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吸泵的泵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391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吸泵的泵体结构,涉及水泵技术,用于解决普通自吸泵使用噪音大的问题,包括进水腔、出水腔、叶轮腔、进水流道,进水腔、出水腔和叶轮腔在泵体内呈三角分布,进水流道依次将进水腔与叶轮腔、叶轮腔与出水腔进行连通,进水腔与出水腔之间设有隔板,隔板靠近叶轮腔一侧的表面呈圆弧状,该表面所在圆的直径与叶轮腔的外圈直径相等,隔板的圆弧状表面上且靠近出水腔的一侧开设有降噪槽口,降噪槽口使隔板与叶轮之间形成半封闭的消音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隔板与叶轮腔之间由降噪槽口所形成的消音空间能够将水中的气泡分散开来爆破,使得气泡所产生的冲击波能够相互抵消,达到降低自吸泵运行过程中噪音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吸泵的泵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泵
,特别涉及一种自吸泵的泵体结构。
技术介绍
泵是输送流体或使流体增压的机械,其主要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嫁给液体,使流体的能量增加,从而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根据工作原理可划分为容积泵、动力泵和其他类型泵三种,其中动力泵又根据应用场景衍生出自吸泵、潜水泵等种类。现有自吸泵的泵体结构如图1所示,其内部包含一进水腔1、出水腔2、叶轮腔3,以及用以将进水腔1、叶轮腔3和出水腔2依次连通的进水流道4,进水腔1和出水腔2之间设有隔板5进行阻隔,同时为了尽可能保持叶轮的泵送压力,会让隔板5贴近叶轮,那么水被叶轮带动后对隔板5的冲击会集中于隔板5靠近叶轮的那个点上。而水泵在对水进行抽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将空气抽入泵体内,水中的这些气泡在与隔板5碰撞后会产生破碎,并且由于碰撞点集中,因此气泡与隔板5该点的碰撞一个接一个连续撞上去的,那么气泡持续在该点上破裂所产生的冲击波就都是由同一个中心点向外扩散的,这意味着破裂时由气体振动产生的爆鸣声会产生累加,从而导致水泵启动过程中的噪音非常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吸泵的泵体结构,能够对水中的气泡进行分散,减少其破裂过程中的爆鸣累加,从而达到减小自吸泵使用噪音的目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吸泵的泵体结构,包括进水腔、出水腔、叶轮腔、进水流道,所述进水腔、出水腔和叶轮腔在泵体内呈三角分布,所述进水流道依次将进水腔与叶轮腔、叶轮腔与出水腔进行连通,所述进水腔与出水腔之间设有隔板进行阻隔,所述隔板靠近叶轮腔一侧的表面呈圆弧状,该表面所在圆的直径与叶轮腔的外圈直径相等,所述隔板的圆弧状表面上且靠近出水腔的一侧开设有降噪槽口,所述降噪槽口使隔板与叶轮之间形成半封闭的消音空腔。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进水腔、出水腔和叶轮腔在泵体内呈三角分布能够缩小三个腔室之间的距离,使三者尽可能紧凑,这样能够在提高泵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以尽可能减小泵体的体积之外,还尽可能缩短进水流道的长度,从而提高水的泵送效率;而消音空间则能够增加隔板与叶轮之间的距离,这样气、水混合物在进入消音空间后,水中的气泡能够分散于消音空间内部,这样当气泡与降噪槽口的内壁因碰撞而产生破裂时,由于气泡都是分散开同时破裂的,那么单个气泡破裂时所产生的冲击波在向外扩散的过程中会遇上相邻气泡的冲击波,于是同一排的气泡破裂时所产生的冲击波就会相互抵消,从而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并且由于气泡是在降噪槽口的内壁上破裂的,那么气泡与叶轮之间的距离比起普通自吸泵会更大,同时各气泡的冲击波经过相互抵消之后再传递到叶轮上,其所受到的冲击力将远小于普通自吸泵启动时其叶轮所受到的冲击力,那么叶轮的气蚀受损也会小一些,因此这样设置还有利于延长叶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降噪槽口的内壁朝向远离叶轮腔的一侧倾斜,该内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15~20°,且降噪槽口正对叶轮腔一侧内壁的横向跨度为隔板位于该处厚度的2/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降噪槽口的内壁倾斜设置能够使消音空间的口径由外向内延伸的过程中有细微的缩减,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让水流与降噪槽口的内壁产生接触后被导向出水腔,同时15~20°的倾斜角度能够确保气泡在降噪槽口内能够分散开,因为降噪槽口的内壁与叶轮的直径方向越接近平行,气泡与降噪槽口内壁之间的接触位置就越向某个点集中,等到两者完全平行时,爆破点就会完全集中在一个点上,因此倾斜角度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降噪槽口的横向跨度不能直接贯穿隔板的厚度,否则就会将出水腔和进水腔连通起来,这样水在叶轮的泵送下可能会经由这个降噪槽口倒流回进水流道的进水端,导致自吸泵水压过低,从而影响自吸泵的泵送效率,而将其开设跨度设置为隔板位于此处厚度的2/5,是因为气泡在消音空间内持续破裂会对隔板产生冲击,导致隔板该处表面产生气蚀,因此这样设置则既能够确保出水腔不会与进水流道的进水端相连通,同时也能够尽可能加强隔板的耐用度。