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弘榕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树式停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172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停车装置,一种智能树式停车装置,包括下组件,其主延伸方向为垂向的柱状结构,且外周面具有若干个垂向布置的滑道;上组件,其主延伸方向为垂向的柱状结构,下组件外周面具有若干个垂向布置的滑道,下组件底部可转动的安装在下组件的顶部;滑动组件,滑动组件分别可滑动的设置在不同滑道中,并在移动到预定位置后定位在滑道中,滑动组件具有固定自行车的结构;转动驱动组件,其可驱动上组件和下组件形成步进式相对转动;提升驱动组件,其安装在上组件的顶部,该提升驱动组件的动力端可垂向移动,并在转动驱动组件驱动上组件和下组件相对转动时,切换不同其动力端与不同的滑动组件对接,以驱动与其对接的滑动组件垂向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树式停车装置
本技术涉及停车装置,特别是一种立体化的自行车停车装置。
技术介绍
自行车出行,已经不再仅仅是时下年轻人眼中的健康环保、时尚潮的生活方式,更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喜闻乐见的出行方式。但是由于自行车停放装置的不完善,导致自行车随意倒放在路边,阻碍交通,小区内自行车无处摆放,杂乱无章,严重影响城市面貌,并且现在大多数的自行车停放装置占用空间过大,不够智能化。日益紧张的公共空间和人口高密度的国情现状,使得自行车的停放空间愈发减少,社会需要一种能有效利用空间、使用安全的自行车停放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智能树式停车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在较小和空间和占地面积情况下,可放置较多的自行车,特别适合小区和大学校园自行车使用密集地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树式停车装置,包括下组件,其主延伸方向为垂向的柱状结构,且外周面具有若干个垂向布置的滑道;上组件,其主延伸方向为垂向的柱状结构,所述下组件外周面具有若干个垂向布置的滑道,所述下组件底部可转动的安装在下组件的顶部,且上组件的滑道可与下组件的滑道对接;滑动组件,其具有若干个,滑动组件分别可滑动的设置在不同滑道中,并在移动到预定位置后定位在滑道中,滑动组件具有固定自行车的结构;转动驱动组件,其可驱动上组件和下组件形成步进式相对转动,且在转动后上组件的滑道和下组件的滑道交替对接;提升驱动组件,其安装在上组件的顶部,该提升驱动组件的动力端可垂向移动,并在转动驱动组件驱动上组件和下组件相对转动时,切换不同其动力端与不同的滑动组件对接,以驱动与其对接的滑动组件垂向移动。作为优选的,所述上组件包括2个正六边形框架、6根角钢骨架和12根“工”型铝槽,所述角钢骨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正六边形框架的边角处,使得正六边形框架和角钢骨架组成边框式的六棱柱型,每一角钢骨架的两侧分别连接一个“工”型铝槽,且相邻的两个角钢骨架中对向设置的两个“工”型铝槽形成滑槽。作为优选的,所述上组件内部具有贯通上组件的上层框架,所述上层框架下端具有圆盘状的上层旋转装置,上层旋转装置的底面具有横截面为“V”字形的环形凹槽;所述下组件的顶部设有板状的下层旋转装置,下层旋转装置的顶面具有横截面为“V”字形的环形凹槽,所述上层旋转装置和下层旋转装置之间设有中层旋转装置,该中层旋转装置为环形,中层旋转装置的上、下两端面分别具有横截面为“V”字形的环形凹槽且两个环形凹槽同心;上层旋转装置与下层旋转装置固定固定连接,中层旋转装置与上层框架固定连接,且中层旋转装置两端面的环形凹槽分别与上层旋转装置底面的环形凹槽、以及下层旋转装置顶面的环形凹槽分别对接形成轨道,该轨道内填充有滚动钢珠,以实现上组件和下组件的相对转动。作为优选的,所述转动驱动组件包括步进电机,步进电机设置在上组件和下组件的连接处,所述中层旋转装置的内环面连接有同步带,该同步带内环面具有齿,步进电机的动力端套装有同步带轮,该同步带轮与同步带轮相互啮合。作为优选的,所述提升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大链轮、传动链、小链轮、换向球钩、以及用于和换向球钩配合使用的金属球钩槽,其中伺服电机大链轮和小链轮分别安装在上层框架的顶部,伺服电机的动力端与大链轮连接并可待定大链轮转动,小链轮通过轴承可转动设置在转轴上,传动链挂装在大链轮和小链轮的部分外环齿上,传动链外自由端通过小链轮后设置上组件外周面的外侧且端部段自由下垂,换向球钩包括连杆和球钩,该球钩通过连杆连接在传动链外自由端,所述金属球钩槽设置在滑动组件的顶部。作为优选的,所述金属球钩槽主体为立方体结构,金属球钩槽内部具有横向设置在圆形通孔,该圆形通孔的直径大于球钩的直径,圆形通孔的顶部与金属球钩槽的顶面镂空形成直线的镂空槽,该镂空槽的宽度大于连杆的宽度小于球钩的直径。作为优选的,所述上层框架的顶部具有保护伞支撑架,保护伞支撑架上铺装有保护伞。作为优选的,所述上组件和下组件外表面镂空处覆盖铁丝网。作为优选的,所述下组件中每一滑道上均具有一个配重系统,所述配重系统包括配重导轮、导轮固定架、配重连接带、配重导轨和配重块,导轮固定架固定在下组件内部且临近滑动顶部位置,配重导轮通过轴承套装在导轮固定架上所述配重连接带第一端连接在滑动组件上,另一端绕过配重导轮连接在配重块上。作为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夹持装置载体、车锁、车锁固定架和遥控电磁锁,夹持装置载体主体为框架结构,夹持装置载体主体的两侧面分别具有导轮,该导轮用于安装在滑道内,车锁固定架铆接在夹持装置载体的框架外侧,用以固定车锁;每个夹持装置有两个对称布置的遥控电磁锁,遥控电磁锁包含锁壳、遥控电磁锁芯和信号模块,遥控电磁锁芯可轻松卡在导轨通孔中,停车和取车过程中,可通过控制面板使锁芯收缩,脱离通孔,其余时间锁芯都处于断开状态。