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扬声器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箱。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目前,手机的功能极其多样,其中之一便是高品质的音乐功能,因此,用于播放声音的扬声器箱被大量应用到现在的智能移动设备之中。相关技术的所述扬声器箱包括下盖、与该下盖组配形成一收容空间的上盖、一收容于该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形成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挡壁以及透气隔离件;所述发声单体与所述上盖围成前腔,所述发声单体、所述上盖及所述下盖共同围成后腔;所述挡壁将所述后腔分隔为相互连通的第一后腔和第二后腔,所述发声单体位于所述第一后腔,所述第二后腔内填充吸音颗粒;所述挡壁设有贯穿其上的通孔,所述透气隔离件完全盖设所述通孔,所述透气隔离件将所述吸音颗粒封装于所述第二后腔内以形成虚拟声腔从而改善所述扬声器箱的低频声学性能。然而,相关技术的扬声器箱中,用于透气的所述透气隔离件的面积取决于所述通孔的大小,而因为所述挡板面积相对于所述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扬声器箱,其包括下盖、盖设于所述下盖并同共围成收容空间的上盖、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形成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挡壁以及透气隔离件;所述发声单体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前腔和后腔,所述挡壁位于所述后腔并将所述后腔分隔为第一后腔和第二后腔,所述发声单体位于所述第一后腔,其特征在于:/n所述下盖包括盖合于所述上盖并共同围成所述收容空间的下盖本体、所述下盖本体向所述第二后腔延伸的呈环状的凸壁、贯穿所述下盖本体的通孔、由所述下盖本体远离所述上盖一侧向所述上盖的方向凹陷形成的支撑台阶以及同时固定于所述下盖本体和所述支撑台阶的盖板,/n所述下盖本体与所述凸壁共同围成导声槽,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箱,其包括下盖、盖设于所述下盖并同共围成收容空间的上盖、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形成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挡壁以及透气隔离件;所述发声单体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前腔和后腔,所述挡壁位于所述后腔并将所述后腔分隔为第一后腔和第二后腔,所述发声单体位于所述第一后腔,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盖包括盖合于所述上盖并共同围成所述收容空间的下盖本体、所述下盖本体向所述第二后腔延伸的呈环状的凸壁、贯穿所述下盖本体的通孔、由所述下盖本体远离所述上盖一侧向所述上盖的方向凹陷形成的支撑台阶以及同时固定于所述下盖本体和所述支撑台阶的盖板,
所述下盖本体与所述凸壁共同围成导声槽,所述导声槽与所述第二后腔连通,且所述导声槽向所述上盖方向的正投影完全落入所述第二后腔;
所述通孔向所述上盖方向的正投影同时落入所述第一后腔、所述挡壁及所述第二后腔,所述通孔将所述第一后腔与所述导声槽连通;
所述支撑台阶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台阶间隔设置于所述通孔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支撑台阶与所述下盖本体共同围成所述通孔;
所述盖板完全覆盖所述通孔;
所述透气隔离件贴合于所述凸壁,且完全覆盖所述导声槽,所述第二后腔内填充吸音颗粒,所述透气隔离件将所述吸音颗粒封装于所述第二后腔内以形成虚拟声腔;
所述第一后腔内的气流绕过所述挡壁后依次通过所述通孔和所述导声槽并透过所述透气隔离件进入所述第二后腔,两个所述支撑台阶分别位于所述通孔平行于气流流动方向的相对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尚,王程良,曾月,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