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遮蔽部件的贴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507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贴合装置,其具有防止由于来自空气转向杆的流出空气的影响而导致异物附着于面板部件等的机构。贴合装置具备:光学膜输送线、面板部件输送线、用于转换光学膜的输送方向的空气转向杆、以及对来自空气转向杆的流出空气的流动进行控制的遮蔽部件。空气转向杆一边利用从输送面喷射的空气使光学膜从输送面浮起一边转换输送方向。空气从空气转向杆与由该空气转向杆转换输送方向的光学膜之间流出,遮蔽部件以该流出空气不扰乱贴合装置内的气流的方式对流出空气的流动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备遮蔽部件的贴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显示单元的制造,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备遮蔽部件的贴合装置,在通过使用空气转向杆转换光学膜的输送方向从而也能够设置于狭窄的空间的光学膜的贴合装置中,该遮蔽部件使来自空气转向杆的空气对光学膜、面板部件造成的不良影响降低。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光学显示单元的制造现场,代替将由其他设备预先切成片状的光学膜层叠体送入而贴合于面板部件的单张式的制造装置而采用辊对板方式(以下,称为RTP方式)的制造装置。在RTP方式的制造装置中,能够陆续送出带状光学膜层叠体,并在装置内在陆续送出的带状光学膜层叠体上加入切割线而形成片状的光学膜,并且能够从载体膜剥离片状光学膜而连续地贴合于面板部件。作为这样的RTP方式的制造装置,以往大多采用直线型的装置。直线型的制造装置是面板部件的输送路径、贴合于面板部件的两个面的光学膜的供给部、光学膜的输送路径、切割线的形成部、面板部件与光学膜片的贴合部等呈直线状配置的装置。在直线型的装置中,在将RTP方式以前所采用的单张式的制造装置更换为RTP方式的制造装置的情况下,产生了设置空间的制约问题。本申请的申请人以应对该问题为主要目的,提出了缩小装置整体的长度以及宽度从而也能够设置于狭窄的空间的紧凑的RTP方式的制造装置(以下,称为紧凑RTP装置)(专利文献1)。在紧凑RTP装置中,构成为贴合于面板部件的两个面的两个光学膜的输送路径的一部分上下重叠,能够在膜输送路径的中途配置空气转向杆。空气转向杆是能够一边利用从外周面喷出的空气的空气压力使光学膜浮起一边转换方向的装置。在使用空气转向杆的情况下,从空气转向杆的外周面喷射的空气会从空气转向杆与转换输送方向的光学膜之间流出。在空气转向杆的两端部从其外周面与光学膜之间流出的空气会扰乱贴合装置内的气流。若气流紊乱,则存在如下可能性:流出空气直接碰到面板部件输送线而导致异物附着于被输送的面板部件、光学膜,或者贴合装置内的异物被卷起而导致被卷起的异物经由输送线的输送机等结构部件间接地附着于面板部件、光学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28096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如下:在面板部件输送线以及光学膜输送线配置在空气转向杆的附近的贴合装置中,防止由于从空气转向杆和在该空气转向杆的输送面行进的光学膜之间流出的空气的影响而导致异物附着于面板部件输送线及由其输送的面板部件、以及光学膜输送线及由其输送的光学膜。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贴合装置,其用于将光学膜的片材贴合于面板部件的至少一个面。贴合装置具备:输送光学膜的光学膜输送线、输送面板部件的面板部件输送线、用于转换光学膜的输送方向的空气转向杆、以及对来自空气转向杆的流出空气的流动进行控制的遮蔽部件。空气转向杆配置在光学膜输送线的中途,一边利用从输送面喷射的空气使光学膜从输送面浮起一边转换输送方向。空气从空气转向杆与由该空气转向杆转换输送方向的光学膜之间流出,遮蔽部件以该流出空气不扰乱贴合装置内的气流的方式对流出空气的流动进行控制。在一实施方式中,在空气转向杆配置在面板部件输送线的上方的情况下,遮蔽部件配置在空气转向杆与面板部件输送线之间。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在空气转向杆配置在面板部件输送线的下方的情况下,遮蔽部件配置在空气转向杆与面板部件输送线之间。在这些实施方式中,遮蔽部件优选为至少具有能够覆盖面板部件输送线的面板部件输送部分的整个宽度的宽度的板状体。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在空气转向杆在比面板部件输送线的高度低的位置处配置于面板部件输送线的侧方的情况下,遮蔽部件在空气转向杆的上方配置在比面板部件输送线的高度低的位置。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在空气转向杆在比面板部件输送线的高度高的位置处配置于面板部件输送线的侧方的情况下,遮蔽部件在空气转向杆的下方配置在比面板部件输送线的高度高的位置。在一实施方式中,优选为,在空气转向杆配置在面板部件输送线的上方的情况下,贴合装置还具有气流生成部。气流生成部能够生成下降气流。下降气流在空气转向杆的宽度方向外方从上方朝向下方,流出空气与该下降气流一起在面板输送线的宽度方向外方朝向下方流动。