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调光调色温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455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调光调色温电路,包括:检测模块,与外部开关电连接;无线连接模块,与所述检测电路相连接;整流模块,与外部输入电源相连接;功率变换模块,分别与整流模块和所述无线连接模块相连接;亮度调节模块,与所述功率变换模块相连接,通过所述亮度调节模块控制所述功率变换模块调节电路大小实现调光功能;色温调节模块,分别与所述无线模块和所述亮度调节模块相连接,所述色温调节模块能够根据所述PMW信号控制所述亮度调节模块调节电流比例实现色温调节功能。通过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能够在不需要拆改原有墙壁开关或切相调光器的前提下实现光源的调光和调色温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调光调色温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调光调色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调光调色温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智能调光电源有以下几种类型:1、支持切相调光的传统调光电源,不支持手机和远程控制;2、支持手机和远程控制的PWM调光电源,但不支持切相调光器、墙壁开关调光;3、支持0-10V模拟调光的调光电源。不支持传统开关和切相调光器;4、支持切相调光,使用切相调光器斩波后直接给后级调光电路供电,后级电路检测可控硅导通角,无线模块或微控制器将检测到的导通角信号转换为对应占空比的PWM调光信号给到电源控制IC,进而控制电源的输出功率实现调光。但这种方法的弊端是:当导通角低于一定值后,后级电源工作不稳,调光闪烁甚至不能调光。一种补救的办法是当导通角低于一定值后,进入切相调光模式,关闭PWM调光电路,大于一定值后方可进入PWM调光。当调光器的物理位置在这个值以下时,手机或其他遥控终端无论如何是控不了的。使用体验差。综上,现有的调光电源在使用时受限于调光器和负载灯具所支持的调光类型。特别是在装有传统开关或传统切相调光器的线路上改装智能调光灯具时,开关或调光器需要拆除或改装,否则影响调光系统正常工作。已有可以使用切相调光的方案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兼容,不能全范围、完全独立可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调光调色温电路,其能够在不需要拆改原有墙壁开关或切相调光器的前提下实现光源的调光和调色温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智能调光调色温电路,包括:检测模块,与外部开关电连接,以接收开关的输入信号;无线连接模块,与检测电路相连接,其能够接收检测模块转化后的PWM信号;整流模块,与外部输入电源相连接,外部输入电源的火线和零线通过前端EMI模块后经整流模块的整流、滤波处理将输入电源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功率变换模块,分别与整流模块和无线连接模块相连接;亮度调节模块,与功率变换模块相连接,通过亮度调节模块控制功率变换模块调节电路大小实现调光功能;色温调节模块,分别与无线模块和亮度调节模块相连接,色温调节模块能够根据PMW信号控制亮度调节模块调节电流比例实现色温调节功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模块的具体电路结构为:整流二极管D8连接电阻R32、电阻R34、电阻R36,电阻R36连接整流二极管D9、电容C17到输入零线CAN,二极管D8的2脚接电阻R33、并通过串接电阻R37,电阻R38到CAN,电容C16并接电阻R38、并接MOS管Q4的1和3脚,MOS管Q4的2脚通过光耦U6的发射端连接到二极管D9的2脚;光耦U6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35接到3.3V,光耦U6的3脚接地、4脚输出导通角信号PC;二极管D8的2脚接电阻R31、电阻R31接电阻R29到光耦U5的1脚,电容C15接光耦U5的2脚和零信ACN,电容C15的另一端连接到电阻R29的1脚,光耦U5的3脚接地、4脚通过电阻R30连接到3.3V,光耦U5的4脚输出开关脉冲信号SP。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功率变换模块的具体电路结构为:变压器T1的3脚与整流模块相连接,变压器T1的1脚连接二极管D2,电阻R8和电阻R9并联后一端与二极管D2相连接,另一端与并联连接的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和电容C7相连接,变压器T1的5脚接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8脚接地、10脚接二极管D1,电容C1串电阻R1后并到二极管D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和电阻R6并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到二极管D1后接入两组光源的公共正端。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前端EMI模块的具体电路结构为:电容CX1与线圈L2相连接,线圈L2与电阻RV1相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无线连接模块包括控制芯片M1,控制芯片M1的1脚接到电源芯片U1的8脚,控制芯片M1的2脚接到电阻R26,控制芯片M1的4脚接到光耦U6的4脚,控制芯片M1的5脚接到U5的4脚。控制芯片M1的7脚接到电源3.3V,控制芯片M1的6脚接到地。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整流模块包括整流桥DB1、与整流桥DB1的2脚连接的电阻R7、并联的电感L1和电阻R2后一端接入整流桥DB1的2脚以及另一端接入并联后的电容C5、电容C6和电阻RV2,其中,外部输入电源的火线和零线通过前端EMI模块后经过整流桥DB1后经电容C5、电容C6滤波后接到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的3脚。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的1脚接到亮度调节模块的MOS管Q1,MOS管Q1并联电阻R14,MOS管Q1的源极通过并联连接的电阻R18、电阻R19和电阻R20接到地;MOS管Q1的门极通过电阻R12,电阻R13,二极管D3接到电源芯片U1的5脚,电阻R11与电阻R7串联后一端连到高压母线、另一端连到电容C8后连到电源芯片U1的6脚,电源芯片U1的6脚与电阻R15串接二极管D4后相连接;电源芯片U1的8脚连电阻R23到地;电源芯片U1的1脚串电容C11到地,电阻R21串接电阻R17后连到电源芯片U1的2脚,电容C10与电阻R22并联一端连地、另一端连接电源芯片U1的2脚,电源芯片U1的3脚串电阻R16到MOS管Q1的源极;电源芯片U1的4脚接地。