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假锁芯全自动锁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204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假锁芯全自动锁体,包括:一锁体,锁体上具有主锁舌、斜舌和感应舌;所述感应舌的舌杆下方的锁体内设置有第一微动开关,第一微动开关与驱动控制系统电连接;一电子感应装置,设置在锁体内或锁体外,与驱动控制系统信号相连通,电子感应装置检测到锁体或面板被撬后向驱动控制系统传送自锁指令;一驱动控制系统,内置在锁体内,与电控自锁机构相联动,负责接收锁体内各部件传送的指令,根据指令控制电控自锁机构执行对应动作;一电控自锁机构,内置在锁体内,与主锁舌和斜舌相联动,在驱动控制系统的带动下电控自锁机构对主锁舌和斜舌进行锁止或解除锁止,从而提高锁体的防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假锁芯全自动锁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假锁芯的门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假锁芯全自动锁体。
技术介绍
智能门锁目前已被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的智能门锁可使用钥匙或生物识别技术进行开锁,提高开锁的便捷程度;而在现有的门锁结构中,智能锁的外壳部分与内部的锁芯之间仅仅依靠着一块金属薄片或者方向键槽进行连接,当通过了智能锁的验证以后,外壳通过金属薄片带动锁体转动,从而打开门锁。但是,现有的智能门锁经过暴力撬开后,智能锁前面板暴露出来,不法分子利用螺丝刀或片状物体插入锁芯内即可带动锁体转动,在非正常情况下打开门锁,使得门锁的防盗效果差,无法保证房屋内人员及财产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假锁芯全自动锁体,实现全自动锁门动作;且在检测到锁体或面板被撬后自动启动自锁机构,对锁芯组件进行锁止,使得锁芯组件不能转动,从而提高锁体的防盗效果。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假锁芯全自动锁体,包括:一锁体,锁体上具有主锁舌、斜舌和感应舌;所述感应舌的舌杆下方的锁体内设置有第一微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假锁芯全自动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锁体,锁体上具有主锁舌、斜舌和感应舌;所述感应舌的舌杆下方的锁体内设置有第一微动开关,第一微动开关与驱动控制系统电连接;/n一电子感应装置,设置在锁体内或锁体外,与驱动控制系统信号相连通,电子感应装置检测到锁体或面板被撬后向驱动控制系统传送自锁指令;/n一驱动控制系统,内置在锁体内,与电控自锁机构相联动,负责接收锁体内各部件传送的指令,根据指令控制电控自锁机构执行对应动作;/n一电控自锁机构,内置在锁体内,与主锁舌和斜舌相联动,在驱动控制系统的带动下电控自锁机构对主锁舌和斜舌进行锁止或解除锁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假锁芯全自动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锁体,锁体上具有主锁舌、斜舌和感应舌;所述感应舌的舌杆下方的锁体内设置有第一微动开关,第一微动开关与驱动控制系统电连接;
一电子感应装置,设置在锁体内或锁体外,与驱动控制系统信号相连通,电子感应装置检测到锁体或面板被撬后向驱动控制系统传送自锁指令;
一驱动控制系统,内置在锁体内,与电控自锁机构相联动,负责接收锁体内各部件传送的指令,根据指令控制电控自锁机构执行对应动作;
一电控自锁机构,内置在锁体内,与主锁舌和斜舌相联动,在驱动控制系统的带动下电控自锁机构对主锁舌和斜舌进行锁止或解除锁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锁芯全自动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锁舌的底部连接有挡板,挡板的侧边固定有遮挡部,主锁舌完全弹出时锁体内被遮挡部遮挡之处设置有第一感应组件,主锁舌完全缩回时锁体内被遮挡部遮挡之处设置有第二感应组件,第一感应组件、第二感应组件均与驱动控制系统信号相连通,第一感应组件和第二感应组件为驱动控制系统传送主锁舌到位弹出或缩回到位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锁芯全自动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自锁机构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相啮合的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第一齿轮组与驱动控制系统相啮合,第二齿轮组通过主锁舌拨片与主锁舌活动连接,藉由驱动控制系统带动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同步转动,第二齿轮组转动时带动主锁舌拨片推动主锁舌,使得主锁舌伸出或缩回锁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假锁芯全自动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齿轮一和齿轮拨桃,所述齿轮拨桃套装在齿轮一外,齿轮拨桃与齿轮一同步转动;所述齿轮拨桃向外延伸有感应拨桃,并在靠近感应拨桃的锁体上设置有第二微动开关,第二微动开关与驱动控制系统电连接,为驱动控制系统传送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海彭光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亚太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