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交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尤其涉及一种将热介质的流量差异分配,以能够使通过在多个板之间形成为多层的热介质流路的热介质的流量和吸收热量得到均衡,从而可以抑制热介质的沸腾发生以及石灰析出的同时,可以提升传热效率的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用于供暖或热水的锅炉是一种利用热源加热供暖水或直供水(以下,统称为“热介质”),从而对所期望的区域进行供暖或供应热水的装置,其构成为包括用于使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燃烧的燃烧器以及用于将燃烧气体的燃烧热传递至热介质的热交换器。作为现有的与热交换器相关的现有技术的一例,在韩国授权专利第10-0813807号中公开了如下的热交换器:燃烧器位于中央,并且在燃烧器周围利用以线圈形态缠绕的热交换管构成。在所述现有技术文献中介绍的热交换器由于将管成型为较扁的形态,从而具有在压力被施加到传热介质部的情况下变形为圆形的问题,并且由于将管卷曲而制造,因此具有厚度变大的问题。并且,现有的热交换器由于热交换管以缠绕成线圈形态的结构形成于燃烧室的周围,因此燃烧气体与热介质之间的热交换仅在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热交换部,在多个层叠的板的内部相邻地交替形成有使热介质流动的热介质流路和使燃烧气体流动的燃烧气体流路,/n其中,所述热交换部包括:/n热介质差异分配部,使所述热介质的流量差异分配于并联的所述热介质流路,使通过所述热交换部的并联的热介质流路的热介质的流量和传递至所述板的吸收热量均衡。/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20 KR 10-2017-01756451.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交换部,在多个层叠的板的内部相邻地交替形成有使热介质流动的热介质流路和使燃烧气体流动的燃烧气体流路,
其中,所述热交换部包括:
热介质差异分配部,使所述热介质的流量差异分配于并联的所述热介质流路,使通过所述热交换部的并联的热介质流路的热介质的流量和传递至所述板的吸收热量均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介质差异分配部以如下方式差异分配热介质的流量:
相比于通过借由位于所述热交换部的内侧的板形成的热介质流路的热介质的流量,使通过借由所述多个板中构成所述热交换部的外壁的外围板形成的热介质流路的热介质的流量使相对较少的流量的热介质通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介质差异分配部构成为配备于所述热交换部的热介质出口侧的热介质出口管沿位于所述热介质出口侧的并联的所述热介质流路的一侧延伸的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介质出口管的下端部延伸而与借由所述外围板形成的热介质流路的排出端隔开间隙而位于所述热介质流路的排出端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热介质出口管形成有:
扩管部,与借由所述外围板形成的热介质流路的排出端隔开间隙而位于所述热介质流路的排出端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层叠的板一体地形成有:
显热交换部,利用借由燃烧器的燃烧产生的燃烧气体的显热对热介质进行加热;以及
潜热交换部,利用通过所述显热交换部的燃烧气体的潜热对热介质进行加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介质差异分配部与配备于所述显热交换部的热介质出口侧的热介质出口管位于相同的位置,并配备于所述显热交换部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潜热交换部的热介质流路并联形成。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仁喆,朴埈吉,
申请(专利权)人:庆东纳碧安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