在一实施方式中,气流生成部可以是配置在空气转向杆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上方并具备使向贴合装置内部供给的空气成为清洁空气的过滤器的进气构件,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气流生成部可以是配置在空气转向杆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上方的送风构件。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与以往的RTP方式的贴合装置相比,能够缩小装置整体的长度以及宽度并且也能够设置于更狭窄的空间的具备空气转向杆的紧凑的RTP方式的贴合装置的结构例的概略图,(a)是俯视图,(b)是(a)所示的箭头BB方向的向视图。图2是在具备空气转向杆的紧凑的RTP方式的贴合装置中,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遮蔽部件以及气流生成部及其配置的示意图,(a)是设置有遮蔽部件以及气流生成部的部分的俯视图,(b)是从面板部件的输送方向下游侧观察(a)的部分的主视图,(c)是(a)的部分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与图2对应的部分处的来自空气转向杆的流出空气的流动的示意图,(a)是从面板部件的输送方向下游侧观察没有遮蔽部件以及气流生成部的情况下的来自空气转向杆的流出空气的流动的主视图,(b)是其侧视图,(c)是从面板部件的输送方向下游侧观察具有遮蔽部件以及气流生成部的情况下的来自空气转向杆的流出空气的流动的主视图、(d)是其侧视图。图4是在具备空气转向杆的紧凑的RTP方式的贴合装置中,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遮蔽部件的配置的示意图,(a)是具有该遮蔽部件的部分的俯视图,(b)是从面板部件的输送方向下游侧观察(a)的部分的主视图,(c)是(a)的部分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与图4对应的部分处的来自空气转向杆的流出空气的流动的示意图,(a)是从面板部件的输送方向下游侧观察来自空气转向杆的流出空气的流动的主视图,(b)是其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贴合装置的结构)图1是表示与以往的RTP方式的贴合装置相比,能够进一步缩小装置整体的长度以及宽度,也能够设置于更狭窄的空间的贴合装置1的结构的一例的概略图。图1(a)是贴合装置1的俯视图,图1(b)是图1(a)中所示的箭头BB方向的向视图。贴合装置1具备空气转向杆23以及空气转向杆33,通过以贴合于面板部件的两个面的两个光学膜的输送路径的一部分上下重叠的方式构成,从而能够实现比以往的贴合装置更紧凑的外形。以下,说明贴合装置1的结构。贴合装置1具备:输送面板部件W的面板部件输送线10、在面板部件W的一个面W1(例如,薄膜晶体管(TFT)侧的面)上贴合光学膜F1的片材S1的贴合部40、以及在面板部件W的另一个面W2(例如,滤色器(CF)侧的面)上贴合光学膜F2的片材S2的贴合部50。贴合装置1还具备:供给光学膜F1并输送至贴合部40的光学膜输送线20、以及供给光学膜F2并输送至贴合部5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贴合装置,用于将光学膜的片材贴合于面板部件的至少一个面,其中,所述贴合装置具有:/n光学膜输送线,所述光学膜输送线输送光学膜;/n面板部件输送线,所述面板部件输送线输送面板部件;/n空气转向杆,所述空气转向杆配置在所述光学膜输送线的中途,用于一边利用从输送面喷射的空气使光学膜从所述输送面浮起一边转换光学膜的输送方向;以及/n遮蔽部件,所述遮蔽部件以从所述空气转向杆与由该空气转向杆转换输送方向的光学膜之间流出的流出空气不扰乱所述贴合装置内的气流的方式对流出空气的流动进行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611 JP 2018-1108671.一种贴合装置,用于将光学膜的片材贴合于面板部件的至少一个面,其中,所述贴合装置具有:
光学膜输送线,所述光学膜输送线输送光学膜;
面板部件输送线,所述面板部件输送线输送面板部件;
空气转向杆,所述空气转向杆配置在所述光学膜输送线的中途,用于一边利用从输送面喷射的空气使光学膜从所述输送面浮起一边转换光学膜的输送方向;以及
遮蔽部件,所述遮蔽部件以从所述空气转向杆与由该空气转向杆转换输送方向的光学膜之间流出的流出空气不扰乱所述贴合装置内的气流的方式对流出空气的流动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中,
所述空气转向杆配置在所述面板部件输送线的上方,所述遮蔽部件配置在所述空气转向杆与所述面板部件输送线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中,
所述空气转向杆配置在所述面板部件输送线的下方,所述遮蔽部件配置在所述空气转向杆与所述面板部件输送线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中,
所述空气转向杆在比所述面板部件输送线的高度低的位置处配置于所述面板部件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乡公史堤清贵佐藤义光下曾根直也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