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光源主动跟踪式激光通信系统、终端及控制主体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6223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共用光源主动跟踪式激光通信系统、终端及控制主体,通信双方共用一台激光器,可以使得激光器功率做得更大,通信链路更长,从而大幅度地扩大了水下激光通信的范围,增加了水下激光通信的实用性;其次通信终端不需要设置激光器,而是设置了角锥棱镜,此举使得通信终端上的设备数量减少,能耗降低,也就使得通信终端的移动更加灵活迅速,航程也更远;通信控制主体接收到通信终端反射光束的同时,通过设置的象限探测仪,监测通信终端返回光束的光斑,得到终端的位置信息,以此对通信终端位置进行主动跟踪,如此可以确保相互通信的对象时刻处于对准状态,保证了通信链路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解决了水下激光通信中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共用光源主动跟踪式激光通信系统、终端及控制主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激光通信
,尤其涉及共用光源主动跟踪式激光通信系统、终端及控制主体。
技术介绍
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积的71%,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矿物质,以及生物基因资源,是人类未来的粮仓。对海洋的探索和开发利用,离不开水下通信技术的支持。在目前的水下通信方式中,电磁波通信因为水对电磁波的吸收太强,所以通信距离太短,只有几米到几十米,通信速率非常低,只有bps的量级,而且通信设备异常庞大复杂,只有军方才能负担得起这个费用。目前较多使用的水声通信利用声波,其通信质量很差,环境噪声大,多路径效应严重,误码率很高,而且其通信延时非常厉害,通信速率也不高,只有kbps的量级。水下激光通信的通信链路能到数百米,通信数据传输速率是水声通信的几十万倍,其通信质量好,保密性强,没有延时,是未来水下通信的主流。水下激光通信的关键是需要时刻保持激光束与通信对象处于对准状态,以确保通信链路的持续与稳定。当通信的双方都是静止时,上述条件是容易满足的,但是当通信的一方、或者双方都是运动的时候,上述对准条件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用光源主动跟踪式激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控制主体与通信终端,所述通信控制主体包括主体控制系统、第一调制器、激光发射器、第一分束装置、第一解调器和象限探测仪;所述主体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调制器连接、所述第一调制器与所述激光发射器连接;所述主体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调制器将控制信息调制到发射光束中,并通过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出所述发射光束;/n所述通信终端包括第二分束装置、第二解调器、终端控制系统、行为控制模块、信息采集模块、角锥棱镜和第二调制器;所述第二分束装置接收所述发射光束,将所述发射光束划分为两部分光束,其中一部分发送给所述第二解调器进行解调,得到所述控制信息;所述终端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用光源主动跟踪式激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控制主体与通信终端,所述通信控制主体包括主体控制系统、第一调制器、激光发射器、第一分束装置、第一解调器和象限探测仪;所述主体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调制器连接、所述第一调制器与所述激光发射器连接;所述主体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调制器将控制信息调制到发射光束中,并通过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出所述发射光束;
所述通信终端包括第二分束装置、第二解调器、终端控制系统、行为控制模块、信息采集模块、角锥棱镜和第二调制器;所述第二分束装置接收所述发射光束,将所述发射光束划分为两部分光束,其中一部分发送给所述第二解调器进行解调,得到所述控制信息;所述终端控制系统根据所述控制信息控制所述行为控制模块与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动作;另一部分光束发送给所述角锥棱镜,得到平行反射光束,所述终端控制系统将所述信息采集模块采集到的相关信息,通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朱仁江王涛范嗣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