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色温调节模块的具体电路结构为:电源芯片U2的3脚和4脚分别接MOS管Q3和MOS管Q2的门极,MOS管Q3和MOS管Q2的源极分别接两组光源的负端;电源芯片U2的6脚接光耦U3的4脚,光耦U3的2脚和3脚分别接原边地和副边地,光耦U3的1脚串电阻R26,电源芯片U2的1脚分别与电容C13和电阻R27相连接后接入二极管D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工作电源模块,为整个智能调光调色温电路供电,工作电源模块具体电路结构为:二极管D5的1脚接母线电压,二极管D5的2脚接电容EC2,电容EC2正接光耦U4的4脚,光耦U4的5、6、7、8脚并联接到电感L3,电容EC1、电容C14和电阻R28并接后一端接地、另一端接电感L3和3.3V,电阻R24与电阻R25串联后一端接3.3V、另一端接电容C12和二极管D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调光调色温电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1、不需要拆改原有墙壁开关或切相调光器;2、在原有的墙壁开关或切相调光器加入本电路就可使原有墙壁开关或切相调光器具备调节灯具的亮度和色温的功能;3、墙壁开关或切相调光器作为本地固定控制端,与手机无线控制端互不影响,独立可调,其能够适应不同使用群体的不同的使用习惯。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涉及智能调光调色温电路的原理框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涉及智能调光调色温电路的部分电路框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涉及检测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调光调色温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检测模块,与外部开关电连接,以接收所述开关的输入信号;/n无线连接模块,与所述检测电路相连接,其能够接收所述检测模块转化后的PWM信号;/n整流模块,与外部输入电源相连接,所述外部输入电源的火线和零线通过前端EMI模块后经所述整流模块的整流、滤波处理将输入电源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n功率变换模块,分别与整流模块和所述无线连接模块相连接;/n亮度调节模块,与所述功率变换模块相连接,通过所述亮度调节模块控制所述功率变换模块调节电路大小实现调光功能;/n色温调节模块,分别与所述无线模块和所述亮度调节模块相连接,所述色温调节模块能够根据所述PMW信号控制所述亮度调节模块调节电流比例实现色温调节功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调光调色温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与外部开关电连接,以接收所述开关的输入信号;
无线连接模块,与所述检测电路相连接,其能够接收所述检测模块转化后的PWM信号;
整流模块,与外部输入电源相连接,所述外部输入电源的火线和零线通过前端EMI模块后经所述整流模块的整流、滤波处理将输入电源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功率变换模块,分别与整流模块和所述无线连接模块相连接;
亮度调节模块,与所述功率变换模块相连接,通过所述亮度调节模块控制所述功率变换模块调节电路大小实现调光功能;
色温调节模块,分别与所述无线模块和所述亮度调节模块相连接,所述色温调节模块能够根据所述PMW信号控制所述亮度调节模块调节电流比例实现色温调节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光调色温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的具体电路结构为:整流二极管D8连接电阻R32、电阻R34、电阻R36,电阻R36连接整流二极管D9、电容C17到输入零线CAN,二极管D8的2脚接电阻R33、并通过串接电阻R37,电阻R38到CAN,电容C16并接电阻R38、并接MOS管Q4的1和3脚,MOS管Q4的2脚通过光耦U6的发射端连接到二极管D9的2脚;光耦U6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35接到3.3V,光耦U6的3脚接地、4脚输出导通角信号PC;二极管D8的2脚接电阻R31、电阻R31接电阻R29到光耦U5的1脚,电容C15接光耦U5的2脚和零信ACN,电容C15的另一端连接到电阻R29的1脚,光耦U5的3脚接地、4脚通过电阻R30连接到3.3V,光耦U5的4脚输出开关脉冲信号SP。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调光调色温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变换模块的具体电路结构为:变压器T1的3脚与所述整流模块相连接,变压器T1的1脚连接二极管D2,电阻R8和电阻R9并联后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2相连接,另一端与并联连接的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和电容C7相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5脚接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8脚接地、10脚接二极管D1,电容C1串电阻R1后并到二极管D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和电阻R6并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到二极管D1后接入两组光源的公共正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调光调色温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EMI模块的具体电路结构为:电容CX1与线圈L2相连接,所述线圈L2与电阻RV1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调光调色温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连接模块包括控制芯片M1,所述控制芯片M1的1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新俊佟帅王颖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