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降噪槽口正对叶轮腔的内壁朝向远离叶轮腔的一侧呈内凹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内凹设置后,降噪槽口的这个内壁会呈圆弧状,这样气、水混合物在进入降噪槽口后,水中的气泡破裂时产生的冲击波能够沿着这个圆弧面游走,在游走的过程中,由于弧面接触面积更大,因此冲击力对隔板的冲击力就会相应减弱,这样能够减小该冲击力对隔板的气蚀破坏,从而延长泵体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位于出水腔内一侧的表面上横向凸出形成有阻挡条,所述阻挡条与隔板之间的连接处且朝向叶轮腔的一侧呈圆弧过渡,所述出水腔内且位于阻挡条和叶轮腔之间的位置还设置有分水条,所述分水条将进水流道和出水腔之间的通口切分成左、右两个流道口,所述分水条的两端分别与叶轮腔的内壁以及阻挡条之间相隔形成供水通过的流隙,且阻挡条、分水条和隔板之间围拢形成加速流道。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有阻挡条的阻挡作用,因此位于分水板与隔板之间的水的出水方向就会与分水板另一侧的出水方向相交叉,那么这部分水在阻挡条的导向作用下与出水腔远离隔板一侧的内壁接触后,会沿着出水腔内壁的两侧分流,而朝向叶轮腔一侧流动水又会对该区域内的水产生阻挡作用,这样位于分水条与出水腔内壁之间的这部分水就会在叶轮持续输送过来的水作用下产生加压蓄能,从而使得出水腔内的水能够以更高的水压进行泵送。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水条背对隔板一侧的表面到隔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阻挡条的长度。若是将分水条背对隔板一侧的表面到隔板之间的距离小于大于阻挡条的长度,那么分水条与阻挡条之间所形成的流隙的出口方向会朝向远离叶轮腔的一侧倾斜,这样会加速将水带离出水腔,进而导致水压反而比原来没有分水条和阻挡条的时候更低,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分水条背对隔板一侧的表面到隔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阻挡条的长度后,使得分水条与阻挡条之间所形成的流隙的出水方向垂直于分水条与出水腔内壁之间所围成部分的出水方向,这样能够确保水从流隙流出后能够垂直撞击到出水腔的内壁上形成两侧分流,进而对分隔板另一侧的水形成阻挡,从而使出水腔内能够形成加压蓄能区域。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水条与叶轮腔内壁之间的距离为1~2mm。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分水条与叶轮腔之间设置间隙,其实也就相当于分水条与叶轮之间设置间隙,且这个间隙必须存在,否则分水条与叶轮过于贴近的话,水就会全部撞击在分水条上,那就会产生气泡集中破裂产生噪音叠加的问题,因此分水条与叶轮之间必须设置间隙,使得一部分水能够经由叶轮与分水条之间的间隙撞击到隔板上,这样有分水条分担气泡的撞击,那么同一时刻在隔板上破裂的气泡数就会相应减少,再加上水本身有削弱声音传播的作用,因此能够进一步削弱自吸泵启动时的噪音。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流道与进水腔相连的一端开设有与外部相通的逆水阀安装口。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逆水阀安装口用于在自吸泵组装时供逆水阀安装,由于出水腔内存在增压区域,因此自吸泵在停止运行时,出水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吸泵的泵体结构,包括进水腔(1)、出水腔(2)、叶轮腔(3)、进水流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腔(1)、出水腔(2)和叶轮腔(3)在泵体内呈三角分布,所述进水流道(4)依次将进水腔(1)与叶轮腔(3)、叶轮腔(3)与出水腔(2)进行连通,所述进水腔(1)与出水腔(2)之间设有隔板(5)进行阻隔,所述隔板(5)靠近叶轮腔(3)一侧的表面呈圆弧状,该表面所在圆的直径与叶轮腔(3)的外圈直径相等,所述隔板(5)的圆弧状表面上且靠近出水腔(2)的一侧开设有降噪槽口(51),所述降噪槽口(51)使隔板(5)与叶轮之间形成半封闭的消音空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吸泵的泵体结构,包括进水腔(1)、出水腔(2)、叶轮腔(3)、进水流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腔(1)、出水腔(2)和叶轮腔(3)在泵体内呈三角分布,所述进水流道(4)依次将进水腔(1)与叶轮腔(3)、叶轮腔(3)与出水腔(2)进行连通,所述进水腔(1)与出水腔(2)之间设有隔板(5)进行阻隔,所述隔板(5)靠近叶轮腔(3)一侧的表面呈圆弧状,该表面所在圆的直径与叶轮腔(3)的外圈直径相等,所述隔板(5)的圆弧状表面上且靠近出水腔(2)的一侧开设有降噪槽口(51),所述降噪槽口(51)使隔板(5)与叶轮之间形成半封闭的消音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泵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槽口(51)的内壁朝向远离叶轮腔(3)的一侧倾斜,该内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15~20°,且降噪槽口(51)正对叶轮腔(3)一侧内壁的横向跨度为隔板(5)位于该处厚度的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吸泵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槽口(51)正对叶轮腔(3)的内壁朝向远离叶轮腔(3)的一侧呈内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泵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5)位于出水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卿圣普李卫根
申请(专利权)人:代科泵业科技台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