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继宏专利>正文

一种钻井用的震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287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钻井用的震击设备,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顶部贯穿有进液槽,所述进液槽的底部贯穿有进液管,所述第一筒体的左侧开设有槽口,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侧贯穿有第一抽水管和第二抽水管,所述第一抽水管和第二抽水管的一端连通有壳体,所述壳体内的上下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壳体的内部贯穿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部螺丝连接有支撑板,所述进液管的底部贯穿于位于壳体内部上侧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部贴合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外侧贯穿有第二挡板,通过水泵的第一抽水管和第二抽水管,实现通过水压达到自动升降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井用的震击设备
本技术涉及井下卡钻处理
,具体为一种钻井用的震击设备。
技术介绍
利用机械设备或人力从地面将地层钻成孔眼的工作称为钻井。通常指勘探或开发石油、天然气等液态和气态矿产而钻凿井眼及大直径供水井的工程。钻井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极为广泛,目前我国油(气)田广泛使用转盘钻钻井。主要设备有井架、操作平台、柴油机、钻机、钻具、泥浆泵、发电机和测试装备以及燃料油罐、锅炉等,钻井工程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在钻进不断加深井眼的过程中,由于地质构造的复杂和不可预见的因素,钻井液性能与井内情况的不吻合及其致后性,可能造成钻井事故的发生,卡钻是经常发生的事故之一,现有的液压震击器,每完成一次震击,须上提钻柱使震击器复位,才能进行下一次震击,人工操作繁琐,效率较低,而且会对设备内部有所损坏,为此,提出一种钻井用的震击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井用的震击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钻井用的震击设备,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顶部贯穿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井用的震击设备,包括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1)的顶部贯穿有进液槽(2),所述进液槽(2)的底部贯穿有进液管(15),所述第一筒体(1)的左侧开设有槽口(23),所述槽口(23)内焊接有底座(21),所述底座(21)的顶部设有水泵(22),所述水泵(22)的一侧贯穿有第一抽水管(24)和第二抽水管(20),所述第一抽水管(24)和第二抽水管(20)的一端连通有壳体(28),所述壳体(28)内的上下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19),所述壳体(28)的内部贯穿有第一支撑柱(18),所述第一支撑柱(18)的顶部螺丝连接有支撑板(17),所述进液管(15)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井用的震击设备,包括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1)的顶部贯穿有进液槽(2),所述进液槽(2)的底部贯穿有进液管(15),所述第一筒体(1)的左侧开设有槽口(23),所述槽口(23)内焊接有底座(21),所述底座(21)的顶部设有水泵(22),所述水泵(22)的一侧贯穿有第一抽水管(24)和第二抽水管(20),所述第一抽水管(24)和第二抽水管(20)的一端连通有壳体(28),所述壳体(28)内的上下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19),所述壳体(28)的内部贯穿有第一支撑柱(18),所述第一支撑柱(18)的顶部螺丝连接有支撑板(17),所述进液管(15)的底部贯穿于位于壳体(28)内部上侧的第一挡板(19),所述第一支撑柱(18)的底部贴合连接有第二支撑柱(3),所述第二支撑柱(3)的外侧贯穿有第二挡板(5),所述第二支撑柱(3)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三支撑柱(12),所述第三支撑柱(12)贯穿于第二筒体(7),所述第三支撑柱(12)的底部焊接有固定块(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井用的震击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挡板(19)的底部通过第一弹簧(16)与壳体(28)相连接,所述第一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宏
申请(专利权)人:张继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