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驱动冷却红外光学滤光片轮导冷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990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20
一种自驱动冷却红外光学滤光片轮导冷机构,解决红外滤光片轮冷却问题的同时保证滤光片轮高速旋转工作;包括光轮冷板固定在滑台机构上,光轮冷板和滑台机构之间采用绝热垫块隔热;光轮冷板和导冷板之间通过柔性冷链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滑台机构向前驱动光轮冷板与滤光片轮进行紧密贴合对滤光片轮进行冷却降温,当冷却至目标温度后,再向后驱动光轮冷板与滤光片轮脱离,滤光片轮即可开始高速旋转工作,结构紧凑,便于集成于真空杜瓦箱体内,同时保证高效的导冷方式,滑台机构的步进电机可工作在真空低温环境下,整个机构具有高可靠性,适用于地面和机载红外冷光学系统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可靠地应用于红外冷光学探测系统中,大大提升红外探测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驱动冷却红外光学滤光片轮导冷机构
本技术涉及滤光片轮的冷却
,具体涉及一种自驱动冷却红外光学滤光片轮导冷机构。
技术介绍
红外光学系统中,滤光轮片起到关键的滤波作用,将不需要透过的波段过滤掉,从而达到更好的红外成像效果。随着红外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红外探测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红外冷光学技术成为提高红外探测灵敏度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红外冷光学技术是指采用被动制冷或主动制冷的方式将红外探测器前端的光学镜组冷却至一定的低温区,以降低镜组自身的背景热噪声干扰进而提高红外探测精度和灵敏度。滤光片安装于滤光片轮上,同样需要冷却,但滤光片轮在工作时是高速旋转的,为此本技术解决了滤光片轮的冷却问题,即在滤光片轮开始工作前对其进行冷却降温,降温完成后又不会影响滤光片轮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驱动冷却红外光学滤光片轮导冷机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红外滤光片轮冷却方式,同时保证制冷的同时又不影响滤光片轮高速旋转工作,能够有效可靠地应用于红外冷光学探测系统中,大大提升红外探测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驱动冷却红外光学滤光片轮导冷机构,其特征在于:/n包括滑台机构(1)、光轮冷板(2)、柔性冷链(4)、导冷板(5)和绝热垫块(6);/n所述光轮冷板(2)用于对待降温的滤光片轮(8)直接接触降温的;/n所述导冷板(5)直接与低温制冷机制冷端直接连接;/n所述光轮冷板(2)固定在滑台机构(1)上,并且光轮冷板(2)和滑台机构(1)之间采用绝热垫块(6)进行隔热;/n所述光轮冷板(2)和导冷板(5)之间通过柔性冷链(4)连接;/n其中,光轮冷板(2)与滤光片轮(8)贴合,然后开启低温制冷机制冷降温,低温制冷机制取的冷量传至导冷板(5),再通过柔性冷链(4)将冷量传至光轮冷板(2),光轮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驱动冷却红外光学滤光片轮导冷机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滑台机构(1)、光轮冷板(2)、柔性冷链(4)、导冷板(5)和绝热垫块(6);
所述光轮冷板(2)用于对待降温的滤光片轮(8)直接接触降温的;
所述导冷板(5)直接与低温制冷机制冷端直接连接;
所述光轮冷板(2)固定在滑台机构(1)上,并且光轮冷板(2)和滑台机构(1)之间采用绝热垫块(6)进行隔热;
所述光轮冷板(2)和导冷板(5)之间通过柔性冷链(4)连接;
其中,光轮冷板(2)与滤光片轮(8)贴合,然后开启低温制冷机制冷降温,低温制冷机制取的冷量传至导冷板(5),再通过柔性冷链(4)将冷量传至光轮冷板(2),光轮冷板(2)再将冷量传至滤光片轮(8);
滑台机构(1)经驱动可带动光轮冷板(2)进行前后往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驱动冷却红外光学滤光片轮导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轮冷板(2)通过设置光轮冷板支架(3)安装于滑台机构(1)上;
所述光轮冷板(2)和光轮冷板支架(3)之间设置绝热垫块(6);
所述光轮冷板支架(3)和滑台机构(1)之间也设置绝热垫块(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驱动冷却红外光学滤光片轮导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机构(1)是以步进电机(7)作为驱动源,可推动滑台台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峰罗高乔王波高维浩叶重张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