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渣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301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渣分离装置,所述上分离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缓冲架,所述缓冲架的内壁焊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表面螺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螺接在上分离筒的内壁,上分离筒的内部焊接有分隔连接架,所述下分离筒的内壁焊接有分隔板,且下分离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促流转架,所述促流转架的表面螺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螺接在下分离筒的内壁,上分离筒的内壁与分隔连接架的表面螺接有粗滤网,下分离筒的内壁与分隔板的表面焊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表面填充有活性炭吸附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排渣分离装置具有较佳的煤渣堵塞的能力,同时对煤渣中的水进行处理,环保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渣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渣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渣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直钻孔一般布置在煤矿巷道上,且要求终孔点必须落在巷道上,其质量要求是:钻孔深度要达到煤矿井下巷道设计水平;下入大口径无缝钢管,外用水泥固结,采用两径成孔,双层管柱的钻孔结构,在巷道钻孔施工过程中,常出现大量煤渣和水涌出。现有技术中,一般将煤渣和水直接排放至外界,造成了煤渣的浪费,煤渣不能够得到二次利用,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部分采用排渣分离装置对煤渣和水进行分离,但煤渣与水在分离过程中容易造成分离筒的堵塞,影响煤渣的分离质量和效率;且煤渣中分离出的水直接进行排放,水中含有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对外界环境造成影响,环保性较差,不能够对水进行处理,使用效果较差。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排渣分离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排渣分离装置,解决了一般将煤渣和水直接排放至外界,造成了煤渣的浪费,煤渣不能够得到二次利用,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部分采用排渣分离装置对煤渣和水进行分离,但煤渣与水在分离过程中容易造成分离筒的堵塞,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渣分离装置,包括上分离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分离筒(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缓冲架(2),所述缓冲架(2)的内壁焊接有安装架(3),所述安装架(3)的表面螺接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螺接在上分离筒(1)的内壁,上分离筒(1)的内部焊接有分隔连接架(5),所述分隔连接架(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振动架(6),所述振动架(6)的表面螺接有振动电机(7),分隔连接架(5)与振动架(6)的内部均设有透水孔(8),上分离筒(1)的表面焊接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的表面焊接有下分离筒(10),所述下分离筒(10)的内壁焊接有分隔板(11),且下分离筒(1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促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渣分离装置,包括上分离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分离筒(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缓冲架(2),所述缓冲架(2)的内壁焊接有安装架(3),所述安装架(3)的表面螺接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螺接在上分离筒(1)的内壁,上分离筒(1)的内部焊接有分隔连接架(5),所述分隔连接架(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振动架(6),所述振动架(6)的表面螺接有振动电机(7),分隔连接架(5)与振动架(6)的内部均设有透水孔(8),上分离筒(1)的表面焊接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的表面焊接有下分离筒(10),所述下分离筒(10)的内壁焊接有分隔板(11),且下分离筒(1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促流转架(12),所述促流转架(12)的表面螺接有第二电机(13),所述第二电机(13)螺接在下分离筒(10)的内壁,上分离筒(1)的内壁与分隔连接架(5)的表面螺接有粗滤网(14),下分离筒(10)的内壁与分隔板(11)的表面焊接有缓冲板(15),所述缓冲板(15)的表面填充有活性炭吸附筛(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架(2)呈圆盘状结构,缓冲架(2)的内部外端设有多组填料槽,多组填料槽之间设置有隔板,安装架(3)由多组连接杆和一组圆盘组成,多组连接杆焊接在缓冲架(2)的内壁,多组连接杆焊接在圆盘的表面,第一电机(4)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在圆盘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连接架(5)呈“L”形板状结构,分隔连接架(5)的水平部分焊接在上分离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吉祥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华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