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所述的智能树式停车装置结合自行车的垂直停放和双层停放,实现三平米的水平空间内停放11辆自行车,该装置的停车面积约为传统停车面积的20%,能大幅提高空间的利用率,适用于自行车使用密集的地区;(2)本技术所述的智能树式停车装置,利用双层旋转结构与传动系统,实现高精度换向,能仅通过一条停车通道就可实现上层6辆自行车的停放,增加了该装置自行车的停放数量;(3)本技术所述的智能树式停车装置应用面广泛,可满足不同类型与规格的自行车停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智能树式停车装置上层框架的结构视图。图2为本技术智能树式停车装置下层框架的结构视图。图3为本技术智能树式停车装置下层结构的细节图。图4为本技术智能树式停车装置下层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智能树式停车装置双层旋转结构的结构视图。图6为本技术智能树式停车装置中层旋转装置的截面视图。图7为本技术智能树式停车装置链传动的结构视图。图8为本技术智能树式停车装置带传动的结构视图。图9为本技术智能树式停车装置配重系统的结构视图。图10为本技术智能树式停车装置上层夹持装置的结构视图。图11为本技术智能树式停车装置下层夹持装置的结构视图。图12为本技术智能树式停车装置弹性固定装置的结构视图。图13为本技术智能树式停车装置弹性固定装置的侧视图。附图中,1-保护伞、2-保护伞支撑架、3-总支撑架、301-正六边形框架、302-角钢骨架、303-铁丝网、304-“工”型铝槽、4-上层框架、5-下层框架、6-减震板、7-固定板、8-减震弹簧、9-中层旋转装置、10-滚动钢珠、11-下层旋转装置、12-上层旋转装置、13-固定螺栓、14-伺服电机、15-联动器、16-大链轮、17-传动链、18-小链轮、19-压力弹簧、20-挡片、21-换向球钩、22-同步带、23-步进电机、24-同步带轮、25-配重导轮、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树式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下组件,其主延伸方向为垂向的柱状结构,且外周面具有若干个垂向布置的滑道;/n上组件,其主延伸方向为垂向的柱状结构,所述下组件外周面具有若干个垂向布置的滑道,所述下组件底部可转动的安装在下组件的顶部,且上组件的滑道可与下组件的滑道对接;/n滑动组件,其具有若干个,滑动组件分别可滑动的设置在不同滑道中,并在移动到预定位置后定位在滑道中,滑动组件具有固定自行车的结构;/n转动驱动组件,其可驱动上组件和下组件形成步进式相对转动,且在转动后上组件的滑道和下组件的滑道交替对接;/n提升驱动组件,其安装在上组件的顶部,该提升驱动组件的动力端可垂向移动,并在转动驱动组件驱动上组件和下组件相对转动时,切换不同其动力端与不同的滑动组件对接,以驱动与其对接的滑动组件垂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树式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组件,其主延伸方向为垂向的柱状结构,且外周面具有若干个垂向布置的滑道;
上组件,其主延伸方向为垂向的柱状结构,所述下组件外周面具有若干个垂向布置的滑道,所述下组件底部可转动的安装在下组件的顶部,且上组件的滑道可与下组件的滑道对接;
滑动组件,其具有若干个,滑动组件分别可滑动的设置在不同滑道中,并在移动到预定位置后定位在滑道中,滑动组件具有固定自行车的结构;
转动驱动组件,其可驱动上组件和下组件形成步进式相对转动,且在转动后上组件的滑道和下组件的滑道交替对接;
提升驱动组件,其安装在上组件的顶部,该提升驱动组件的动力端可垂向移动,并在转动驱动组件驱动上组件和下组件相对转动时,切换不同其动力端与不同的滑动组件对接,以驱动与其对接的滑动组件垂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树式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组件包括2个正六边形框架、6根角钢骨架和12根“工”型铝槽,所述角钢骨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正六边形框架的边角处,使得正六边形框架和角钢骨架组成边框式的六棱柱型,每一角钢骨架的两侧分别连接一个“工”型铝槽,且相邻的两个角钢骨架中对向设置的两个“工”型铝槽形成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树式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组件内部具有贯通上组件的上层框架,所述上层框架下端具有圆盘状的上层旋转装置,上层旋转装置的底面具有横截面为“V”字形的环形凹槽;所述下组件的顶部设有板状的下层旋转装置,下层旋转装置的顶面具有横截面为“V”字形的环形凹槽,所述上层旋转装置和下层旋转装置之间设有中层旋转装置,该中层旋转装置为环形,中层旋转装置的上、下两端面分别具有横截面为“V”字形的环形凹槽且两个环形凹槽同心;上层旋转装置与下层旋转装置固定固定连接,中层旋转装置与上层框架固定连接,且中层旋转装置两端面的环形凹槽分别与上层旋转装置底面的环形凹槽、以及下层旋转装置顶面的环形凹槽分别对接形成轨道,该轨道内填充有滚动钢珠,以实现上组件和下组件的相对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树式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组件包括步进电机,步进电机设置在上组件和下组件的连接处,所述中层旋转装置的内环面连接有同步带,该同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富杨弘榕姜中瀚倪春杨王云鹏李子涵李小涛
申请(专利权)人:杨弘榕姜中瀚倪春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