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水泵,包括泵体,其特征在于:泵体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内部设置有过滤筒,过滤筒一端固定连接有垫圈,垫圈与泵体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一端贯穿进水口,过滤筒内部分别设置有过滤网A、过滤网B、过滤网C,过滤筒筒身等间距开设有过滤孔,过滤筒表面等间距固定连接有橡胶圈,泵体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述泵体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所述泵体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环,所述固定套环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置合理,能够对循环水体中的颗粒杂质进行有效过滤,方便进行清理,能够对运行中的泵体进行位置的限定,避免泵体运行中位置发生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水泵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泵,具体是一种循环水泵。
技术介绍
循环水泵设置于热力站(热力中心)、热源或冷源等处。在采暖系统或空调水系统的闭合环路内,循环水泵不是将水提升到高处,而是使水在系统内周而复始地循环,克服环路的阻力损失,与建筑物的高度无直接关系,因此将它称为循环水泵。循环泵在工作时,主要由进水管将待抽取的水吸入泵体内,再由出水管出水,然而在一些比较恶劣的水体环境下,水中会存在一些较大的颗粒物,如果利用循环泵直接进行抽取,这些颗粒物会通过进水管进入泵体内,从而导致泵体内的叶轮出现毁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水泵,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水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内部设置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一端固定连接有垫圈,所述垫圈与泵体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且所述伸缩杆一端贯穿进水口,所述过滤筒内部分别设置有过滤网A、过滤网B、过滤网C,所述过滤筒筒身等间距开设有过滤孔,且所述过滤筒表面等间距固定连接有橡胶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泵体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所述泵体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环,所述固定套环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铁片。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网A、过滤网B、过滤网C的网孔密集程度依次减小。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垫圈两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层。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泵体上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暗账有扇叶,且所述扇叶设置在泵体内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垫圈与所述进水口的大小相同。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安装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进水口内部设置有过滤筒以及过滤筒内部设置的过滤网A、过滤网B、过滤网C能够实现对循环水体中含有的颗粒杂质以及其他杂质进行过滤清除,过滤网A、过滤网B、过滤网C能够进行多级过滤,且大大增加了过滤面积,保证循环泵内部结构不会受到水中颗粒杂质的影响。2、本技术通过在泵体上设置有固定套环、支撑脚以及固定块能够对泵体进行限位固定,防止循环泵运行时自身抖动过大对泵体内部造成损坏和位置发生偏移。附图说明图1为循环水泵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循环水泵中主视图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循环水泵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循环水泵中图2的A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循环水泵中过滤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泵体;2、出水口;3、进水口;4、安装底座;5、电机;6、固定套环;7、扇叶;8、支撑脚;9、固定块;10、过滤筒;11、垫圈;12、过滤孔;13、橡胶垫层;14、伸缩杆;15、过滤网C;16、橡胶圈;17、过滤网B;18、过滤网A;19、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循环水泵,包括泵体1,泵体1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2,进水口3内部设置有过过滤筒10,过滤筒10一端固定连接有垫圈11,垫圈11与泵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4,且伸缩杆14一端贯穿进水口3,过过滤筒10内部分别设置有过滤网A18、过滤网B17、过滤网C15,过滤筒10筒身等间距开设有过滤孔12,且过滤筒10表面等间距固定连接有橡胶圈16。所述泵体1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4,所述泵体1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环6,所述固定套环6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脚8,所述支撑脚8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过滤网A18、过滤网B17、过滤网C15的网孔密集程度依次减小。垫圈11两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层13,泵体1上端安装有电机5,电机5输出端暗账有扇叶7,且扇叶7设置在泵体1内部,垫圈11与进水口3的大小相同,连接块6上开设有安装孔1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导水管与进水口3连接,电机5工作带动扇叶7在泵体内部转动,从而带动水体进行循环,通过出水口2排出,进水口3内部设置有过滤筒10,过滤筒10一端固定连接有垫圈11,垫圈11与泵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4,且伸缩杆14一端贯穿进水口3,过滤筒10内部分别设置有过滤网A18、过滤网B17、过滤网C15,过滤筒10筒身等间距开设有过滤孔12,且过滤筒10表面等间距固定连接有橡胶圈16,当水体从进水口3进入时,会进入到过滤筒10内部,过滤筒10内部分别设置有过滤网A18、过滤网B17、过滤网C15,三种过滤网能够对水体进行多层过滤,对不同体积大小的颗粒杂质进行过滤,能够增大过滤的面积,对杂质的过滤更加完全,能够有效避免水体中含有的颗粒物等杂质进入到泵体内部,垫圈11与泵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4,且伸缩杆14一端贯穿进水口3,在对过滤筒10进行清理时,只需将导水管拆下,通过伸缩杆14可将过滤筒10抽出,过滤筒10表面等间距固定连接有橡胶圈16,橡胶圈16与进水口3内壁为过盈连接,在抽出时橡胶圈16对进水口3内壁进行清洁,避免附着物对进水口3内壁腐蚀,泵体1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4,泵体1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环6,固定套环6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脚8,支撑脚8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固定块9上开设有安装孔19,通过固定块9上的安装孔19进行固定套环6的固定,对泵体1的位置进行限定,防止泵体1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位置的偏移,垫圈11两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层13,橡胶垫层13能够使得导水管与进水口3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水泵,包括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2),所述进水口(3)内部设置有过滤筒(10),所述过滤筒(10)一端固定连接有垫圈(11),所述垫圈(11)与泵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4),且所述伸缩杆(14)一端贯穿进水口(3),所述过滤筒(10)内部分别设置有过滤网A(18)、过滤网B(17)、过滤网C(15),所述过滤筒(10)筒身等间距开设有过滤孔(12),且所述过滤筒(10)表面等间距固定连接有橡胶圈(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水泵,包括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2),所述进水口(3)内部设置有过滤筒(10),所述过滤筒(10)一端固定连接有垫圈(11),所述垫圈(11)与泵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4),且所述伸缩杆(14)一端贯穿进水口(3),所述过滤筒(10)内部分别设置有过滤网A(18)、过滤网B(17)、过滤网C(15),所述过滤筒(10)筒身等间距开设有过滤孔(12),且所述过滤筒(10)表面等间距固定连接有橡胶圈(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4),所述泵体(1)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环(6),所述固定套环(6)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脚(8),所述支撑脚(8)下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祥,伍龙中,袁艳芬,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瑞奇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