述的NB-IOT基站连接冷链物流云平台,所述的冷链物流云平台连接防火墙,所述的防火墙通过互联网分别连接监测人员终端、冷链物流监测中心,所述的现场温湿度采集和发送终端包括NB-IOT通信装置。优选地,所述的现场温湿度采集和发送终端还包括微控制器、与微控制器分别连接的温湿度传感器、GPS定位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及用以实现报警的蜂鸣器,所述的NB-IOT通信装置连接微控制器。优选地,所述的冷链物流监测中心包括接入Internet的DELLR940机架式服务器,所述的冷链物流云平台采用OneNET平台。优选地,所述的监测人员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优选地,所述的微控制器采用STM32F103芯片。优选地,所述的NB-IOT通信装置选用M5310-A。优选地,所述的GPS定位装置采用AT6558。优选地,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采用DHT11。优选地,所述的蜂鸣器采用有源蜂鸣器。优选地,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采用LCD160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现场温湿度采集和发送终端设有温湿度传感器、GPS定位装置、微控制器,无需监测人员现场跟随,可自动完成物品在冷链运输过程中的位置、时间和环境温湿度等信息的采集,节约了时间成本,避免了监测人员疲劳懈怠和主观干扰等弊端等问题;2、本技术的现场温湿度采集和发送终端设有NB-IOT通信装置,NB-IOT通信装置将现场温湿度采集和发送终端采集到的物品当前环境、位置和时间信息通过NB-IOT基站传送到冷链物流云平台,通过将NB-IOT应用于冷链物流的通信中,可扩大冷链物流的监测覆盖区域,使可接入的物品终端数量更多、数据量更大,且物品终端的成本和功耗得到了显著地降低;3、物品在冷链运输过程中的位置、时间和环境温湿度等信息保存在冷链物流云平台中,实现对物品冷链运输整个过程(包括运输环境、运输路线和时间)的实时跟踪和事后还原;4、物品在冷链运输过程中的位置、时间和环境温湿度等信息通过NB-IOT通信装置、NB-IOT基站的作用能够发送至监测人员终端、冷链物流监测中心,现场温湿度采集和发送终端还设有蜂鸣器,解决了冷链物流过程中监测、报警和跟踪的盲点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所示:1、现场温湿度采集和发送终端,2、温湿度传感器,3、GPS定位装置,4、微控制器,5、NB-IOT通信装置,6、液晶显示装置,7、蜂鸣器,8、NB-IOT基站,9、冷链物流云平台,10、防火墙,11、互联网,12、监测人员终端,13、冷链物流监测中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NB-IOT(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窄带物联网),具有广覆盖、低功耗、低成本和大容量的优势,能提供全面的蜂窝数据连接覆盖,支持待机时间较长的设备的联网,非常适合用于冷链物流中现场运输物品的连接和通信。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NB-IOT的冷链物流监测、报警和跟踪系统,包括现场温湿度采集和发送终端1、NB-IOT基站8、冷链物流云平台9、防火墙10、冷链物流监测中心13和监测人员终端12。现场温湿度采集和发送终端1,随附在冷链运输过程中的移动运输物品上,分布于冷链物流的各个现场,是本技术整个系统的前端。现场温湿度采集和发送终端1负责采集当前运输物品的环境温湿度、位置和时间信息,并将以上信息加上物品唯一的序列号通过NB-IOT基站8发送给冷链物流云平台9。现场温湿度采集和发送终端1包括温湿度传感器2、GPS定位装置3、微控制器4、NB-IOT通信装置5、液晶显示装置6和蜂鸣器7。微控制器4作为主控中心,与其他装置连接。NB-IOT通信装置5与NB-IOT基站8无线通信,NB-IOT基站8与冷链物流云平台9无线通信。冷链物流云平台9连接防火墙10,防火墙10通过互联网11与冷链物流监测中心13、监测人员终端12分别连接。优选地,作为控制核心的微控制器4选用STM32F103,运行现场环境数据采集和发送程序,负责实时采集、发送物品当前的环境、位置和时间等信息。GPS定位装置3选用AT6558,负责采集物品运输现场的位置和时间信息;温湿度传感器2选用DHT11,负责采集物品运输现场的温湿度信息。NB-IOT通信装置5选用M5310-A,负责将采集到物品当前环境、位置和时间信息通过NB-IOT基站8传送到冷链物流云平台9上。液晶显示装置6选用LCD1602,负责显示当前的温湿度、位置、时间和运行状态(正常/报警)信息。蜂鸣器7选用有源蜂鸣器7,负责当传输物品的环境温湿度异常时发出报警声。NB-IOT基站8,负责现场温湿度采集和发送终端1和冷链物流云平台9之间的数据传送。冷链物流云平台9,负责接收和存储由各个现场温湿度采集和发送终端1传来的物品物流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冷链物流监测中心13和监测人员可以在物流运输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也可以在物流运输过程后进行事后追查。优选地,冷链物流云平台9采用OneNET平台。防火墙10,负责隔离冷链物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NB-IOT的冷链物流监测、报警和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现场温湿度采集和发送终端(1)、NB-IOT基站(8)、冷链物流云平台(9)、防火墙(10)、监测人员终端(12)和冷链物流监测中心(13),多个现场温湿度采集和发送终端(1)分布于冷链物流的各个现场,各现场温湿度采集和发送终端(1)分别与NB-IOT基站(8)无线连接,所述的NB-IOT基站(8)连接冷链物流云平台(9),所述的冷链物流云平台(9)连接防火墙(10),所述的防火墙(10)通过互联网(11)分别连接监测人员终端(12)、冷链物流监测中心(13),所述的现场温湿度采集和发送终端(1)包括NB-IOT通信装置(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NB-IOT的冷链物流监测、报警和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现场温湿度采集和发送终端(1)、NB-IOT基站(8)、冷链物流云平台(9)、防火墙(10)、监测人员终端(12)和冷链物流监测中心(13),多个现场温湿度采集和发送终端(1)分布于冷链物流的各个现场,各现场温湿度采集和发送终端(1)分别与NB-IOT基站(8)无线连接,所述的NB-IOT基站(8)连接冷链物流云平台(9),所述的冷链物流云平台(9)连接防火墙(10),所述的防火墙(10)通过互联网(11)分别连接监测人员终端(12)、冷链物流监测中心(13),所述的现场温湿度采集和发送终端(1)包括NB-IOT通信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NB-IOT的冷链物流监测、报警和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现场温湿度采集和发送终端(1)还包括微控制器(4)、与微控制器(4)分别连接的温湿度传感器(2)、GPS定位装置(3)、液晶显示装置(6)及用以实现报警的蜂鸣器(7),所述的NB-IOT通信装置(5)连接微控制器(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NB-IOT的冷链物流监测、报警和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链物流监测中心(13)包括接入Internet的DELLR940机架式服务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益涵王春媛孔丽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