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红外通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223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阐述一种中红外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石墨烯纤维、数据发送控制电路和数据接收控制电路,所述石墨烯纤维与数据发送控制电路或数据接收控制电路相连,进行对中红外光的发射或接收;本发明专利技术原材料来源广泛,可以进行批量制备;是首例基于中红外光的通讯装置,数据传输稳定,在数字通信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红外通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字通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红外通讯装置。
技术介绍
数字通讯技术是一种以不同光波为媒介实现数据传输的前沿技术,通常包括接收和发送两个部分。目前的通讯技术主要是以长波段的微波作为媒介,在短波段区域鲜有涉及,主要原因是受限于光电传感器性能的不足。波长在2-25微米的光被称为中红外光,由于其特殊的波长分布,如果能实现以中红外光作为载体的数据传输,将在分子检测、医疗保健、气象科学、保密通信等前沿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传统的中红外光的发射源大都由半导体器件构筑而成,其原理是在电场作用下载流子复合产生中红外光子。这种器件有两大缺陷:一是效能低下,二是半导体器件大都是脆性比较大的过渡金属材料,价格昂贵且制备成本较高。传统的中红外光的探测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半导体,这种材料脆性比较大且价格昂贵;另一种是微纳米尺度的层状材料,如石墨烯、过渡金属氧(硫)化物等,这种材料难以承受相当的力学作用,而且效能较低。另外,传统的中红外探测器只能在低温情况下工作,在高温下会逐渐失效。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红外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接收端和发射端,所述接收端包括第一石墨烯纤维和数据发送控制电路;所述发射端包括第二石墨烯纤维和数据接收控制电路;所述第一石墨烯纤维和第二石墨烯纤维的碳氧比均在10以上;/n所述数据发送控制电路包括:/n用于将输入的信号转换成0.1-3.6V/cm偏压的转换模块;所述偏压施加在所述第二石墨烯纤维两端;所述第二石墨烯纤维在0.1-3.6V/cm的偏压下,发出中红外光;/n所述数据接收控制电路包括:/n用于采集流经所述第一石墨烯纤维的电流信号的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给所述第一石墨烯纤维输入100mA以下的暗电流;所述石墨烯纤维在100mA以下的暗电流激发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红外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接收端和发射端,所述接收端包括第一石墨烯纤维和数据发送控制电路;所述发射端包括第二石墨烯纤维和数据接收控制电路;所述第一石墨烯纤维和第二石墨烯纤维的碳氧比均在10以上;
所述数据发送控制电路包括:
用于将输入的信号转换成0.1-3.6V/cm偏压的转换模块;所述偏压施加在所述第二石墨烯纤维两端;所述第二石墨烯纤维在0.1-3.6V/cm的偏压下,发出中红外光;
所述数据接收控制电路包括:
用于采集流经所述第一石墨烯纤维的电流信号的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给所述第一石墨烯纤维输入100mA以下的暗电流;所述石墨烯纤维在100mA以下的暗电流激发下,将中红外光转换成电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红外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控制电路包括显示器,用于显示电流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红外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发送控制电路包括用于输入信号的输入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红外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为语音输入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超方波徐杨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