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344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所公开的摄像模组包括具有感光元件的摄像头、基座、驱动机构和检测部;其中,所述摄像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且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摄像头相连,所述检测部检测所述感光元件的倾斜角度,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转动而带动所述感光元件在第一方向转动补偿角度,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感光元件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补偿角度与所述倾斜角度相等。上述方案能够解决目前的摄像头在确保防抖功能时存在的镜头组件需要设计较大尺寸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摄像
,尤其涉及一种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电子设备的拍照摄像功能也越发强大。目前,摄像头的防抖技术通常是基于移动或倾斜镜头组件来实现的,在此过程中,镜头组件与感光芯片之间会发生相对移动或相对倾斜,为了使得镜头组件的成像圆能够完全覆盖感光芯片的成像区域,势必需要增大镜头组件的尺寸,进而挤占了电子设备内部的结构空间,使得电子设备内部的结构布局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目前的摄像头在确保防抖功能时存在的镜头组件需要设计较大尺寸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其包括具有感光元件的摄像头、基座、驱动机构和检测部;其中,所述摄像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且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摄像头相连,所述检测部检测所述感光元件的倾斜角度,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摄像头转动而带动所述感光元件在第一方向转动补偿角度,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感光元件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补偿角度与所述倾斜角度相等。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前述的摄像模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摄像模组中,摄像头可转动地设置于基座上,当进行拍摄产生抖动时,摄像头会相对于基座产生相对转动而使感光元件随之产生倾斜,检测部检测出感光元件的倾斜角度,驱动机构驱动摄像头转动而带动感光元件在与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一方向上转动补偿角度,补偿角度与倾斜角度相等,进而对感光元件在倾斜方向上进行适应性的角度补偿,防止了抖动问题对拍摄带来的不良影响。相较于现有的防抖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摄像模组避免了镜头组件与感光元件的相对移动和相对倾斜,镜头组件采用较小的尺寸即可满足成像要求,其在实现拍摄防抖的基本功能之外,无疑能够优化电子设备内部的结构布局。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摄像模组的主视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摄像模组的俯视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摄像头、110-壳体、120-镜头组件、130-感光元件、200-基座、210-球形凹陷、300-铰接组件、310-球形接头、400-驱动机构、410-磁体、420-驱动线圈、500-霍尔传感器、610-第一电连接件、620-第二电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请参考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摄像模组,所公开的摄像模组适用于电子设备,以集成拍摄功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摄像模组包括摄像头100、基座200、驱动机构400和检测部。摄像头100是该摄像模组的主要构件,摄像模组通过摄像头100获取采集图像,进而实现拍摄功能。摄像头100通常包括壳体100、镜头组件120、对焦马达和感光元件130等,对焦马达通过驱动镜头组件120移动,进而实现摄像头100的自动对焦。电子设备包括主板,摄像头100在使用时需要供电,摄像头100通常可通过第一电连接件610与主板电连接,进而实现供电和信息交互。第一电连接件610通常为电路板,也可以为导电线缆。基座200是摄像模组的基础构件,其为摄像模组的其他构件提供了安装基础,通常情况下,摄像模组通过基座200安装于电子设备上。其中,摄像头100可转动地设置于基座200上,即是指摄像头100与基座200之间能够发生相对转动。驱动机构400设置于基座200,且驱动机构400与摄像头100相连,进而能够驱动摄像头100与基座200能够产生相对运动。应理解的是,由于摄像头100作为整体进行转动动作,则感光元件130也可以随之产生相对于基座200的转动动作。当拍摄产生抖动时,摄像头100会相对于基座200产生倾斜,而感光元件130会随之产生倾斜,为了能够获取感光元件130的倾斜角度,该摄像模组设置有检测部,检测部即用于检测感光元件130的倾斜角度。应理解的是,通过检测部实时检测感光元件130相对于基座200的倾斜角度,就可以准确地对感光元件130进行角度补偿。在本实施例中,未限制检测部的具体类型,例如检测部可以为陀螺仪。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驱动机构400驱动摄像头100转动而带动感光元件130在第一方向转动补偿角度,第一方向与感光元件130的倾斜方向相反,补偿角度与倾斜角度相等。应理解的是,当检测部检测到感光元件130发生转动而处于倾斜状态时,即可以通过驱动机构400驱动摄像头100转动来带动感光元件130在第一方向上进行反向转动以实现角度补偿,且转动的补偿角度与倾斜角度相等,进而使得感光元件130在拍摄时脱离倾斜状态,实现防抖功能,确保成像图像稳定。目前,摄像头的防抖技术通常是基于移动或倾斜镜头组件来实现的,在此过程中,镜头组件120与感光元件130之间会发生相对移动或相对倾斜,为了使得镜头组件120的成像圆能够完全覆盖感光元件130的成像区域,势必需要增大镜头组件120的尺寸,进而挤占了电子设备内部的结构空间,使得电子设备内部的结构布局受限。同时,倾斜镜头组件120的防抖方式,因为镜头组件120和感光元件130的成型面相倾斜,造成四周的成型焦点不在成型面上,还会导致画面四周模糊。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摄像模组是通过摄像头100整体的转动动作来实现角度补偿,因此镜头组件120和感光元件130一直处于最佳对应设置的状态,避免了二者之间出现相对倾斜关系或者相对移动关系,进而确保了较佳的成像质量。由上述说明可知,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摄像模组中,摄像头100可转动地设置于基座200上,当进行拍摄产生抖动时,摄像头100会相对于基座200产生相对转动而使感光元件130产生倾斜,检测部检测出感光元件130的倾斜角度,驱动机构400驱动摄像头100转动而带动感光元件130在与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一方向上转动补偿角度,补偿角度与倾斜角度相等,进而对感光元件130在倾斜方向上进行适应性的角度补偿,防止了抖动问题对拍摄带来的不良影响。相较于现有的防抖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摄像模组避免了镜头组件120与感光元件130的相对移动和相对倾斜,镜头组件120采用较小的尺寸即可满足成像要求,其在实现拍摄防抖的基本功能之外,无疑能够优化电子设备内部的结构布局。通常情况下,摄像头100背离镜头组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感光元件(130)的摄像头(100)、基座(200)、驱动机构(400)和检测部;其中,所述摄像头(10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200)上,所述驱动机构(400)设置于所述基座(200),且所述驱动机构(400)与所述摄像头(100)相连,所述检测部检测所述感光元件(130)的倾斜角度,所述驱动机构(400)驱动所述摄像头(100)转动而带动所述感光元件(130)在第一方向转动补偿角度,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感光元件(130)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补偿角度与所述倾斜角度相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感光元件(130)的摄像头(100)、基座(200)、驱动机构(400)和检测部;其中,所述摄像头(10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200)上,所述驱动机构(400)设置于所述基座(200),且所述驱动机构(400)与所述摄像头(100)相连,所述检测部检测所述感光元件(130)的倾斜角度,所述驱动机构(400)驱动所述摄像头(100)转动而带动所述感光元件(130)在第一方向转动补偿角度,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感光元件(130)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补偿角度与所述倾斜角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100)与所述基座(200)通过铰接组件(300)转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组件(300)包括球形接头(310),所述摄像头(100)或基座(200)上开设有与所述球形接头(310)相匹配的球形凹陷(210),所述球形接头(310)转动配合于所述球形凹陷(2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00)包括磁体(410)和驱动线圈(420),在所述磁体(410)和所述驱动线圈(420)中,一者与所述摄像头(100)相连,另一者与所述基座(200)相连。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庞钦全黎冠英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